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
陈卓点到为止,没有再说下去。
陈瑾瑜听得好奇,忍不住插嘴问道:“祖父的意思是,这白云寺在雉县地位极高,百姓只知拜佛,不知郡主?”
陈卓瞥一眼心直口快的孙女:“具体情形如何,等进了雉县就知道了。”
陈瑾瑜知道祖父是嫌自己多嘴,嘻嘻一笑闭了嘴。
闻主簿呵呵笑着打圆场:“大梁佛寺兴盛,信佛之人比比皆是,雉县的白云寺已建寺几十年,香火兴盛些,也是难免。”
不说别的,大梁太后和天子就都是信佛之人。当年南阳王妃还在世的时候,也信佛,每年都要去白云寺烧香礼佛!
上有所好,下必行焉。
姜韶华眸光微闪,淡淡一笑:“别人信佛,本郡主却是不信的。”
熟悉郡主脾气的宋渊,立刻道:“明日末将换一身衣服,先去一躺白云寺,摸一摸底细。”
郡主一身贵气,换了衣服也难遮掩,而且身边有亲卫环护,去寺庙动静太大了。
姜韶华略一点头:“也好,辛苦宋统领先跑一趟。”
……
一夜无话。
第二日晨起继续赶路。
进了雉县地界,官道两侧陆陆续续有了人。春耕已过,田地里一层绿油油的麦苗。百姓弯腰低头锄草,期盼着通过辛勤的劳作能换来秋日丰收。
姜韶华骑着骏马,不疾不徐向前。
陈瑾瑜马耀宗等人策马相随,秦虎等一众亲兵在前开路。
孟三宝窥了个闲空,策马到了马车边。
车帘被掀起,露出一张俏生生的脸蛋:“三宝哥,你伤好没多久,身子还有些虚,可别累着了。”
孟三宝咧嘴一笑:“银朱妹妹别担心,我壮得像牛一样。”
才说两句话,就有两道目光从身后“杀”了过来。
银朱悄声笑道:“三宝哥,你别在这儿晃悠。待会儿孟叔又要动手揍你了。”
孟三宝后背凉嗖嗖的,嘴上还要逞强:“嗐,武夫就是粗鲁,我也就是敬着亲爹,不能还手。不然,我才不怕他。”
话音刚落,身后就响起熟悉的冷哼。
孟三宝:“……”
银朱抿唇一笑,热络地喊道:“孟叔,我和荼白坐在马车上,闲得很,三宝哥特意过来陪我们说话解闷。”
孟大山先瞪一眼儿子,一转头就如换了张脸,笑容温和可亲:“整日坐马车是有些闷。”
银朱一边和孟叔闲话,一边孟三宝使眼色。
孟三宝悄悄策马溜走。
秦虎咧嘴乐个不停。
孟三宝飞了个白眼过去:“要是秦叔在这儿,我看你能不能笑得出来。”
秦虎惬意自得,吹了一声口哨:“就是我爹在这儿,也不会这般瞪我骂我!”
孟三宝翻了个白眼:“那是,你又没地方献殷勤。秦叔在这儿也不会拿你怎么样。”
秦虎:“……”
好兄弟互瞪一眼,颇有当场反目的架势。
姜韶华耳力敏锐,笑着转头瞥一眼。
孟三宝和秦虎立刻各自收回斗鸡眼。
……
大半日路程后,终于到了雉县。
雉县果然是穷县,城门不高,破破烂烂的。四十岁的雷县令高高瘦瘦,七品官服都快被洗白了,一脸穷样。
“臣参见郡主!”
雷县令领着几个官吏行礼。
姜韶华目光一扫,笑容淡了一淡:“雷县令,雉县县衙就这么几个人?”
第148章 礼佛
雷县令不是第一次见郡主。
南阳王在世的时候,曾带着孙女巡查过诸县。雷县令清楚地记得,上一次见郡主是在三年前。
时隔三年,女童已经长成了小小少女模样,明眸皓齿丽色无双,气度尊贵,目光淡淡扫过来,他心里竟然突突一跳。原本准备好的应答,忽然有些难以启齿。
姜韶华神色微冷。
陈卓目中闪过一丝怒意,沉声道:“郡主问话,雷县令为何不答?莫非有什么难言的苦衷?”
雷县令迅疾回过神来,忙躬身答道:“请郡主息怒。臣确实有些汗颜,不知该如何作答。”
姜韶华声音淡淡:“只管如实道来。”
雷县令只得说出实情:“今日是六月初一,白云寺里的普善大师每个月初一都会讲一日佛经。县城里的百姓几乎都去了。臣唯恐寺庙里人太多发生拥挤之事,所以就让县尉带着三班衙役前去维持秩序。”
姜韶华扯了扯嘴角,还没出声,陈长史已先一步恼怒发作:“真是荒唐!一个寺庙佛会,倒要让县衙里的官吏们前去维持秩序。这是将郡主置于何处?”
雷县令额上冷汗如注,立刻跪下请罪:“都是臣无能,请郡主降罪!”
身后的县丞主簿等人也跟着跪下,一并请罪。
无能?
这两个字颇值得玩味。
姜韶华眸光一闪,声音里透出几分凉意:“雷县令的意思,本郡主明白了。衙役们应该是每个月初一都主动去白云寺维持秩序,便是本郡主来了,于他们而言,也是佛会更重要,还是去了白云寺。”
雷县令满脸愧色,咬咬牙应道:“衙役们多是本地人,都信佛。每个月初一都去佛会。臣这个一县父母官,也拿他们无可奈何。只得派县尉一同前去,做个统领。”
“都是臣没用,请郡主责罚!”
姜韶华冷然道:“身为县令,管束不住县衙衙役,确实够没用的。”
雷县令羞愧地抬不起头。
大梁佛教兴盛,百姓们信佛是常事。不过,雉县这里的百姓,信佛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每个月初一,不论男女老少,几乎都涌去白云寺。家中穷得揭不开锅的,只剩一把米,宁可一家老少饿肚子,都要将那把米送去白云寺,
这样疯狂的信佛礼佛举动,在雉县里却是司空见惯。
他这个县令,平日也就管一管县衙。说的话还不及白云寺里一个知客僧有用。
陈卓忍着怒火,低声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郡主先去县衙安顿吧!”
姜韶华略一点头,策马进了城门。
陈卓瞪一眼不争气的雷县令:“快点起来,待会儿进了县衙,郡主问什么,你就老老实实答什么,不可隐瞒。”
雷县令唯唯诺诺地应了,起身后用袖子擦了一把额头。
……
雉县虽然穷,县城倒是不小,人口也有八千多之数。县城里的路也出乎意料的宽阔平整。
进了县衙后,姜韶华在大堂上首坐了,随口问道:“到县衙这条路修得不错。”
雷县令谨记着陈长史的嘱咐,不敢有半个字隐瞒:“回郡主,这路是白云寺出银子修建的。除了修路之外,白云寺还经常开粥棚施粥,所以,百姓们提起白云寺都是满心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