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5


手和他握了握:“合作愉快。”

刚回来的小夫妻推门进来看到这一幕:“……”

现在的小情侣处对象这么矜持的吗?亲昵的时候也只敢握握手?比他们那会儿都矜持!

到南城站下车后,徐茵两人先去安顿住宿的地方。

他们这次出来,是以瑞福楼采购食材的名义开具的介绍信,有了介绍信,任何旅馆、招待所都能入住。

像徐文没有介绍信,就只能碰运气。

现在渐渐放开了,有的城市的住宿单位对介绍信没要求了,但有的旅社依然还需要出示介绍信。

两人决定在火车站附近找旅馆,一来这个地段四通八达,坐公交、电车相当方便;二来陈师傅张贴并被人揭走寻人启事的地方,就在火车站不远的拐角口。

那里离他拉货的电子设备厂不远,所以沿途被他贴了好几张寻人启事。

“这儿也有!”

徐茵眼尖地在旅馆门口的电线杆上发现了一张经过日晒雨淋显得有些斑驳泛黄的寻人启事。

瑞玺瑾跟过来看了眼:“咦!这人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

徐茵倏地回神,连忙问:“哪儿见过?是在南城吗?”

“我想想……”

瑞玺瑾盯着寻人启事上的肖像画打量了好几眼,终于想起来了:

“在我插队的地方!对!他也是下乡知青!不过我俩不在一个大队,只是在放露天电影时打过几次照面,听口音确实是南方的,是不是南城就不知道了。”

“可你下乡插队不是在边疆吗?”她记得陆晓燕八卦过一嘴。

“是啊。下乡不都跑挺远的嘛!”

当然,他那时是有另外不可言说的目的才去边疆的。

徐茵:“……”

也对!

下乡插队除了关系户,一般哪由得自己选择去哪里。

照这么说,假如瑞玺瑾口里那个与寻人启事上的画像长得有七八分相似的人真是她哥的话,说明两点:

一、她哥是知青;

二、由第一点推断可知:她哥是城里人。

得出这俩结论,徐茵“啪”地抚了一下掌。

“本来我还担心南城这么大,找起来跟大海捞针似的,着实不容易。有你给的这条线索就好办了!我们去知青站打听!南城出发,去往与你同一个插队地方的知青人数不会多,我想十个撑死了吧。这就把范围缩小了很多!就算知青站的工作人员对我哥没印象,大不了把符合条件的知青挨个拜访一遍。”

徐茵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寻找兄长的思路,高兴地拍了拍瑞玺瑾的肩:“走!安顿好以后,我去买菜,然后借招待所的炉子做一顿好吃的!”

瑞玺瑾闻言,比她还积极:“我去买菜,你留在招待所。借不到炉子,我去五金店买个煤油炉,正好这几张工业券快到期了。”

徐茵没笑他。

火车上吃了三天干粮,饶是她也想极了新鲜的菜肴。

于是,两人先去招待所办入住,顺便跟前台打听附近的菜场。

前台正在登记证件、检查介绍信,头也没抬,指了指旁边的小巷弄说:

“国营菜场上午九点就打烊了,你们想买菜?去弄堂口看看,有时会有乡下人挑着菜来居民区里摆摊。现在好像没人来抓了,挑来卖的人还不少呢。”

瑞玺瑾一听,立马去了旁边巷弄。

徐茵则继续和前台聊,问能不能借用一下厨房的锅灶。

“借用厨房是吧?可以,一天两毛钱使用费,押金一块钱。”

“……”

原来可以租用。

徐茵二话没说掏出一块钱付了押金,使用费回头和住宿费一起结算。

两人的房间门对门,徐茵进了房间,放下行李,见房间里配备了热水壶、脸盆、毛巾,她拿着热水壶到水房接了两瓶热水,但并没有用,而是直接从系统仓库放了个带热气腾腾温泉的泡澡桶出来,舒舒服服泡了个澡。擦头发的时候,听到瑞玺瑾的敲门声。

她利索地收起不属于这里的东西,穿上衣服,用毛巾裹着头发,打开了门。

“买到菜了?”

瑞玺瑾正要说话,嗅到房间里好闻的沐浴香,感觉鼻尖有点热。

第1360章 万元户女主的短命堂妹(42)

不过他没在意,提起手里一条还在乱蹦的鱼,和一捆长豇豆、一个卷心菜,给徐茵展示:“只买有这几样。”

摊子上蔬菜没几样,鱼还是加了鱼票换到的。

“不错了!”

徐茵笑着道:“你放着吧,我擦好头发就去厨房做。招待所厨房可以租用,省的去买煤油炉了。你也去洗个澡,火车上闷三天,不难受吗?”

当然难受!

要不是图她做的美食,他一下火车就想打水洗澡。

瞧瞧,热得鼻涕都出来了。

进了自己房间,瑞玺瑾抬手一抹鼻子,倏然发现哪里是鼻涕,分明是鼻血!

“……”

他上火了?

南城潮气重,一下火车徐茵就感受到了有别于平城的湿热。

所以,她给招待所的前台抓了一把瓜子,问她讨了一块老姜,把瑞玺瑾买来的草鱼两面煎成金黄后,放入姜丝和花椒文火慢炖。

她多拿了点花椒出来,装了两个迷你小香包。

南城蚊子多,招待所里也没挂蚊帐,放点花椒在枕边,能驱蚊子。

炖鱼汤的时候,顺便把两道时蔬炒了,蒜香豇豆、干煸卷心菜。

要是弄点五花肉,切得薄薄的,和卷心菜一起干煸,会更香。

不晓得南城这边对肉票的管理严不严,毕竟这里是改革的先锋城市之一。要是管得不严,倒是可以弄点五花肉回来炖炖。

她手里的肉票花完了,系统仓库倒是堆肉如山,可不好拿出来啊。

鱼汤的香味飘出厨房时,瑞玺瑾洗好澡下来了。

鼻尖塞着一粒棉花球。

“你流鼻血了?”

徐茵诧异地问。

“嗯,可能上火了。”

“我带了菊花茶,一会儿吃完饭给你拿点泡茶喝。”

“谢谢。”

两人坐下来开吃。

来招待所餐厅吃饭的一般都是住在这里的旅客。

这年头出远门住招待所的,一般都是公费出差的技术员、业务员,假如是来探亲的,基本都住亲戚家,床不够地铺凑,谁舍得花几毛一块来住旅馆。

是以,来招待所餐厅吃饭的也都是能报销的主,吃食上不会苛待自己。

看到徐茵两人在喝鱼汤,有人就问师傅了:“今天有鱼汤?刚才我打饭的时候怎么没看到?还有吗?给我加一份。”

“鱼汤啊?那是他们自己买食材借锅灶做的。”

“……”

餐厅里的人都朝徐茵俩看了过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