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1
制出来的药方,可有效治疗瘟疫。”
“另,事发多年后,我无意中发现试药人和瘟疫皆是大魏的阴谋。”
“以人试药,只为研制出可致人染上瘟疫的药物。”
那张字条被韩榆阅后即焚,韩松的告诫却刻入脑海,一刻不敢忘。
韩榆查过关大夫,因为当年的那本古籍。
关大夫的师父乃是被天下人誉为神医,后来又被先帝任命为太医院院首的姚聪。
关大夫当年只是凭祖上余荫入太医院的小学徒,一朝被姚聪相中,收为唯一的弟子。
后来,姚聪不慎卷入后宫争斗,被先帝的宠妃陷害致死。
关大夫愤而辞官,更名改姓来到太平府,在桃花村一住就是三四十年。
韩榆一度慨叹过,太平府当真是一处风水宝地。
前有国子监祭酒沈绍钧,后有神医弟子关大夫,还有个科举文男主——韩松。
当真是卧虎藏龙,令人叹服。
韩松也说了,关大夫不
欲张扬,惹来越京某些人的注意,韩榆便自作主张,捏造出一位游医,好正大光明地把药方拿出来,给患者使用。
至于马甲,并非韩榆严刑逼供才让他供出标记的存在。
韩榆从韩松那处得知大魏在整件事情里扮演的角色,拿下马甲后,上来就开门见山地点出他大魏细作的身份。
而马甲经过先前韩榆的那一番威慑,正处于心神不安的状态,被韩榆一诈,就把知道的都说出来了。
不过他终究只是个听命办事的,很多事情只知表面。
唯一的用处,大概就是今天顺利揭穿马三细作的身份了。
思绪流转间,韩榆穿过长廊走进房间,开始处理堆积多日的公务。
忙碌一整日,连饭都没顾上吃,总算在下值前处理完所有的公务。
与同僚道别,韩榆乘马车回家。
韩榆没再添置厨娘,一应饭菜都由韩八烹制。
韩八上完最后一道菜,兴致勃勃地说:“主子辛劳多日,属下特地买了些羊肉......”
“撤下去。”韩榆淡声打断他的介绍。
韩八一愣。
韩榆在椅子上坐下,手指高频率地敲击扶手:“二哥来信,师公去世了。”
前几日为了不让人起疑心,韩榆的吃食都是白粥,今儿才算吃一顿正经饭菜。
“属下不知,属下这就把荤菜撤下去。”韩八给韩二韩三使了个眼色,三人一起把荤菜拿下去了,“主子您节哀顺变。”
韩榆目光落在虚空,神色
淡淡:“嗯,接下来一年皆是如此。”
虽说一开始,他和沈绍钧各有所图,但多年如一日的倾心相授,韩榆早就把他看做自己的亲祖父。
祖父离世,孙辈守孝一年。
没能见最后一面,便以这种方式表达歉意和遗憾吧。
韩八愣了下,低低应是。
韩榆一人用完饭,洗漱后看会书,又练了几张大字,便褪衣入睡。
-
翌日,韩榆去了趟城郊的庄子。
患者都在接受治疗,且效果显著。
韩榆这便放心了,转而将引起瘟疫的元凶已被捉拿归案的消息公之于众。
担心引起百姓恐慌,韩榆并未提及马三等人大魏细作的身份。
不过在告示的末尾,韩榆表示自己并未染上瘟疫,只为引出罪魁祸首。
“所以我这么些天的祈福都白做了?”
“怎么能算白做呢,至少知府大人平安无恙。”
“事出有因,知府大人也是为了尽早抓住坏蛋,我才不会怪他呢。”
“人没事就好。”
五日后,染上瘟疫的患者相继痊愈。
与此同时,养生堂也已建成。
历时近两个月,是数百工匠没日没夜忙碌的成果。
吴同知问:“大人今日可有时间莅临养生堂?”
“自然要去的。”韩榆正色道。
养生堂最早是他提出的,如今彻底建成,怎么也得参观一二。
吴同知咧嘴笑:“那下官就让人通知曹堂主了。”
“曹堂主?”
“曹堂主是曾在养生堂住过的一位女子,下官想着怎么也得有个
管事,这位曹堂主就主动请缨,做了这个管事。”
韩榆了然:“知道了,你去吧。”
吴同知诶了一声,恭敬退下。
......
次日,韩榆暂时放下一切公务,随一众官员前往养生堂。
一炷香后,知府大人站在养生堂外,很是愣怔了下。
简朴厚重的大门上,挂着偌大的一方匾额。
匾额上不是养生堂,而是银钩铁画的“榆生堂”。
韩榆迟钝地眨了眨眼,许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这是?”
吴同知笑着道:“这是大家为知府大人准备的惊喜。”
韩榆哭笑不得,一股暖流涌入心头。
信步踏入榆生堂,便有一群小娃娃化作炮弹,笑着叫着朝他撞过来。
“府府大人!”
“府府大人我好想您呀~”
“府府大人,我超级超级喜欢这里。”
“府府大人,您中午能不走吗,我想和你一起吃饭。”
孩子们围着韩榆,叽叽喳喳说着。
韩榆有种耳边有成百上千只麻雀的错觉,使出全身解数,才勉强应付这群孩子。
不远处,曹香君领着数百名女子,静静看着这一幕。
她们面色红润,精气神绝佳,嘴角挂着发自内心的愉悦笑容。
“真好。”曹香君由衷感叹,轻抚着圆润微凸的肚腹,“这样舒坦的日子,我以前想都不敢想。”
去年十月,云合节过后,她就和士卒在知府大人的见证下举办了一场堪称简陋的婚礼。
虽然她离开了养生堂,搬去和夫君同住,
却每天都会去养生堂。
和昔日姐妹话家常,照顾被丢弃的孩子们。
一晃数月,她也有了身孕。
时至今日,腹中胎儿十分康健,每次她和夫君轻抚肚腹,它都会很活泼地和爹娘互动。
听闻养生堂需要一个管事的,她便毛遂自荐。
夫君也很支持她的决定,只让她万事小心为上,别累坏了身子。
眼看养生堂建成,将要上匾额,曹香君福至心灵,主动提议道:“不若以‘榆生堂’命名?”
养生堂因韩榆而生,将其更名为“榆生堂”,再合情合理不过。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强烈支持。
于是,便有了今日的“榆生堂”。
另一边,知府大人被孩子们拉走,去玩跳格子的游戏。
一贯沉稳的知府大人也不拒绝,有模有样地跟着跳。
袍角翻飞,乌发飘扬。
孩子们拍手欢呼:“府府大人好棒!”
知府大人回头笑,优越的眉眼粲然夺目。
有姑娘看得入了迷,喃喃自语道:“这样热闹,真真像极了一家人。”
有亲如姐妹的姑娘们,也有调皮捣蛋,却又贴心懂事的孩子们。
在这里,她们得到新生。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