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很多事情心里都自有一本账。

她知道徐茂行此次离京是去考乡试了,也听黛玉盘算过,知道这个时候就回来,肯定是没考中。

因而从进门开始,她就暗中观察徐茂行的神情。见他神色自若,半点没有落榜的颓唐和恼怒,心中暗暗称奇。

等到晚上回家,她把心里的疑惑倒给了爹娘:“徐叔父读书有多刻苦,咱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按理说他应该对科举十分在意呀。”

怎么如今落榜了,看着却像没事人似的?

胡老爷笑道:“这有什么?徐老弟本就心胸开阔,心思豁达。再说他认真读书才几年?想来去之前就知道自己中的希望不大。”

胡太太接口道:“期望不高,落空之后自然也就不觉得失落了。”

“哦~”兰珍恍然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思,“也就是说,只要我对未来的丈夫没有很高的期待,就不会有失望了。”

这话说得不吉利,胡家夫妇面色一变,胡太太用力在她额头上点了点,啐道:“死丫头,你胡说什么呢?爹娘一定给你找个四角俱全的好夫婿。”

兰珍却是撇了撇嘴,说:“世上哪那么四角俱全的?就算真有,又哪里轮得到我?”

若说从前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她还有些骄傲,觉得自己的品貌都属上乘了。

可自从拜入黛玉门下,跟着黛玉出门交际,涨了见识之后,才明白从前的自己就是井底之蛙,因未出井口而不知天地之大。

胡太太被女儿气得跳脚,却又拿她没办法,只好眼不见心不烦,催着她赶紧去睡了。

打发走了女儿之后,夫妻二人都沉默了许久。胡太太道:“其实咱们女儿说得也不是没道理,给她择婿这件事,莫要再好高骛远了。”

胡老爷闻言,也不禁叹了口气,满脸无奈地点了点头。

胡兰珍今年十三,已经到了相看的年纪。

父母仔细替她寻摸两年,找个足以匹配的佳婿。两家定下亲事,早些的等到十五岁就出嫁了。

似胡家这般疼爱女儿的,自然要多留几年,等到十七八再嫁也是有的。

这是胡家夫妇原本的打算。

可当他们真正替女儿择婿时,才发现商户的身份究竟有多大的限制。

且不说那些官宦人家,便是只中了秀才的读书人,听见“商户”两个字,直接就不乐意了。

还是听说她的老师乃五代列侯之后、前科探花之女,那些人才肯考虑考虑,但开口要的嫁妆却极多。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紫鹃曾经是黛玉的丫鬟,哪怕她不曾被徐家收作义女,在择偶这件事上,也比胡兰珍更有优先权。

只因她曾是国公府的家生子,又常年侍奉在林黛玉这位五代列侯之家出来的小姐身边,无论是礼仪还是见识,都比胡兰珍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胡兰珍拜入黛玉门下,已经拓宽了她的择偶范围,但也仅是如此了。

虽说胡家早就给胡兰珍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可男方开口索要的,自然是她嫁过去之后放在公中做家用的,并不能成为她的底气。

对此,胡家夫妇自然不乐意。

他们不介意多给嫁妆,却很介意女儿带着丰厚的嫁妆去了夫家,人家吃她的、喝她的,还要嫌其她是商户出身。

花钱买气受,但凡不是卖女求荣的人家,都干不出这种事来。

=====

再说徐茂行回来之后,交好的人家都先后派人送了礼来。因知道他是落榜的,人家怕他心里不舒服,都是礼到人不到。

只有一个人例外。

“你真不是来看我笑话的?”徐茂行无语地看着笑得一脸嘚瑟的卢季玉,恨不得拿麻袋套住再把人赶出去。

卢季玉咳嗽了两声,努力憋住了笑,一本正经地说:“真不是,你要相信我们之间的交情。”

“呵呵!”徐茂行冷笑了两声,毫不客气地拆穿了他,“是我们两个的交情重要,还是你爹娘的耳提面命更让人受不了?”

卢季玉:“…………话说,你那么了解我做什么?”

话说,自从徐茂行要去万年县赶考的消息传过去之后,卢季玉在家里就没过一天好日子。

他娘倒是还好些,只是对着他感叹同人不同命,“你说你们俩当年都是京城有名的纨绔,怎么人家就洗心革面,发愤图强了呢?”

这话说的,好像他们曾经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人一样。

分明他们只是不学无术了点,爱吃瓜了一点,别的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是一件都没干过呀。

但做父母的可不会管这些,在他们眼里,子女不学无术,那就是罪大恶极。

轮到御史中丞卢雨庵,再看这个三儿子时,那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阴阳怪气是常态,毒舌冷语更是张口就来。仿佛有他这么一个儿子,是吃了什么大亏一样。

若按照世俗的常理来说,真正让卢雨庵觉得吃亏的,应该是三儿子结的这门亲事。

原本他之所以同意和贾家结亲,就是为了以贾家作为跳板,靠拢到宁王党核心地位之中。

可真正把惜春娶回来之后,他才猛然发现:贾家自己都不在核心区域,如何能帮得了他?

不过那时候他也只是自认倒霉,怪自己误判形势,心里对贾家的无用有意见,却没迁怒过已是自家儿媳的惜春。

若非是这次急着更弦改辙,他本来就不会牺牲小儿子的姻缘。好在这个儿媳是自家儿子喜欢的,也算是阴差阳错了。

既然是误打误撞,就当一开始就是为了给儿子说亲吧。

哪怕后来贾家被抄了,惜春的亲兄长和亲侄子都下狱判了流放,卢雨庵也不曾为难过惜春,更是主动提醒黄夫人,给即将上路的贾珍等人准备些银两打点。

主要他自己就不是靠裙带关系起家的,他夫人就只是一个秀才之女。中举之后能有如今的地位,靠的全是他自己在各处钻营打拼。

因而他潜意识里就没想过儿子将来要靠儿媳妇娘家的势力,自然对惜春娘家败落没什么感觉。

再看惜春本身知书达理,嫁过来之后又和睦妯娌、孝敬公婆,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儿媳妇。

本就不看重女方出身的卢雨庵,更不觉得有这么一个儿媳是什么吃亏的事了。

甚至于,他反而觉得人家配了他儿子是吃亏了。

真正让他破防的,就是徐茂行的刻苦发奋不只是说说而已,读书还不到三年,就真的去考乡试了。

作为一个过来人,卢御史比那些外行明白得多。

像徐茂行这种有举人做老师的,若非是火候差不多了,老师根本就不会允许他去考试。

就算这一次中不了,那再沉淀沉淀,下一次也差不多了。

因而,自从得知徐茂行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