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
戒并无反应,原来暗地里早传话与平阳郡主了。而堂祖父因着平阳郡主和蒋余盛,也会站在蒋姨娘和谢宛宁一边。不过此时谢宛宁要离府便随她去吧,母亲有孕,她不在家中母亲也是眼不见心不烦。
她才终于让小厮通传,给父亲和堂祖父请安,说了舅母到访,亦说了要去大相国寺祈福一事,堂祖父谢景淡笑对她颔首,
他是修成精的人,面上对所有人都是和善的。
谢煊觉得她也该出门散心,点头放她们去。
谢昭宁从正堂出来时,面色已经冷了下来。
只见青坞从不远处趋步向她走来,手里似乎拿着一封信,告诉谢昭宁:“……药行掌柜收到的,说是要亲手交给娘子您,叫您亲启才可。”
谢昭宁接过一看,是极普通的信封,药行掌柜每日收到许多信,但谁也不敢直接将信给了她,这是谁给她的信?
谢昭宁翻过一看终于明白了,那是一个游龙走凤般地“顾”字,字体潇洒飘逸,力透纸背。
这个顾难不成指的是顾思鹤,顾思鹤为什么会给她写信?
谢昭宁存着几分狐疑,将信纸拆开,里头掉出一张雪白而名贵的澄心堂纸,散出一股淡淡的墨香,墨应也是极好的廷珪墨,谢昭宁嘴角轻抽。
澄心堂纸柔薄如绸,极其难得,价比金银,顾思鹤竟然用来给她写信,他究竟有什么要与她说的?
谢昭宁将信纸捡起,展开,只见上面也是封面一样的字体,潇洒肆意,只写了一行字‘上次忘告知,已寻遍顺平府,未得阿七此人之踪迹,府中亦并无哑奴,是否记错?’。
谢昭宁一看这纸上所言,有些怅然若失,更是十分茫然。
上次帮顾思鹤之忙,便是让他替自己寻找阿七,可是他却说,阿七不在顺平郡王府,甚至顺平郡王府里也并无哑奴。
她相信顾思鹤的能力,他说没找到应是真的没有。
当年阿七曾告诉过自己,他是顺平郡王府的家生奴仆,那他现在应该已经在顺平郡王府当值了。可是为什么没有这个人,是阿七本就是在骗她,还是阿七……也根本不是她以为的阿七呢?
那么阿七又究竟是谁……他又在何处呢?
第53章
谢昭宁正捏着信纸, 觉得茫然四下而生,前世之事一团迷雾的时候,姜芫和姜茜两个表姐来了。
她们已经赶着马车在照壁等了半天, 她却还没过来,自然是要来找她了。
“再晚就赶不上傩戏游街了!”姜茜拉着她的胳膊,“什么要紧事,回来不能处理!快走快走!”
姜芫则从她手里把信封抽出来,还给青坞:“有事情都找姑母去, 我们要出发了!”
谢昭宁苦笑, 两个表姐一左一右拉着她的胳膊往前走, 她像是被挟持的犯人一般, 只能嘱咐青坞:“将信好生收着, 其余的事等我回来再料理!”
谢昭宁被两位表姐一路拉着到马车前, 两人又你推我拉地把她弄上了马车,似乎生怕她还留恋家中之事。
盛氏坐在马车里, 无奈道:“你们一人拧她个胳膊,不怕把昭昭揪坏了!”
“不怕不怕, 昭昭皮糙肉厚, 厉害得很!”姜茜想起那日田庄之事,眉飞色舞的。
谢昭宁嘴角微动, 她哪里皮糙肉厚了!两个表姐自小练过, 被她们拧紧了胳膊,也会是会疼的!她道:“我若是皮糙肉厚,二表姐便是铜手铁臂, 我怎么也奈何不得!”
姜茜却喜滋滋的同意了, 她从小力气就大得很。不过祖父说过了,这才是姜家女郎该有的模样!她又从马车的角落里翻出一整套的妆奁匣子, 里头有玉梳、玉钏、玉盒等七八样物件,说是答谢她上次的救命之恩的礼物。
姜芫也笑眯眯地捧出她备下的礼,却是一套上好的南京云锦的面料做的褙子和湘裙。那云锦的料子是极新嫩的鹅黄色,似有柔光流动,云纹飘逸,姜芫还在褙子的衣襟上缝了好几个银铃铛,湘裙做了八幅,用的是天水蓝的颜色,绣的是不是常见的缠枝纹或是花卉纹,却是绣了璎珞纹。
谢昭宁很是喜欢,二人又见她穿得素净,逼着她要在马车里重新梳妆。谢昭宁自是抗拒,却被两个表姐联合按住,用姜茜送的妆奁匣子重新给她梳了发髻,戴上玉梳和簪花,换了姜芫给她做好的新衣裳。如此三个姑娘才都装扮得簇簇新,盛氏也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她们笑闹,她们都还是孩子心性呢。
等装扮好了,盛氏才告诉谢昭宁:“方才忘了同你说,你大舅舅也回来了,正打算在汴京寻个宅子住下,我们都搬到汴京来。所以一时也没来看你和你母亲,不过已经同他说好了,待他忙完了在大相国寺门口见。”
谢昭宁闻言顿时欣喜,大舅舅竟回来了!
她还以为不知何时才能见着大舅舅呢,这么重要的事,方才舅母竟没有一开始就说。想到还能见到久别的大舅舅,谢昭宁就更是高兴了。
只是她却发现,大舅母提到大舅舅时,神色却有些不自然。她才拉了盛氏的手问:“大舅母,怎么了,可是大舅舅哪里惹你不高兴了?”
她心里涌起些胡乱的猜测,莫不是大舅舅有什么纳妾蓄婢的事?但她记得大舅舅就是个武痴,一心专于军营,对这些向来是没有兴趣的。
姜芫在旁看着,噗嗤笑了出来,跟她说:“昭昭,你不知道,伯母不许伯父喝酒,可昨夜伯父初归会友,竟喝得醉醺醺才回来,不小心掉进池塘去了,若不是过路的小厮捞得及时,不知道还要出什么事。伯母是又气又心疼,正同伯父生气呢!你一会儿可得帮着劝点。”
盛氏瞪眼道:“我如何心疼他,我巴不得他掉进池塘淹死罢了,何必要捞他出来!”
盛氏这样口是心非,几个女孩儿看着都笑起来。谢昭宁想起以前在西平府的时候,为着大舅舅吃酒,大舅母也不止气过一回了,甚至提着鞭子跟着大舅舅抽都是有的。大舅舅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被大舅母提着鞭子抽得到处乱跑,那样的场景想起来便觉得有趣。
大舅母这次看来是气得狠了,谢昭宁暗想着,一会儿见着大舅舅,定要帮着两人和好才是。
此时马车驶出寺桥,转而进入了小甜水巷,谢昭宁挑起帘子朝外看,见两侧街道皆结彩门,唐家金银铺里,各式各样的金银器陈列,陈家茶饭铺里,热腾腾的炊饼刚出蒸笼。还有数不清的成衣铺、靴铺、香药铺子、傩戏面具铺子。
谢昭宁甚至看到了一家谢氏药行,谢氏药行跨了三间店面,药行里忙碌的掌柜还是熟识之人,模样白胖,生得像个馒头一般。药行今日出售香药丸,他在里面忙得团团转,身后的伙计忙着称药、打包,一派热闹的景象。
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