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


进言:“臣从未见过女子书院,今日正好开一开眼界。”

姜韶华笑着略一点头。

崔县令特意从学舍门前经过,巴不得郡主入内仔细看看,忙在前领路。

姜韶华先去了男童学舍。

“来读书的男童,最小的六岁,最大的十三岁。”崔县令对一手建起的书院了如指掌,侃侃而谈:“臣将他们按着年龄分成五个班,年幼的教得慢,也教得扎实。十二岁以上的,以认字为主。”

卢舍人再次巧妙地接了话茬:“崔县令这么做,很是妥当。六七岁的孩童,可以慢慢调教,以后走科举之路。十二三岁的少年郎,读书科考就迟了,花个两三年时间读书认字,以后也能谋个好营生。”

崔县令笑道:“我心中正是这般打算的。卢舍人才学过人,当年是二榜传胪,见识不凡。可得请卢舍人多多指点。”

卢琮忙笑着自谦:“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也罢。崔县令才是真正的年少俊彦,心中有章法,行事有度,我远远不及。”

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皆是大梁望族。卢琮年少时赫赫有名,崔县令早有所耳闻。

再者,两人都是读书天才,以科举晋升官场,颇有共同话题。很快就聊得热乎起来。

陈瑾瑜和马耀宗默默对视一眼。

卢琮这老东西,交际来往是一把好手啊!正好,以后郡主身边需要应酬的差事就都给他了。

姜韶华没听卢琮和崔县令的互相吹捧,进了学舍后,她细致地看了一回。学舍十分宽敞,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专门吃午饭的饭堂,还有一片空地,可供孩童们戏耍玩闹。

正在给孩童们上课的夫子们,知道郡主一行人来了,个个卖足力气。孩童们的读书声整齐且洪亮。

姜韶华微微一笑,又去了女童学舍。

这一边是同样的规格。可惜人太少了,学舍都空着,只用了其中一间。稀稀拉拉地坐着五个小姑娘,且都是六七岁模样。最大的那个,也没超过九岁。

“年龄大的,都会干活赚银子了,家中肯定舍不得送来读书。”陈瑾瑜在姜韶华耳边低声叹道:“这几个年龄小,来读书还能有一顿午饭。要是没这顿午饭,怕是连这五个都来不了。”

姜韶华笑着瞥陈瑾瑜一眼:“万事开头难,走出第一步了,慢慢走下去,才有第二步第三步。”

这倒也是。

陈瑾瑜很快打起精神来,低声笑道:“郡主,这位女夫子,就是崔县令的夫人李氏了。”

第221章 李颖(一)

姜韶华不动声色地打量一眼。

崔县令出身清河崔氏,本人是年少俊彦,娶的妻子自然不是寻常女子。这个李氏,和后宫那位李贵妃同族,论辈分,应该叫李贵妃一声堂姑。

当然了,李氏也是大族,族人近万。和李贵妃近支攀亲的,少说也得有一两百个。

崔县令和李氏是表兄妹,自幼定亲,青梅竹马,情意深厚。李氏过门后,随夫婿来了叶县,接连生了两个儿子。

“李氏见过郡主。”李氏身形窈窕,相貌秀雅,敛衽行礼时姿态端庄。

姜韶华含笑道:“李夫子快些起身。”

李夫子三字入耳,李氏不由得抿唇一笑。待起身后,轻声张口道:“叶县初次办书院,百姓们对女子读书一事颇有些争议,妾身便主动提议来做夫子。以解除百姓们的忧虑。让郡主见笑了。”

“你们夫妻都是用心做事的人,本郡主很是欣赏赞许。”姜韶华微微一笑:“还有,既是在学舍里,本就应该称呼一声夫子。”

“敢问李夫子全名?”

按着大梁风俗,女子出嫁后,便冠以夫姓,闺名不能轻易示人。譬如李氏,应该是崔李氏。

李氏被问得一怔,下意识地抬头和郡主对视:“妾身姓李,闺名一个颖字。”

“李颖,好名字!”姜韶华笑着赞一句,然后正色嘱咐:“你既做了夫子,以后可得撑起女学。今日只有五个学生,或许明年便能有十个,后年就有二十个。”

“本郡主以后每年都来,只盼着叶县书院办得好,不但是南阳郡之冠,也是大梁县城之冠。”

短短几句话,令李氏热血涌动……不对,从现在起,应该称呼全名李颖了。

李颖郑重应下:“是,妾身一定不负郡主厚望。”

姜韶华又仔细问询:“现在她们学的是什么?”

“学习进度如何?”

“她们五个人中,谁最勤勉?”

李颖一一作答:“回郡主,她们从千字文学起,学舍开了一个月,每个月休息四日。她们学习进度中规中矩,和隔壁的学舍差不多。论勤勉,犹有过之。”

“这五个女童里,最聪慧上进的,是陆大妞。”

崔县令笑着接过话茬:“就是去岁儿媳状告婆婆的陆家。陆家婆媳两个吵吵闹闹的,倒是都乐意让陆大妞来读书。”

李颖轻声道:“陆家婆媳,一个是觉得不用束脩还有午饭,县衙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一个是盼着女儿学有所成,日后有出息,能像陈舍人那样在郡主身边当差做事。”

陈瑾瑜没料到此事还和自己相关,有些骄傲,又有些好笑:“她倒是有眼光。那个陆大妞呢,叫来给我瞧瞧。我来看看,她有没有舍人之才。”

姜韶华被逗得轻笑不已:“那肯定及不上陈舍人。在本郡主心里,陈舍人举世无双,无人能及。”

郡主的嘴,骗人的鬼。

卢琮心里酸溜溜的。

马耀宗却羡慕不已。他也很想被郡主夸一夸举世无双啊!

李颖笑吟吟地叫了一个女童过来。

这女童约摸七八岁模样,皮肤白净,五官清秀,一双大眼格外有神。见了郡主,竟也不怕,大大方方行了一礼:“大妞见过郡主。”

姜韶华含笑打量一眼:“生得好看,性子也大方,很好。”

陆大妞被夸得小脸红扑扑的,挺起胸膛大声答道:“多谢郡主夸赞。”

然后,期盼地扬起小脸蛋:“郡主,我好好读书,以后也能像陈舍人那样给郡主当差做事吗?”

姜韶华失笑:“这些话,都是谁告诉你的?”

陆大妞咧嘴一笑,露出两颗摇摇欲坠的门牙:“是我娘告诉我的。”

姜韶华目中闪过笑意,伸手摸了摸陆大妞细软的头发:“好,我答应你。你随李夫子好好读书,等读个五六年,就来王府当差。”

陆大妞开心极了,蹦了一下:“太好了!我今晚回去就得告诉我娘,还有我祖母。祖母总偏心我弟弟,以后,我一定要比弟弟强,让祖母瞧瞧。”

姜韶华被逗乐了:“你弟弟多大了?也来学舍读书吗?”

陆大妞点点头:“弟弟就在隔壁,他比我小两岁。祖母总说弟弟是陆家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