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
她这个当母亲的也看不懂他,信国公府谢律谋反之事后,皇帝更是对她疏远,不让她插手朝政,也不让她安插心腹,任何事都瞒着她,表面上看是一如既往的敬重着她这个太后,可只有她自己知道,皇帝早已飞出她的控制。
就拿这商户女的事来说,不顾身份把人放在宫里,派禁军守着,宝贝疙瘩似的连她这个母亲都防备,生怕那女子吃半点亏。
可惜信国公府日渐式微,皇帝大权在握,即便太后再看不惯也只能忍着。
孙氏察言观色,看出太后愤懑,想起西南那边催得紧,让她务必在近日行动,如今看来,倒是个时机……
“太后,妾身觉得此事未必不好。”孙氏意有所指的说。
太后转头看她,见孙氏面上略有喜色,不禁问她道:“什么意思?”
孙氏凑近太后,压低了声音说:
“不管那女子是真心想逃,还是在欲擒故纵,只怕陛下伤心都是真的,人在伤心之时,感情会脆弱一些,若咱们抓住这个机会,说不定能开辟出另一番局面。”
【作者有话说】
二更
第81章
◎赏赐◎
另一番局面?
太后迟疑:“你是说让人……乘虚而入?”
孙氏掩唇发笑:“若是成了, 便是为君分忧。”
至此孙氏的意思,太后算是全听懂了,趁着那商户之女作妖时, 让陛下移情别恋。
太后叹息摇头:“哀家又何尝不知,可此事想法虽好, 实行却很难。”
孙氏不解:“为何?太后可是没有合适人选?妾身可……”
不等孙氏说完, 太后便打断道:“不是没有人选, 而是皇帝必然不愿。”
皇帝如今对太后十分防备,别说纳太后挑中的人为妃了, 就是伺候的宫婢都容不下。
孙氏眸光一动, 越发谨慎的建议:
“陛下洁身自好, 自然令人钦佩,但机不可失啊太后, 您就没想过用一些方法,让陛下愿意。”
太后倒是坦然:“你是说助兴之物?”
孙氏微微颔首,太后却再次摇头:“没用,皇帝的身子受过调理, 寻常药物对他根本不起作用。”
若用药能成,太后早八百年就在皇帝身边钉上桩子了,还能等到今日?
孙氏见太后只是怕药物不起作用, 并不是反对, 再接再厉的劝:
“寻常药物不起作用, 那便用不寻常的……”
孙氏说着, 便站起身, 将她整个人凑到太后耳旁, 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了几句, 太后先是蹙眉, 再觉意外,盯着孙氏看了又看,把孙氏看得都有些难为情的时候,方才应道:
“若真如你说得这般,倒是不妨一试,只是这人选嘛……”
就算有让人欲罢不能的好药,可皇帝身边又岂是谁都能靠近的,尤其是的太后的人,只怕刚送到勤政殿的半路上,就被皇帝的人给处理掉了。
“人选不是现成的?”孙氏目光往永寿宫外东殿方向看了眼:“东殿那位大小姐,她跟陛下的关系非同寻常,若能说动她去,再加上妾身的药,何愁不能慰藉陛下?”
太后不奇怪孙氏如何知道谢珺归来的事,经由她提醒,发现谢珺确实可以派上用场。
谢珺虽今非昔比,但皇帝却容她继续留在宫中,可见对她并非无情,太后原本就打算用谢珺制衡那商户之女,如今倒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只要皇帝接纳了谢珺,那他和那商户之女的感情定然产生裂痕,只要皇帝不再全心全意的对她,看那商户之女还能嚣张几时。
至于谢珺,她即便得了圣宠,以她从前的所作所为,太后想拿捏她更是易如反掌,这后宫依旧在她的掌控之下!
谢兰越想越得意,完全没有注意到身旁孙氏眼中一闪而过的深重谋算。
**
勤政殿外,谢珺半个月内第五次求见,依旧以被拒告终。
大内总管卢英客客气气的出面解释:
“崔小姐莫怪,陛下这阵子太忙,实在是抽不出空闲接见。”
谢珺目光微敛,向身后的张嬷嬷和苏嬷嬷请示,这两位是太后的左右手,全都派给谢珺,足见太后对此事有多重视,所以谢珺无论是继续求见还是告辞,都要征得这两位的同意才行。
两位嬷嬷对视一眼后,张嬷嬷上前,对卢英赔笑道:
“卢总管,崔小姐都来这么多回了,她近来太过思念陛下茶饭不思,人都消瘦了,太后瞧着实在心疼,还请卢总管再行通传,就说崔小姐只求进殿远远的拜见请安,看一眼陛下就心满意足了。”
张嬷嬷的请求让卢英有些为难,但也没有矢口拒绝,张、苏两位嬷嬷从卢英这微笑反应中看到了希望。
就在卢英犹豫不决面露难色时,勤政殿内传出脚步声,片刻后祁昭出殿,身后跟着几位内阁大臣,还有个武安侯世子祁翊抱着一堆内阁会议要用的奏折紧随其后。
众人见祁昭慌忙行礼,祁昭看到谢珺神情微愣,像是没料到谢珺仍在殿外,谢珺上前见礼:
“陛下,多日不见可安好?”
祁昭敛目颔首,对身后的祁翊和几位内阁大臣比了个‘你们先去’的手势,然后才对谢珺虚抬一手:
“免礼。你找朕有事?”
谢珺羞怯垂首:“并无大事,只是见陛下近来公务繁忙,便熬了些补身的汤送来。”
祁昭看了眼苏嬷嬷敬献上来的汤盅,又看了眼谢珺,便吩咐卢英从苏嬷嬷手中接过汤盅。
“这几日朕确实很忙,大多数时候都要在内阁商议国事,你不必特意过来,待朕忙完这阵子,自会过去看你。”
祁昭说完这些,又将卢英唤到身前吩咐了几句,这才与谢珺点头告辞,脚步匆匆的往内阁反向赶去。
张、苏两位嬷嬷亲眼见证了这些,欣慰的交换眼神,卢英拂尘一甩,对谢珺说道:
“崔小姐有心惦念,陛下龙心大悦,您先请回,咱家随赏赐随后就到。”
张、苏两位嬷嬷大喜,跟在谢珺身后谢恩后,便迫不及待回永寿宫覆命去了。
永寿宫内,太后正欣赏着孙氏敬献上来的一串红珊瑚香珠,爱不释手般闻了又闻,连连称道:
“不错不错,正是沉香的味道。这是怎么制成的?”
孙氏对太后谢兰的喜好了如指掌,知道她就喜欢那些新奇华美之物,红珊瑚手串不值什么,沉香珠也不值什么,但二者凝到一起她没见过,那就是好东西。
再加上一番太后爱听的恭维说辞,永寿宫中的笑声不绝于耳,等到张、苏两位嬷嬷回来覆命,将祁昭对谢珺的态度添油润色表达出来后,太后更是兴奋不已:
“皇帝果真那般?”
边问边用疑惑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