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9


信、野心勃勃的独立女性,慢慢地变成了?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的脆皮小姑娘,这是?他的罪过,他有责任还她一个安宁的世?界。

/

翌日清晨,晏启山早起出门?。

外面?天光黯澹,乌云磅礴翻滚低低欲垂,昨夜湿答答的城市已经在夜间被吹干了?。

傅真通常要睡到?中午,他打算去趟法喜寺,为?妻小祈福。

胡兰成名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虽然泛滥成灾,但其实,那样恬淡、平和、看似寻常的生活,只是?极少数幸运儿的一生,其余芸芸众生皆在苦海里挣扎。

半路上,杭州开始下雪。

尽管07-08遭遇雪灾,雪始终是?南方的稀客,人们欣喜地迎接它?的到?来。

车窗外,飞舞的雪花蝴蝶一样从城市上空翩翩降落。

车窗里,晏启山穿着山本耀司的大衣,一身诗意沉静的黑,坚毅、挺拔、高傲,雪一样的寂冷,仿佛一位来自中世?纪的吸血伯爵。

穿过灰蒙蒙、白茫茫的钢筋水泥森林,抵达重峦叠嶂的方外之地。

晏启山撑着银质骷髅头?黑绸长柄伞,沿着登山回?廊拾级行走飞檐廊阁间、碧瓦朱甍下,金殿巍峨,钟声幽远,佛号阵阵。

彼时,法喜寺尚未成为?热门?景点,一路上冷冷清清,香客并不多。

与匆匆的行人相比,他柔和静谧的灰瞳像蒙着一层恬淡柔和、宁静神秘的薄雾,有种沉稳、理性又舒缓的氛围调性。

他看起来实在太过“洋气”、“矜贵”,连周围的空气都变得“高级”,身后还亦步亦趋地跟着个毕恭毕敬的下属,引得过客纷纷回?头?张望——

潜意识里,像这样的天之骄子,不可能烧香拜佛。

因为?,掌握社会顶层资源、拥有优渥的物质供给?和充足的精神供给?的精英,根本不需要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的幻象,就可以过得纸醉金迷。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纸醉金迷得久了?,也会厌倦,也会孤独,也会想要一个洁白的灵魂长相伴。

上天竺古刹依山而建,凿山增室,草木清香弥漫。

晏启山拈着知客僧送的三柱香,一路穿过挂满红灯笼的古木林,途径“入三摩地”,终于在香氤袅袅,经文琅琅中,仰头?看见巍峨的正?殿。

殿前绿池水波潋滟,上千尾肥硕的红鲤在云影,树影,和漫天飞雪里,静静洄游。

晏启山敛眉,垂眸,苍白素手在青烟缭绕中点燃香烛,肃穆地拜了?三拜,虔诚祈福——

“凿山之心琢玉,刻以佛祖心印,伏愿龙天八部:护吾所爱,承此善因,业障消弭,不溺灾秧,获福无量。掌灯人晏某永世?供养。”①

/

茫茫飞雪周而复始,教人顿生慈悲喜舍。

在大磬清宁幽远、铮淙、金声玉振的长鸣中,晏启山神情肃穆,素手持香,一座殿一座殿往上拜访。

沿途僧侣静默,菩萨含威,山雀偶尔在苍绿山林深处稠啾滴丽,唱几句婉啭的歌。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廊下有猫打坐,抬眼处,松鼠在积雪的枝头?嬉闹,飞檐外,白鸟振翅……尘世?的一切在此归于宽阔的平静。

年少时,他在藏南,终日参悟觉知,曾手写日志,以天台宗止观法门?,论证禅宗菩提偈——②

佛门?不是?避世?门?,而是?舍我道。我入地狱,我将无我,舍我其谁。

“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是?天台宗的“十如”说,其核心价值观「一念三千」认为?「起一念必落一界」,所以,焉知尘埃不是?另一个世?间,焉知尘埃是?否蕴藏十法界。

「诸相非相」,佛法无边,没有固定的面?目。

「万相如来」,佛法可以是?任何一种具象,透过尘埃,「即见如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禅宗“顿悟”说。

禅宗定义了?中国人对“和尚”、“佛教”的印象。

但实际上,没有道家?哲学思想,就不会有禅宗。禅宗核心理念“见性成佛、自性具足”不是?佛教本来的主张,是?融和道教理念延伸而来。

禅宗菩提偈的四个版本,皆围绕“尘埃”本身展开几种讨论——

其一认为?佛性清净,没有尘埃;

其二认为?要勤加自勉,不染尘埃;

其三认为?明镜止水本无尘埃;

其四认为?四大皆空无处惹尘埃;

这几种都是?经典的禅宗思想,围绕着现象展开讨论,对自身修行提出平实、严格的约束,对自律的要求胜过对佛法的要求——禅宗本来也不是?以佛法立宗。

禅宗菩提偈脍炙人口,但仍然停留于浅显的“尘埃”之辩,若天台宗僧人答题,大抵会更玄妙深奥些。

毕竟天台宗是?三千年佛史上,佛学理论最高深完善的流派。

按照天台宗的理念,他们不会觉得尘埃是?尘埃,只会觉得:菩提树非树,明镜台非台。尘埃皆非相,万相即如来。

晏启山曾经以为?自己将注定与觉知为?伍。

后来他身入娑婆才?顿悟,佛法无边,但渡人有道。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宗派。像他这样六根不净的凡夫俗子,只适合最浅显无门?槛的净土宗:临时抱佛脚,口念“南无mó阿ō弥陀佛fó”。

他这一生半梦半醒,正?如解脱经所说,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焰,从渴爱生。

他终究勘不破迷障,渡不过八苦七难,如今更是?深陷十丈软红。

人间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

然而,他能遇到?傅真,已经是?“十世?证道,十生积善”得来的因果循环,再苦也欢喜。

撑伞冒雪下山时,晏启山在“莫向外求”处偶遇故交才?仁永吉。

她瘦削细长、一身藏袍,有着漂亮的蜜色肌肤,笑?容明亮有香气,神情天然虔诚,但一开口便满嘴嘲讽:“一世?多情客,何来寂寥门??”③

第94章

晏启山驻足漫漫飞雪中, 神色淡然的说:“永吉,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文绉绉。”

才仁永吉一身金红赭黄,染了红指甲, 戴着?许多首饰,往前走几步, 叮叮当当作响,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痴情种。”

晏启山脸上终于有了淡淡的、温柔的笑意, “因为我很幸运, 在而?立之年?,还能遇到真心相爱的人, 和她风雨同舟。”

永吉噗嗤一笑:“三哥,你这恋爱的酸臭味,我在丽景隔着冰天雪地都闻到了。”

晏启山垂眸睨她一眼, 正言厉颜,反唇相讥:“你不好好呆在餐厅当驻场音乐家, 天寒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