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0


。”

李承乾:“不听不听!”

杜荷有点着急了,抓耳挠腮地问:“你要怎么才能原谅我啊?”

李承乾眼睛一转,背着手笑眯眯道:“今天的功课我不想写了。”

杜荷:“……”

他倒是愿意帮这个忙,但是他也不会啊,李承乾的学习进度早就超过他很多了。

“没关系,你可以去问杜构嘛,我会的他也会。”李承乾拍着杜荷的肩膀道。

杜构:“……”总觉得殿下在罚他,大概是因为他为了阻止殿下举止有些失当,还唆使杜荷耍无赖的缘故。

这事是他做得有些过了,虽然是为了殿下好,且他也并不后悔,但主子就是主子,容不得底下人冒犯,点下雪生气也是应该的。

所以杜构看了杜荷一眼,忍着头痛应了下来:“殿下放心,我会好好教杜荷的。”

杜荷:虽然但是,没有人替我发声吗?

杜构移开目光,用实际行动表明态度:是的,没人替他发声。

杜荷:“……”

杜荷:“我的字和你不像。”

李承乾:“没关系,我再抄一遍。”

杜荷:“我写文章的风格跟你也不一样。”

李承乾:“那也没事,我抄的时候润色一下。”

杜荷弱弱:“那你还不如自己写……”

李承乾理直气壮:“我就乐意让你写!”

杜荷:“……”

“先生发现怎么办?他肯定会罚我们的。”

“你也别太担心了。”李承乾宽慰他,“陆先生一直操心你的学业,知道你多学了点东西应该会很欣慰。”

杜荷:“……”

李承乾:“会不会罚你不知道,反正肯定不会罚我。”

杜荷:“……”

最后杜荷还是苦着脸去帮李承乾做功课——拉着杜构一起,李承乾则是高高兴兴玩了半天。

果然,只要善于用人,这世上就没有真正做不完的事。

*

壮阳药一经推出就迅速引起长安贵族圈的注意。

原本孙思邈的药铺是不卖这个的,只有人求到门上才能得到一些,但脸皮厚成这样的人毕竟不多,故而知道此药效果的只有一小部分。

但因为《千金要方》的事,孙思邈正处在风口浪尖,他的药铺也格外受到关注,故而新药一上架就引起了其中一部分人注意。有需求的人本着对孙思邈的信任买来一试,顿时惊为天人。

一传十十传百,壮阳药引起贵族和富商哄抢,因为货源不足,还有客人自发提议采用拍卖模式。

李承乾非常心动,被杜构再次拼死拦住:“殿下,这样做不妥!”

“知道了,不像话是吧?”

杜构讪讪一笑:“殿下如今还小,长大就明白了。”

李承乾叉着腰不满道:“你别把我当小孩子糊弄,我都知道的!”

不就是生理上的那点事嘛!明明是很正常的需求,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上不得台面。不止壮阳药,大唐羞于谈论大部分生理方面的东西,好像人的正常需求和反应是什么不堪的事一样。

他也知道大唐不是外面那些国家,没有那么开放,作为大唐太子,他少不得克制一些,免得太过惊世骇俗了。

只是可惜那些钱了。

想到即将飞走的小钱钱,李承乾默默流了会儿口水,悲伤地说:“以后再想赚钱,不做这样的药了。”

限制太大了。

他问苏琛:“现在卖药赚到多少钱了?”

苏琛一直关注这件事,不假思索地回:“截止昨天下午,净赚三千二百两。”

李承乾:……他收回刚才的话,这样的药还是做得的!

短短十几天就赚了三千多两,这也太能赚了!

这些钱会直接送到太医署作为义诊的费用,李承乾并不会插手,但他派人去义诊的地方看过,百姓果然能用上药了,对朝廷可谓感恩戴德.

李承乾很满足。

苏琛又告诉他一件事:“王家也派人来买药了。”

“哦。”李承乾应了一声,“怎么了?”

王家又干什么了?为什么要特意告诉他。

苏琛轻咳一声:“之前他们那么对你,要不要趁这个机会给他们一点教训?”

苏琛的意思是不卖药给王家,给他们一个更深刻的教训。

要知道长安跟李承乾有关的铺子可不少,如果都这么干,那王家就买不到玻璃制品、买不到印刷的书、买不到正版玩具等等,日子不至于过不下去,但是别人有的东西他们没有,多丢人呢!

李承乾想了想问:“知道是买给谁用的吗?”

“他们家来了好几个人,都是不常用的下人,不过他们的主子我已经打听清楚了。”苏琛眨眨眼,“难道你要把这件事传出去?只怕王家要恼羞成怒。”

这和不做他们家生意的性质还不一样,这是赤裸裸地揭人短,爽快是爽快,就是有点招恨了。

当然啦,他们不怕王家翻脸,这么做也不是不行。

李承乾却摇摇头:“你知道敌人的污点怎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吗?”

苏琛:?

“当然是把它捏到我们手里,好用来威胁敌人啦!”

李承乾阴险一笑,“我们不仅不能说出去,还要卖药给他们,只要他们还想守住秘密,以后就要受我拿捏,嘿嘿嘿!”

第162章

李承乾忙着赚钱补贴太医署,与此同时,李世民也看完了他呈上的那份倡议经济开放的奏表,拿去和重臣们商量。

御书房里,李世民坐在上首,底下依次坐着三省六部的长官和他的心腹,说完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李世民就拿出奏表让众人看。

因为奏表有点长,内容有点多,为了节省时间,他还提前让底下人誊抄了好些份,让他们能人手一份。

御书房很快陷入安静,李世民悠闲地喝了两杯茶,才有人回过神来:“这是太子殿下写的?”

李世民放下茶杯,矜持地点点头:“诸位以为如何?”

房玄龄笑呵呵道:“殿下如此年纪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在难能可贵。”

其他人纷纷附和,长孙无忌对李世民拱拱手:“还是圣上有先见之明,安排承乾去民部历练,他才能写出这么有想法的文章。”

“也是咱们殿下聪明,才去了民部几个月就能想到这么多,换成别人几年也未必有什么长进。”

“正是正是……”

……

李世民听诸位大臣拍马屁,越听越不对劲,虽然自己和儿子都被夸很高兴,但他们显然都没把这份奏表当真,只当成小孩子的课业文章了。

他重重咳嗽一声,满天乱飞的马屁停了下来,大家齐刷刷看向李世民,等待他的指令。

李世民:“朕以为这奏表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