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


赢得漂亮,并由此打通西域,丝路之惠延及千年。攻打匈奴不仅是为大汉求安宁,亦是为万世求福祉!如此,诸卿可还有疑议?”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共同拱手,齐声道:“陛下圣明!”

刘彻看着堂下的一片后脑勺,满意地点点头。这群老顽固,可算是松口了。

唐朝。

听完全程的李世民同样很受启发:“武帝对匈奴用兵,固然有伤民之害,但当时局势,不战无以立。河西走廊一路连接西域,通使外邦之事楚棠亦反复提及,我们的动作,也应当加快了。”

长孙无忌点点头:“大唐同西域诸国联系本就紧密,主要是海外诸国,陛下的意思,是眼下的人,还不够?”

李世民颔首:“疆域之大难测……”他拧眉,“后世这‘一带一路’是怎么形成的?”

虽然如今的大唐毋庸置疑是世界格局的顶端,但谁会嫌自己的影响力大呢?他琢磨着楚棠的话,想看看是否能借鉴一一。

明朝。

由于被透露了永乐盛世,近期处在不尴不尬又隐隐被老爹考校状态下的朱棣迟疑了又迟疑,最终下定决心似的向朱元璋说道:

“父皇,要不我们试着,把海禁……开了?”

【好了,永远在跑题的路上,我们来把话题掰一掰。】

众人听到这句话忍不住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是啊,如霍去病这样的天降英才,谁又能忍得住不多说几l句呢?

得知自己拥有卫、霍双璧的汉武帝更是满意得不得了:“没关系,这样的跑题朕喜欢,下次多来点。”

咸阳宫。

嬴政抿着唇目光深沉,是后世文人写秦的太少了吗?怎么跑题就是跑不到大秦?

南宋。

辛弃疾又灌下一杯酒,摇摇头苦笑:“汉武傲骨,卫霍争功。见了冠军侯之功绩,更见国朝窘迫……”

陈亮闻言脸色一变,四处看了看方才低声道:“幼安,你胆子也太大了,这话也是说得的?!”

汉武傲骨,这不是指着官家骂吗!

辛弃疾苦笑着摆摆手,没有再说话。

北宋。

赵匡胤青着脸。他不曾拿下河西走廊,他的后代更是连汴京城都守不住!

【自霍去病之后,封狼居胥成为武将的最高目标。这样的功绩当然让人眼红,宋文帝刘义隆就是这样一个有梦想的人。】

“等等……”

刘裕回过味来了:“车儿怎么是文帝?”

刘义隆是他的三子,小字车儿。自小被三叔刘道规抚养,三叔去世方回到本家。这个儿子姿容修伟。博览群书,倒也是个好的,现在还在荆州做刺史呢。但这太子,也轮不到车儿这个老三来当啊!

荆州府的刘义隆也懵了一下,他?宋文帝?!

默认自己是皇太子的刘义符:……

脑补了一出兄弟阋墙煮豆燃豆萁的大戏。

【刘义隆是刘裕的第三个儿子,由于兄长太废,就被权臣拥立为皇帝。按理说他也是有些作为的,要不谥号也不会是“文”,历史上好像有元嘉之治吧!】

刘宋。

刘裕心情复杂,儿子有出息他该是高兴的,但是,权臣拥立……他咂摸着这几l句话,神情讳莫如深。

堂下侍立的徐羡之等人心头一惊,脸色也慎重起来。

被“太废”两个字砸了一脸的刘义符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说谁废?他刘义隆厉害怎么还仓皇北顾了?!”

当谁读不懂诗词啊!

【但他缺乏军事才能,三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大家看注释,刘义隆素有收复失地的志向,但为人好大喜功,他命王玄谟组织北伐。王玄谟这个人我也不太听说过,就百度了下,然后看到了其中一个标题:十大草包将军。嗯……行吧!】

王玄谟:草……草包?!

【不过,王玄谟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将门之后,口才也很好,向宋文帝陈说北伐的方略,宋文帝觉得这歌饼画得挺好,就对殷景仁说,听了王玄谟的奏议,真让人有封狼居胥的气概啊!于是一个敢说,一个敢用,仓促出兵,就给北魏送经验了。】

“混账东西!”

刘裕当场大骂:“出兵打仗岂是儿戏?!想当霍去病,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斤两!”

荆州。

刘义隆有些慌了。南北分治以来,北方异族向来虎视眈眈,这一战输了,对刘宋又是多大的打击?!

“王玄谟,真是个草包!”

他大声骂着,仿佛这样就能掩盖自己因好大喜功而造成的决策失误似的。

北宋。

熟知典故的一众文人与已经初步摸清辛弃疾借古讽今套路的赵匡胤脸色俱是一沉,心里忽然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别不是……南宋也出了一个王玄谟吧?!!

第84章 永遇乐、声声慢5

北宋。

韩府。韩侂胄也在听水镜讲课,他本身对诗文倒不是有多大兴趣,但水镜是异象,又事关国朝,他虽以恩荫入仕,倒也算关心国事,是以听得还比较认真。

南史他当年也读过,对元嘉旧事比较熟悉,听完讲解同样也猜了个七七八八,摇摇头道:

“也不知是何人,似王玄谟这草包一般。”

辛弃疾也实在是惨,好不容易能北伐吧,还摊上这么个主帅。

韩侂胄饮了一口酒,真心实意有些同情他了。

【那辛弃疾为什么会写到刘义隆呢?除了南方政权的“惺惺相惜”外,我们还要结合当时的历史事件。《永遇乐》这首词写于公元1205年,也就是宋宁宗开禧元年。

当时,朝堂之上由大臣韩侂胄掌握大权,他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便打算北伐立威,若是取胜了,他就是朝堂第一人。】

“噗——咳咳……”

刚刚还在同情辛弃疾的韩侂胄一口酒险些喷出来,强行咽下之后便是一阵咳嗽:“她……她说什么?!”

他甚至忘了为自己将来大权在握而惊喜,满脑子只有一句话:我就是那个草包?!

皇宫中的赵眘也难以置信,他能让韩侂胄大权独揽?!

且不说二人各自震惊,楚棠继续讲道:

【于是,韩侂胄想到了主战派的中坚,声名颇盛的辛弃疾。他调辛弃疾为镇江知府,参与北伐。辛弃疾这时已经六十六岁了,但仍然壮心不老,慨然赴任。

辛弃疾的政治眼光非常敏锐,曾向宋宁宗分析预言金国“必乱必亡。”这次到镇江也是踌躇满志。他是个六边形战士嘛,能力一流,一到镇江就开始积极备战。】

“六边形战士?”

刘彻捕捉到这个词,“是在说辛弃疾很有才能?这是个什么说法?”

后世的形容总是这般别致。

司马相如到底机敏,又专业对口,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