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7


并且公示社会,不再招收新的“好汉”。

顺带表示咱们梁山是经过神仙认证的合法土匪,是奉天命“替天行道”,谁敢挡俺们的路,谁就是跟老天爷过不去。

封建迷信效果好。后来梁山招安,也屡次提到梁山好汉“上应天星地曜”,不是寻常毛贼,因此完全应该拿到朝廷编制。

……

这是平行世界里的事。石碑也许是商周的,也许是上周的,真相如何,怕是永远无人知晓。

可如今的梁山,排名座次看积分,也没搞固定编制,更没有招安的需求。这石碑莫不是跑错地方了?

有人拍拍她手背。李俊也面带疑惑,低声问:“这不是你们那公孙道人偷偷埋进去的?”

阮晓露立刻大惊小怪:“哪能!明明是我落下去时,冲击力太大,给它撞出来的。”

她自己嘀咕嘀咕可以,别人绝对不能质疑俺们这些梁山老实人。

不止李俊有这个疑问。此时戴宗第三个来到北关,看到终点附近完全没人,旁边树林里却出现一个大坑,以为自己跑错了地方。拽个小喽啰,三言两语问得清楚,戴宗也恍惚不已。

“阮姑娘,”他凑到阮晓露身边,悄声问,“你是故意往那个方向飞过去的吗?”

阮晓露哭笑不得,指着自己手背掌根的擦伤:“我要是会飞,至于降落成那样吗?”

此时,其余越野赛选手先后来到终点。戴宗、樊瑞、杨春……还有梁红玉和金芝公主。梁红玉生怕这江南公主对梁山有什么坏心,一直跟着她跑,两人互不相让,一路较劲,掉了几次坑,落了几次崖,最后一个甩不脱,一个超不过,只得肩并肩,同时跨过终点线,朝着对方不服气地冷笑一声,齐齐坐在石墩子上休息。

不过,马上看到一群人在围观一个脏兮兮的石碑。两人忘记前嫌,双双奔过去看。

人越聚越多。阮晓露甚至还看到,张教头拎着个空木桶,扛着钓鱼竿,火急火燎地爬了上来,左右询问:“这又是什么项目?怎么没提前知会呀?”

张教头之后,各处游玩的客人闻讯赶来,一睹那石碑的风采。

开始都以为是梁山安排好的什么节目。及至听到几个目击者比比划划地说了当时情况,都大为惊叹。

“……阮姑娘率先冲线,然后地上突然出现一个大坑,她跌进去,发现……”

一个两个人可能眼花,但几百双眼睛看着,总不可能同时出错;况且梁山兄弟们的为人秉性,这两日大家也已经深有体会。除了少数几个有文化的老奸巨猾,其他人都比较实诚,卖个东西都不好意思开高价,更别提集体撒谎。退一万步,就算他们真的要集体撒谎,以这些大兄弟们的智力水平,也没法做到自圆其说、滴水不漏,每个人口中的细节都无懈可击。

如果那石碑上写的是寻常文字,众游客大多胸无点墨,也许还不会太在意;但听说那石碑上是“天书”,这可不得了,众人争先恐后地凑近细观。

梁山喽啰想起自己的职责,慌忙抛下热闹,前后维持秩序,眼看快要控制不住。

阮晓露灵机一动,大喊:“俺是冠军啊!现在是不是该颁奖了!别把俺忘了啊!”

大家一边“嗯嗯”,一边继续围观那石碑。

此时喽啰刚铺好木板,正将那石碑五花大绑,捆上几条绳,嘿哟嘿哟地往外拉。有那围观的没注意,凑得太近,扑通掉下大坑,鬼哭狼嚎。

阮晓露无计可施。要不先去洗个脸吧。

走出两步,突然福至心灵,想到一个人。

“李清 ……哦不,李夫人,请她来啊!她是金石专家啊!”

此言一出,萧让和金大坚如梦方醒,请示晁盖:“游客中有一位贵夫人,博览古今,才华出众,精通金石之术,不如请她来看看?”

晁盖有点惊讶,山上混进来个贵夫人,他怎么不知道?

不过,听萧让金大坚描述,这位夫人又是“才华出众”,又精通什么什么术,莫非是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

晁盖大喜:“又是一位女中豪杰,快请快请!”

李清照被人簇拥而来的时候,一双眼左右流盼,神色还有点紧张,以为是东窗事发,那些赌具让人发现了。

及至听到人们请她的来意,李清照一秒兴奋:“出土了什么?快让我看看。应当是年代久远的古物。”

晁盖一见她身法姿态,顿时失望:“不是女中豪杰。”

窈窕淑女,弱不禁风,多半连把刀都拿不起来,多半挡不住村头恶霸的几下拳头。

“呃,这个石碑,虽然还不知其来头,但也是我们山寨里挖出的东西,夫人千万小心,切莫手滑……”

李清照压根没听见晁盖说什么,看到那石碑,双眼晶亮,提起裙子就跑了过去。

晁盖对她略略改观:“啊,跑得挺快。轻功还行。”

此时喽啰终于将石碑抬到地面,累得汗流浃背,坐在地上喘气。

见一个女流之辈上来就要摸碑,喽啰们第一反应是不满。俺们辛辛苦苦抬上来的,你一点力气 没出,你想看就看?

“这文字看不清楚,夫人小心,休要滑倒……”

李清照充耳不闻,管喽啰要了块布铺在地上,直接跪在石碑跟前,双手拂掉上面的尘埃。

“笔。我要几杆软毛笔。还有剃刀、竹签、软尺、毛刷、清水、宣纸、墨汁、浆糊、毛毡、一块细绢……”

报了一串的东西。虽然大多是日常用具,但组合在一起,还是让一群糙汉面面相觑。

“干什么用啊……山上哪有这些……”

阮晓露强势插话:“物流的兄弟姐妹们出来!考验你们的时刻到了!这些东西,山上都不缺,赶紧分头去找!”

她清晰地复述了一遍李清照的要求,然后开始摊派:“萧先生,你的书斋里应当有笔墨和纸。两个喽啰跟他去搬;花二小姐,你嫂子给猫梳毛的那几把刷子,快去借来;鲁师父房里应该有剃刀,来个人去借一下;还有……”

几个物流骨干迅速进入状态,四散而去。不一会儿,李清照身边五花八门,堆了一堆土制工具。

与此同时,阮晓露已经派人从附近的耳房里搬来一张桌子,一把交椅,成了个临时工作台。

李清照看了一眼,立刻开始处理石碑。

虽然手头的工具都不专业,不知从哪东拼西凑而来。但她艺高人胆大,一刻都舍不得多等。

先用清水将石碑粗粗洗净,然后用竹签和剃刀除去凹处的苔痕土垢。她手腕灵动,剃得极快。原本模糊一片的碑面,逐渐显出清晰的字迹。

晁盖在一旁沉思:“敏捷灵活,骨软筋长,倒是块练武的料子。”

然后,用麻布将碑面轻轻拭干,再借了扇子扇风,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