分卷阅读278


为然。

没错没错,正是如此。

嘿嘿,看看他冠军侯打下的河西,就是不一般!

司马相如、唐蒙:???

陛下你是不是漏夸了什么?

【当然,不说这些远的。自汉武帝之后,巩固边防有了一套完整的建设体系,几乎可以说,沿用至今,是教科书级别的了。虽然具体的措施或许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调整,但是大方向仍旧是那么几个。

迁民实边、军事屯田,再不行再加固长城。

朔方,陇西以及西南边陲,要么募豪民田南夷,要么干脆一举好几得,将灾民迁过去进行军事屯田。非但减缓了地方豪强做大的速度,又缓解了人地矛盾,解决了灾民生存问题,更是开了大规模军事屯田之先河,解决了汉军远途后勤供应的问题。

汉匈之间的地盘不再是无人区,地嘛是越垦越多,反正军事屯田推到哪里,汉朝的国境线就推到

哪里嘛,这叫什么,这叫又蚕食又鲸吞啊。

因此,汉朝对于边地的实控力,在封建王朝之中,也是顶尖水平。

而且还为汉朝皇帝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从此之后,导致汉朝皇帝对于北边打仗的第一反应那必须得是,来,让朕先瞧瞧,最近的屯田点在哪里来着?】

始皇帝对此三个方法可谓是十分认同。

这些大部分他也曾深思熟虑并付出过实践,效果确实显著。

就是没来得及铺开。

可惜他秦国如今当务之急,是先把国内的这些烂摊子给先收拾好,大规模的军事屯田这种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还是得容后再议。

当然,如果那些六国贵族特别热闹的话,他是一点不介意让他们去边陲体验一下种田的快乐的。

汉朝的皇帝并没有觉得哪里有问题。

那不然呢,不先看看屯田点在哪里怎么安排补给嘛,这不是理所当然,跟吃饭喝水一样习以为常的事情嘛。

【说到这个军事屯田,就不得不提一提堪称是汉武朝最大最广为流传的一个xnb,那就是经由北宋司马光二次加工之后赫赫有名的《轮台罪己诏》。

实在是太有名了,什么是汉武帝一生一次的重要转折点啦,什么是汉朝由此从武转文的象征啦。

虽然当时我一开始看到的时候对于这个转文是有些狐疑的,毕竟嘛,对吧,看看后来的汉朝的武德充沛,实在也很难说服自己这是转文了。但是吧,汉武朝确实自此之后没有发动过对外战争,尽管两年后汉武帝就驾崩了,满打满算也就消停了两年吧。

但是由于流传实在太过广泛,人家说不定这个由武转文的对比是跟汉武帝早年比呢是吧,对此,最开始的我也是深信不疑的。

直到最终我翻开了史书,这篇据说是“汉武帝一生一次的重大转折点”的诏书,甚至不配在《武帝纪》中出现,最终终于在《汉书西域传》的犄角旮旯里看到了诏书的原文。

嗯,还是那个熟悉的猪猪的风格啊。】

刘彻:???

天幕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还是熟悉的他的风格?他什么风格他怎么不知道。

原本听说他们家陛下也下罪己诏的汉武朝群臣只能说,扬起了熊熊的八卦的热情。

这得是什么天塌下来了,他们家陛下才能想起来要下罪己诏啊?这不是他们陛下的风格啊?

难道是年纪大了之后终于觉醒了孝文陛下的血脉?

而后又颇有些义愤填膺。

怎么,《今上本纪》没了就算了,他们陛下什么一生一次的转折点,你怎么能忘了记录在《武帝纪》里呢!

紧接着他们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些什么。

【关于这个轮台诏的起因,其实是桑弘羊等人提议,建议皇帝再次招募臣民,在车师以西千余里的轮台之地增加一块军事屯田区以作下一步攻打西域的桥头堡。

《轮台诏》就是对于这个提议的回复。

汉武帝最终否决了新设屯田区的建议。

而被司马光大肆宣扬的所谓悔过之语“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的语句,压根不是汉武帝对自己的批评,人家是在指责桑弘羊等人“远田轮台,欲起亭隧”的请求。

笑死,果然还是我们那个绝不内耗的猪猪啊。】

啊这,那不然呢?

又不是他想要远田轮台的,他为什么要指责自己啊?

再说了,轮台还在车师以西千余里,他大汉跑那么远搞屯田做什么?这么远的屯田区很难真正掌控的,到时候还不是为了西域诸国做了嫁衣?

他要的,不过是震慑西域诸国为他大汉附庸而已,以他大汉目前的国力,压根没有办法将西域全部吞纳进来。

所以,西域可以打,但是屯田到这么远的地方,那还是大可不必了。

桑弘羊:???

所以受伤的为什么又是他?这合理吗?

第176章 武帝文治【十二】

【给予司马光灵感的,是班固的那句“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岂非人圣之所悔哉!”

虽然班固就在这么个犄角旮旯里提了一嘴,但是他还是实打实地写了呢,这不用来借题发挥岂不是太亏了,统统安排上!

细读《轮台诏》原文,就会发现,这谣呢,造了,但没完全造。

汉武帝在轮台诏之中确实还是“哀痛懊悔”了一把的,就是懊悔的深度与真实想法和班固一次修饰,司马光二次创作之后大众普遍以为的有那么亿点点的差距罢了。】

刘彻被天幕这么说了之后反而被激起了好奇心。

你别说,他还真挺好奇,未来的自己能够通过这个放弃千里之外的屯田而发散懊悔出什么来。

而且如果自己真的有所遗憾和后悔,那岂不是如今知道了,正好可以在未来规避一二?

倒也还不错。

刘彻洗耳恭听。

【据洗脑包说,汉武帝在《轮台诏》之中深切地痛陈自己数十年来的既往的征战杀伐,这话倒也没错,就是这既的往实在有点短。

《轮台诏》之中实际提及的战争,只有征和二年,也就是《轮台诏》发布的前一年,李广利再次出击匈奴大败,投降匈奴的那一场。

他真的,我哭死,明明在说西域的屯田,他甚至连大宛都没记得提一下。】

刘彻:???

废话,之前一直都是胜利,他为什么要后悔?

当然是要单独写诏令表功的啊!

也许大宛之战所付出的代价的确远在自己的预期之外,但天幕虽只有只言片语,他却也早已断定,那必定是一场一旦开打便绝不容放弃的战役。

最终的胜利方又是他大汉,他为何要懊恼?

没能将损失控制在他预期之内那是将领的锅,跟他可是半点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