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曹雪芹的文学造诣是很高的,他借小说中两个角色之口,点评前人诗作,颇具匠心,由此可见陶渊明这两句确实有精妙之处。】

刘氏拉了拉丈夫的衣袖,言笑晏晏:“相公,人家可是说了,你的诗不如陶渊明。”

王维也不在意妻子的打趣,柔声道:“本便不如他。”

这句诗他还没写,想必是后来所作。那曹雪芹确是个造诣颇高的,一眼看出他的句子来自陶潜,而“依依墟里烟”,写炊烟隐约之状,合于远景的笔触,更显平淡而浑然天成,他输得心服口服。

【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照应了后面的“远”字,因为村子隔得远,所以模糊不清;依依,形容炊烟轻柔缓慢地向上飘升,由于距离又显得隐隐约约的。这句近景描写给人一种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化外之地,不受任何侵扰。

但是太安静了仿佛有缺点什么,于是他接着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所有画面都活起来了。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鸡鸣狗吠,为什么?】

陶渊明捋着花白的胡须笑眯眯道:“无鸡无犬,怎算得是村庄?”

【因为鸡犬之声相闻正是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哪个村里没有几只鸡几条狗呢?陶渊明真的是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人。

而且大家还要注意,老子曾经描绘过他“小国寡民”的理想,“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这当然是一种落后的思想,但确实是非常理想的生活状态,陶渊明将自己的愿望投射其中了。】

陶渊明捋胡须的手一顿,和对面的颜延之交换眼神,笑叹道:“我确有此心。”

他已经厌恶了这征伐动荡、名利相倾的生活,所以寄心古圣贤描绘的盛世图景,又于田园中寻觅。

嬴政摇摇头,小国寡民,不过是咫尺之安,他要的是天下一统,四海升平。

刘彻也兴致缺缺,汉初提倡黄老之学,他欲改尊儒家,前朝后宫便有诸多反对,此时听到《老子》之说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不过水镜说小国寡民是一种落后的思想,后世都这么讲了,这群顽固总该松口了吧?

他忽然觉得心情又好了一点,不松口没关系,他借题发挥也要让他们松口。

【在这几句里,他总体用到白描的手法,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写出归隐之地的风光,暗藏欣然情绪,可谓是颇具匠心。“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的评价,确实十分恰当。】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品味着这句诗,忽然拊掌大笑起来:“好,说得好!千载之下不乏有知音,吾道不孤!”

他的眼里隐有水光,纵然不合于时,但几百年后,几千年后,总有人懂他的诗。

颜延之也为这一句诗评赞叹,时下风气以玄言为高,诗文祖法三张二陆,铺排云景。他虽与陶渊明交好,但也知晓陶渊明的诗作并不为当世推崇。听水镜中的女子来讲,似乎后世对兄长诗作极为推崇?

颜延之不由得高兴起来,他就知道,兄长是浑金璞玉,必将大放异彩!!

第15章 归园田居4

【从写景转下,是这样几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无和有,是一句对偶。无尘杂,就是说没有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

很明显,这个“尘杂”是在cue他自己做官的时候。既然做官肯定有很多杂事吧,还有讨厌的应酬,看着就不爽的上司……如今可算是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而且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

【所以最后他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樊笼”,恰好照应了开头的“尘网”,都是指世俗官场,“自然”,既是指自然环境,又是指顺应本性真、无所扭曲的天性。

樊笼与自然,既是官场和田园的对比,也是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他挣脱了樊笼,就代表逃离了官场,超脱了现实。】

【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完美闭环。读到这里,我们不禁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终于做回自己了。】

楚棠的声音欢快,水镜下的陶渊明却忽然垂眸,染上沟壑的脸上神情莫测。

颜延之以为他是想到了当年出仕的旧事心情不乐,当即出言宽慰道:“前事已矣,兄长如今困顿,但如水镜所说,到底做回自己,志节犹存,不像小弟……”

他欲言又止,陶渊明也知道他心中苦闷,劝慰道:“延之,我素来欣赏你的才华,也知你正直真诚,屈身伪朝,实非本愿。但延之,如今邦无道,时局浑浊,官场险恶,你一定要听我一劝,韬光养晦,保全自身,否则将祸及性命,身名俱灭。”

自东汉党锢之祸以来,文人卷入政治风云,死者不计其数,刘裕变节夺权,尤其是好相与的?他真的不希望好友卷入其中,落得个满目苍凉的下场。

颜延之看着他满脸严肃的样子,郑重地点点头:“兄长所言,延之一定谨记。”

他在心里轻叹,兄长虽然归隐,但依然洞达事实,自己此次被外放始安,又何尝不是有性命之危?兄长此番言辞恳切相劝,便是一片拳拳爱惜之心,此中情谊如何不令人感动?

他在心里下定决心,此去始安,一定谨言慎行,远离纷争。

唐朝。

王绩饮尽杯中酒,低声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公以退隐保留本真,自是第一流人物。”

王维也起了些遐思:“我虽对陶潜愧于家中妇子一事不敢苟同,但他归田守拙,不与世同,桃源之想更是令人神往啊!”

刘氏笑了:“相公也想要归隐么?”

王维笑着摇摇头:“如今四海升平河清海晏,正是大展宏图之时,退隐岂是君子所为?我是想以后致仕,也寻一处田园山泽,以近自然,养足天性。”

届时兼济之志已成,携妻归隐,岂非乐事?

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在院中独坐,日前他在友人的帮助下结庐浣花溪边,免于颠沛之苦,蜀中天府,自有安乐,聊慰他漂泊之怀,他此时的境地,倒也有些“归园田居”的意思了。

此时,听罢水镜中的话,他没有立即言语,隔了一会儿,这才轻轻叹道:“所谓做回自己,也不只在一个拙字。”

晋宋易代,陶渊明身处其中,焉能没有感怀?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知识点。在这首诗中,陶渊明的性格可用一个“拙”字概括,“拙”是他的天性,借诗歌的开头几句点出,其后他也选择了“守拙”,即归隐田园。

注意羁鸟、池鱼、尘网、樊笼几句,都用到了比喻的手法,而中、后几句写景,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