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6
印象极为不佳。
“这般沉不住气。”她叹着气道:“继续吧。”
这就相当于宣判了对方的出局。
再接下来,又有两个弹琴的小娘子,外加一个弹月琴的,选的曲子都是规规矩矩,对洛千淮的态度也是极为恭敬客气,低声下气地求教,目光中流露出小心翼翼的讨好之色。
洛千淮本来也没准备太过难为她们。她又不是真的懂得音乐,不过是借着前世的见识,信口胡扯罢了。只是现在她身上已经披上了一层专家的光芒,所以无论说什么,都能令人自动脑补出十足的道理,所以非但没有被人识破,反倒就连先前对她颇为不齿的昌州王妃,也渐渐被忽悠住了。
第七位上台展演才艺的,乃是御史中丞关道元的嫡孙女关沅儿。
御史中丞虽说秩级只是比一千石,但却是御史大夫的得力副手,有监察、考核、弹劾百官勋贵以及郡县四方之权,位不高却权重,平时并没有人会轻易得罪于他,所以关沅儿在外面惯常受到礼遇,比某些两千石官员家的嫡女也并不差多少,倒是令她养成了一副高人一等的心气儿来。
今儿在这船上,她的位次被排在右扶风尉的庶女佟莲娘之下,她本就心中暗生不满,偏生后来墨公子与洛千淮到了,又将她的座席,再向下挪了一挪。
她心中暗暗记恨,本想着回去之后,请素来疼爱自己的祖父为自己出头,让那襄侯虞楚跟右扶风尉佟业都讨个大没趣儿,但却没想到,那位景大娘子却跟传言中完全不一样,口利如刀,令佟莲娘当众出了那么大一个丑,更遭了世子的厌弃,将她剔出了世子妃候选人之列。
关沅儿对洛千淮的印象虽已经有所改观,但也不齿于如其他小娘子一般,为了让她说几句好话,便俯首贴耳唯唯诺诺。
也许那位于音律一道,确有些超乎常人的见解,但关家教女,向来以贞静娴淑为要。吹笛弄琴虽然不错,但放纵沉浸也会移了性情,总不如习练女红,既能修身养性,又可侍奉夫君,孝敬公婆。
所以她此刻所要展示的,便是刺绣。她在这上面是下了多年苦工的,绣出的成品,连家中最为挑剔的老夫人,也都是夸赞有加,便是西京顶尖的成衣铺子里养着的绣娘,跟她比也要逊色几分,所以关沅儿很是笃定,景大娘子于女红一道,是没什么资格指点自己的。
今儿各位小娘子要展演的内容,其实早就已经提前通了气,所以画坊上也备好了相应的物件儿。
关沅儿刚一上台,便有几个女使,搬了一张绣案上来。她面上挂着完美大方的笑容,向着上首跟右上方分别行了礼,然后坐下去,气定神闲地穿针引线,绣了起来。
纤纤玉手上下翻飞,一举一动都优雅娴熟,看起来就十分赏心悦目。
只是绣花到底是个细致活,极耗时间与精力,眼下既是展示,自然不可能无休止地将整副绣案全都绣满。
关沅儿心里门清儿,并不会让王妃跟世子耗时久等。
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她便停了手。自有女使上前,将绣案上的绢帛拆下,呈到昌州王妃的面前。
“唯妙唯肖。”王妃的笑容溢出了眼底:“关大娘子确是兰心惠质,难得的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能绣出如此精美的宝相花儿。这手女红,怕是放眼西京,也没几个人能及得上了吧?”
关沅儿垂首,谦虚地道:“小女愚钝,不比诸位小娘子在音律上多有造诣,闲暇时便多在女红上下些功夫,为家中长辈做些衣饰鞋袜,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昌州王妃闻言,笑意便更深了些:“女红枯燥无味,你能沉得下心去,于德行上就无可挑剔。贺儿,你怎么看?”
虞贺自然明白母亲的意思。事实上,今儿请的这八位小娘子,也都是精心挑选过的,更是早就根据家中所任官职,基本定下了世子妃的人选。
至于今日的才艺展演,也不过就是走个过场,谁也不会真的靠着弹琴吹曲绣花,就定下婚姻大事。
这位关沅儿,其实就是内定的世子妃。原因也很简单,她的祖父是御史中丞,父亲亦任巡察御史一职,以后多半是要接乃父的班。而这个位置上坐的若是自家姻亲,那么或可保封国十几年无虞。
毕竟现在在位的,不再是对幼弟宠爱有加的先帝,而自家的封地,放在所有诸侯王中,也显得太过醒目了些。
虞贺的面上便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欣赏之色。
“母妃说得极是。儿子还从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心灵手巧的佳人呢!”
他的夸赞太过浅显直白,完全没有半分西京贵公子们的含蓄温润,关沅儿被他羞得满脸通红,只好微微欠身算是谢过,转头就将矛头对准了洛千淮。
“今儿世子请了夫人作评判。便请您赏脸看看小女的拙作,可有什么不足之处?”
第五百一十五章 只能算是匠作
关沅儿面对昌州王妃跟虞贺之时谦恭娴雅,但在转向洛千淮之后,却是换了另外一副姿态:背脊挺得直直的,目光直直地射过去,口中说是请教,其实就是挑衅。
说实话,洛千淮对于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绣好图案并不简单的宝相团花,本是极为佩服的。
若是她如同方才那几名小娘子一般,客客气气好言相待,那她也自然会有来有往。
但既然对方已先亮了剑,那洛千淮也必须得接下来。
因为今日的她非比往日,为了造纸术,她没什么不能做。
虽说再过上几十年或者上百年,大豫也会顺理成章地造出纸,可从出现到技艺娴熟,再到推行天下,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系统提供的,必然是成熟可推广的工艺,没必要舍近而求远。
一想到有了纸,自己录下的那些医书就可以传播天下,洛千淮心中便是斗志满满。
她的目光,在女使呈到眼前的绣品上轻轻扫过,脸上便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大豫的绣品,放在前世也就跟汉代时期差不多,花纹常见的便是乘云绣、信期绣、长寿绣与茱萸绣,用的针法也相对单调,主要就是锁绣法,就是绣线环圈锁套而成,绣纹效果似一根锁链,因而得名。
在设色方面亦是简单无比,往往一副绣品颜色不会超过十种,跟后世少则百色,多则上千色的苏绣比起来,自是古朴得多。
这也就给了洛千淮借题发挥的机会与空间。
“诚如王妃适才所言,关大娘子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副作品,说明平日里确是下了苦工。所谓熟能生巧,关大娘子是当得的。”
她字里行间,只赞了关沅儿的努力,对于绣品本身的好坏,却是只字不提。
关沅儿并不想放任她这般含糊过关。
“夫人既是音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