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1


提到的政策也有可取之处,诸位以为呢?”

众臣:啊?

啊这……他们真没往这方面想。

一方面是这份奏表过于稚嫩,从遣词造句到文章格式都不正式(李承乾当成计划书来写的),加上知道是小孩写的,先入为主没有当真。

更重要的是,奏表里的内容太过……天真了。从取消宵禁、开放市场;到给商人政策扶持、减少对商人的限制——取消或者改善商人子女不得参加科举,商人不能穿绫罗绸缎等现状;李承乾甚至提议和外国做生意,不止周边小国和西域,还有海外的其他国家。

且不说大海对面有没有其他国家,就算有,远隔重山大洋,又岂是那么容易过去的?首先航海技术就支持不了。

即便抛开这一点不提,提高商人地位也是异想天开。重农抑商是从古延续至今的基本政策,怎么可能轻易改变?

如果作为小孩子的课业,这篇文章足够优秀,大家的称赞也是出自真心。但如果作为一份奏表,它就不太合格了。

见李世民竟是认真考虑的样子,众臣面面相觑,一时没有人说话。直到萧瑀站出来,硬邦邦地说:“下臣以为不妥。”

李世民:“有何不妥?”

这还用问吗?

萧瑀把上述理由一一道来,然后板着脸不赞同地看着李世民:“殿下年纪小不懂事也就罢了,圣上怎么也跟着一起胡闹?”

李世民:“……”

谁年纪小不懂事?谁胡闹啦?

当初李承乾说起这个政策头头是道,哪里像不懂事的小孩了?凭什么臭小子不挨骂,让他做老子的背锅?

李世民心里愤愤,面上还是保持微笑:“其他爱卿的意思呢?”

戴胄站出来,拱手作揖:“回圣上,下臣以为太子殿下的提议甚好,可以一试。”

“胡说八道!”萧瑀斥责道,“重农抑商是国之根基,岂能轻易动摇?你是民部尚书,想要多些税收情有可原,但可莫要因小失大了。”

戴胄被骂了也不生气,老神在在地说:“以前重农抑商是因为百姓吃不饱饭,但如今我大唐国富民强……”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其他人表情也有点一言难尽,大唐现在是发展的不错,但绝对说不上国富。

朝廷收的那点赋税,官营盐铁赚的那点钱,除了练兵打仗,维持朝廷基本运转,剩下的都贴补给百姓了。要不然李世民也不用扣扣搜搜,戴胄也不会着急赚钱。

“民强”倒能说一句实至名归。

戴胄若无其事地继续说:“……大唐强盛,早不是从前可比,何必固守陈规,反倒裹足不前?”

他瞥了萧瑀一眼,淡淡道:“宋国公别太死板了。”

萧瑀:“……”

见萧瑀脸色涨红,戴胄心神舒畅,对李世民拱拱手道:“下臣以为,太子殿下行事有度,自有章法。这些政策乍看惊人,但不失为解决眼下困境的好办法,可以考虑一试。”

“太子虽然聪慧,但皆在读书发明之上,不曾于政务上有多大成就。你如此信誓旦旦,难道就不怕陷殿下于不义之地吗?”萧瑀凉凉道,“拍马屁也要分情况,不要太不知所谓。”

戴胄:“……”

戴胄老脸微微发红——气的。

谁拍马屁了?!谁拍马屁了?!

他说的都是心里话,就是觉得这个政策很好不行吗?!萧瑀这死老头子嘴巴忒毒!

在心里骂了萧瑀一百八十遍,戴胄的情绪才平稳下来,呵呵一笑:“难怪大家私底下都叫你搅屎棍,从前我还不信,现在看来果然传言不虚。”

萧瑀:“?”

众人:“……”

不是,你们两个吵架,干什么拉我们下水?有病吧!

萧瑀凌厉的目光扫过在场之人,大家心虚地左顾右盼,没有一个人与他对视。

萧瑀这个人性格确实不太好,又耿直又刚硬,嘴还特别臭,动不动就喜欢人身攻击,还特别喜欢戳人伤疤、揭人污点,大家都不爱跟他玩,私底下……咳咳,议论起来也不是很客气。

“搅屎棍”这个称呼,在场之人大部分都知道,甚至他们私底下也会提起来,所以大家心虚。

就连李世民也开始战术性喝水,他对萧瑀真的是又爱又恨,私底下没少跟长孙氏吐槽,频繁程度仅次于魏征。

萧瑀脸色微青,狠狠瞪了戴胄一眼。

戴胄丝毫不惧,不慌不忙地说:“宋国公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站着说话不腰疼。若你坐在我的位置上,只怕比我还着急呢!好不容易殿下想出了几个法子,你好歹也听一听。这法子有不稳妥的地方也是有的,咱们这些老家伙没殿下那么多奇思妙想,只能在这些地方把把关罢了。”

萧瑀无话可说,犹豫片刻还是坐了下来。

一场硝烟消弥于无形,惹得陈叔达看了戴胄一眼,满是羡慕。

这人口才是好,萧瑀这样固执的人都能被他二言两语压下去,不像他,只想和那厮打架。

是的,陈叔达和萧瑀关系不太好……准确地说,很不好。

其实不是什么大矛盾,只是他们两个政见总是不同,且二人性子一个比一个暴躁,经常说着说着就吵架,吵着吵着还可能动手,最严重的一回还惹怒了李世民,差点捋了官职让他们回家种地,多亏长孙氏和李承乾帮忙说情。

如果他能有戴胄的口才就好了,那他就……那他也不这么轻飘飘和萧瑀和解,非得狠狠骂那厮一顿不可!

*

经过大半天激烈讨论,最终达成一致:发展商业不是不行,但万万不能激进,应从小处着手,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继续。

最基本的就是取消宵禁和开放市场。

这时候宵禁非常严格,百姓入夜后除非特殊情况不能随意走动,违规出行被发现的轻则罚款,重则杖刑,因此丢掉性命的也不在少数。贸易也是官府划定区域,以长安为例,只有东西市可以买到东西,且还有时间限制,只有午时到天黑的半天时间。

这么做本来是为了便于管理,同时保护百姓人身安全,在李渊统治的武德年间,这个政策最大限度保证了长安和百姓的安全。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大唐发展到现在,这项政策已经从保护性的巢穴变成了束缚,死死困住里面的人。

听到要取消宵禁和开放市场的消息,长安及附近的百姓都激动起来。

他们被这两个政策折腾多少年了,平时大家出个门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回去就赶不上宵禁的时间。晚上闷在屋里哪也不敢去,家里缺什么少什么,只能先凑活着,等到下半晌再去东西市买。

如果能取消就好了!

在百姓和李承乾的翘首以盼之下,一个月后朝廷颁布政令,宣布暂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