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4
……
如此以来,自己未来的处境还会何等微妙?
毕竟她又不是
先前那些宫里面的娘娘,多少还能有些转圜的余地,好歹人家也是权贵在身呢。
身处在北京城的吴襄一家人:……
背后简直哇凉哇凉的。
明白了,现在就要收拾细软,跑得越远越好。
指望他们家那位“争气”的儿子看来是没戏了,二十多口人呢,那混蛋说不要就不要了?
今天算是狠狠见识了一下什么叫儒家的“二纲五常”。
想纲就纲,不想纲也能分分钟舍弃的那种。
【当然了,像是这么离谱的故事,看起来很难自圆其说,那当然是选择避而不谈咯。所以虽然陈圆圆本圆讲道理应该是这个故事的女主角,但是却很少会在这段故事中出现。
好像就是直接快进到了吴二桂带领清兵入关,然后重新抱得美人归了。
如此说来,对吴二桂处的情况如此清晰,对于京城的情况反而分析了了,吴二桂方面一面之词的可能性竟然直线飙升诶。
搞不好谣言就是这边的人散布出去的呢。
反正这个叛臣是坐定了,忠臣孝子是一个也当不下去了,好似为了美女冲冠一怒一下,平白还多了些“英雄气魄”呢。
毕竟为了一个女子奋起反抗,何等悲壮。
俗话说的好嘛,如果你是个负面人物,只要稍微有点闪光点,那就突然又行了。
常人对于道德水平的要求和认知那波动还真是挺大的呢。】
别以为他们没有听出天幕你语气里的嘲讽。
你这说的是一个吴二桂嘛?你这简直在大开群嘲啊。
而且看你的说法,总感觉他们都是被归属在“负面人物”那一部分的。
不过另外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听故事从不带入的人也开始幸灾乐祸。
哟,刚刚不是还挺得意,觉得自己绝对行得端,坐得正吗?
怎么这会儿不自信了呢?
【不得不说,这种方法,虽然缺德,但是在转移注意力上,又不能不说一句确实奏效。
之后的文人们很顺利地就跟着这种舆论引导走下去了。
看看我们著名的《圆圆曲》,那不就白纸黑字地写着呢吗?“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从此关于吴二桂话题度最高的论题,就直接被带偏了十万八千里,主攻方向从此便成了市井文学。
都市井文学了,就别提什么可信度了不是吗?
果然转移矛盾是有一手的。
再加上陈圆圆吃了自身身份的亏,靠谱一些的史料?那是压根没有的,于是自唐朝灭亡之后这小千年的时光里,陈圆圆竟然还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红颜祸水”的候选人。
不得不说,你们后世王朝这也是真没人了。】
陈圆圆已经听倦了。
反正她是对这个什么吴二桂一点兴趣都没有,压根就没有相识的欲望。
不过嘛……
陈圆圆忍不住轻笑一声。
这一次,吴二桂还有没有这个与自己相见的机会,那还未可知呢。
虽然如今朝廷确实风波四起,命不久矣,但天幕既然如此说了,想想袁崇焕将军的悲惨境遇,惹恼了皇城中那位刚愎多疑的陛下,想来吴二桂的未来也的确风波难平。
而她已然如此惹眼,也必得躲开避避嫌才是。
最好是能趁北京城大乱逃回江南去。
【实际上,以吴二桂的性格和对于权势的汲汲营营,很有可能早在其返回北京的途中,便已经在不断打探北京城中的情况。
极大概率是在这个期间,对于投诚李自成,让他产生了一些踟蹰,毕竟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对于李自成聚集起来的这帮乌合之众混乱管理带来的下场不看好,也并不意外。
毕竟吴二桂的能力那绝对还是出众的,有这种眼光,并不稀奇。
当然也有可能压根只是因为投诚的砝码没有谈妥。又或许,其实投机的吴二桂也许从一开始便在两头下注也未可知呢。
俗话说的好,价高者得嘛。
把山海关卖个好价钱,说不定才是吴二桂真正意义上最看重的事情。】
是了,这才是正常人会干出的事来嘛,听起来正常多了。
就是嘛,投降异族这种事说出去虽然很丢脸,很让人唏嘘瞧不起,但也不是一个两个了,何必什么都要给人家女子身上扣呢?
是名妓就是你们胡乱攀咬的理由了?
简直是欺负她们不写史书!
【更何况,看吴二桂降清之后的表现,那确实堪称“神勇无双”。清初的传教士白晋在观察中国的时候写下的《康熙帝传》中就曾经尖锐地表明,在清朝征服中原的过程中,满洲人本身付出的代价非常小,主要都是汉人之间的自相残杀。
毫无疑问,在降清的这么多将领之中,吴二桂的功绩那绝对是遥遥领先。
又或者可以说,清兵入关及最后占据大半江山的过程中,吴二桂绝对丰功至伟。平川入陕,攻克云贵。
在顺治元年就拒绝了南明政权的官职就算了,可以说,在追杀南明永历政权的道路上,吴二桂走得比所有人都远。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吴二桂简直是一路从东北杀至西南,穿过了小半个中国呢,最终给永历帝追到缅北那深山老林去的啊。
最终深入缅甸俘虏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押至昆明处死,在追杀南明政权的积极性上,吴二桂比起清廷,还要更加积极一些。】
虽然朱由检没有听说过朱由榔这个名字。
但是托他们某热衷于给自己子孙后代立规矩的祖宗的福,这一听就知道是自己一辈的人,而且归根到底,还是他们这一支的同辈人。
你吴二桂投降满洲他就勉强先不跟你计较了,虽然你小子是专门等他大明咽气,等他自尽的。
但好歹也是等他大明亡了才投降的。
但你这么对待自己的故主的血脉真的合理吗?
朱由检冷哼一声。
这什么永历帝朱由榔拿你没办法就算了,谁叫你远在辽东呢,收拾一个你那还不是手拿把掐?
要死也得拉你一起死!
【也许实在是因为吴二桂的行为过于卖力,功勋过于卓著,为清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而吴二桂一路升迁至平西王。不过嘛,这种叛而投诚的臣子,还是异族统治者,简直是地狱开局。
再加上吴二桂后来确实也飘了,以为山高皇帝远,圈地自萌没人管,最后喜被平二藩,这就是后话了。】
听到吴二桂的下场也一般之后,明朝历代皇帝的心里多少还是舒坦了些。
虽然还是很讨厌那个什么满洲清廷就是了,但是还是要说,看你们也这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