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


姜韶华哂然:“白云寺哪来的银子?都是百姓们供奉的,稍微拿出一些来做善事,倒成了大善人。”

雷县令长叹一声:“这其中的道理,臣当然知晓。可百姓们就是一门心思认定白云寺,臣也是没法子。”

这也是大实话。

百姓信佛之心狂热,他这个憋屈县令又能又什么办法。

姜韶华瞥一眼不中用的雷县令,懒得理会,转头对陈卓道:“大家都去安顿歇了,等宋统领回来再做定夺。”

陈卓拱手领命。

众人各自去县衙后宅安顿歇下。

到了傍晚,宋统领终于从白云寺回来了。

“郡主,末将今日扮做信徒,在白云寺待了大半日,也见识了这里的百姓信佛之心有多狂热。”宋渊面色有些沉凝:“白云寺里的功德箱,没到半日就被填满了。有的穷苦百姓,一脸菜色,没有银子,便捧着米粮袋子去白云寺。”

“白云寺里的主持,就是普善和尚。他每个月初一开佛会讲佛经,进贡银子多的,才能进佛堂听上一听。其余人只能挤在佛堂外。”

“白云寺占地百亩,今日满满当当都是人。不但是雉县的百姓都来了,附近几个县城的人也来了许多,还有从别的州郡赶来礼佛的。”

姜韶华在宋渊面前没有遮掩,冷哼一声:“这个白云寺,借着弘扬佛法敛财,迷惑百姓,实在可恶!”

这白云寺的危害,甚至远远超过了郦县土匪!

身为南阳郡主,姜韶华根本不能容忍!

宋渊思虑片刻,低声道:“末将知道郡主心中不快。不过,要处置白云寺,不便太过直接。免得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对郡主心生怨怼不满。”

万一激起民愤,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得不尝失了。

姜韶华呼出一口闷气:“舅舅放心,我知道轻重。不会肆意动手!总得想个巧妙隐晦的法子才好。”

……

隔日,姜韶华率众人去巡查粮仓。

不出所料,雉县的太平粮仓有大半都是空的,存粮不足三成,且都是两年以上的陈粮。

闻主簿查过之后,脸都黑了。

素来圆滑从不开罪任何人的闻主簿,难得板起脸孔:“雷县令,春耕前王府下公文,令各县补齐太平粮仓。目前巡查过的县城,都补足了。只有雉县粮仓不足。你是怎么当差做事的?”

雷县令一张老脸已经被扔到了地上,颇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模样:“闻主簿,雉县百姓穷困,每年田赋都收不足,县衙里没有银子。这些陈粮,还是我这个县令自掏腰包买的。我也实在没办法了。”

闻主簿气得吹胡子瞪眼。

姜韶华目中闪过凉意。

百姓为何交不起田赋?因为日常要供应佛祖香火。

说来说去,都绕不过白云寺!

第149章 棘手

巡过粮仓后,众人脸色都不好看。

雷县令豁出脸皮,在郡主面前哭诉:“臣自问也不是无能之人。可在雉县五年,实在是有志难伸。臣已经上书吏部,自请调任。”

姜韶华瞥雷县令一眼:“一句无能,就想撂挑子走人?”

一句话,就令雷县令冷汗如瀑,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臣不敢,臣绝没有撂挑子的意思。实在是臣没用,拿白云寺没办法,也管束不住百姓,有时候连衙役们都差使不动……”

说到这儿,雷县令眼睛都红了,两颗男儿泪在眼角摇摇欲坠。

姜韶华没有心软,淡淡道:“不是没有办法,是要付出的代价太高了。做一任县令而已,自己出银子买粮已经很有良心了,难道还要因此被百姓唾弃,连最后一点官声都葬送不成!”

雷县令:“……”

雷县令的后背被冷汗浸透,一跪到底,额头抵在地上,一言不发。

是,这代价实在太高了。他一个远道来做官的县令,为何要为此事拼命?

说到底,这雉县是南阳郡的,是郡主的,又不是他的。

这一点畏怯和避难的心思,根本瞒不过郡主。

姜韶华也没怎么恼怒。

人谁没有私心。人家雷县令当一份差事领一份俸禄,凭什么要为她这个郡主舍生忘死?

她对雷县令既无提携之恩,也没什么泼天的恩情,雷县令明哲保身才是正常举动。

“雷县令,”姜韶华缓缓张口。

雷县令不敢动弹,额头继续抵在坚硬的地面上:“臣在,请郡主吩咐。”

“本郡主不准你辞官离任,”姜韶华声音不高不低,却如重鼓敲在雷县令心头:“白云寺确实棘手,本郡主自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太平粮仓,本郡主也会派人去买粮,将粮仓补齐。”

“还有,接下来要选址建粮仓。银子和买粮的事,不用你发愁,本郡主会令人操办妥当。你要做好县衙琐事,征召民夫也得由你来办。”

雷县令如释重负,感激涕零,磕头谢恩:“多谢郡主,臣一定尽力办差。”

顿了片刻,雷县令又小心翼翼地抬头问道:“不知郡主打算怎么处置白云寺?这白云寺里的普善大师,是得道高僧,在百姓中极有名望。臣斗胆提醒郡主,对这位普善大师动手,要慎之又慎。”

真激起民愤闹起民乱来,可就不好收场了。

姜韶华挑眉,冷冷一笑:“这是本郡主的事,就不劳雷县令操心了。”

雷县令碰了个硬钉子,尴尬地闭了嘴。

姜韶华打发走雷县令后,令人去请陈长史和宋渊孟大山三人前来议事。

书房的门关了小半日。

守在门外的陈瑾瑜竖着耳朵,也没听到什么动静。实在闲得很,索性转头和马耀宗说话:“马舍人,以你看来,郡主应该怎么出手对付白云寺?”

马耀宗想了想:“很难。”

废话。

又不像剿匪,带亲兵冲过去杀一通就行。涉及宗教信仰,关乎雉县人心安稳,当然棘手得很。

陈瑾瑜撇撇嘴,就听马耀宗低声道:“法子当然还是有的,就看郡主够不够心黑手狠了。”

陈瑾瑜是在锦绣富贵里长大的,生平最大的烦心事就是亲娘絮叨规矩多。以她的阅历见识,委实想不出什么办法。

不过,她也有是个有傲气的少女,不肯再问马舍人,一个人在那儿冥思苦想起来。

门被推开了。

陈长史面色略有些凝重地出来了。

孟大山和宋渊倒是面色如常。

郡主嘛,神色自若,眉眼含笑,从脸上窥不出一丝不对劲。

陈瑾瑜心里琢磨着,笑着迎上前:“已经傍晚了,郡主可要传膳?”

姜韶华笑道:“忙活一日,确实饿了。让厨房备一席酒菜,去请雷县令来。”

这等跑腿差事,根本不用陈舍人出马,马舍人应一声就去了。

……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