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3


,当着心上人的面,不肯丢这个人,也骑上了骏马。

好在田庄不算远,半日路程就到。以王瑾的体力,撑过半日没问题。

姜韶华目光一扫,意思意思地问询一句:“去田庄要半日,王舍人骑马可能撑得住?”

王瑾立刻笑道:“半日路程无碍,多谢郡主关切。”

姜韶华略一点头,率先策马前行。

就在此时,王瑾才发现,郡主的另一侧还有一匹花纹斑斓的半大猛兽。

“这就是郡主豢养的猛虎?”王瑾脱口而出问道。

姜韶华随口笑道:“它叫小花,我养了它两年多。再过个一两年,小花便成年了。”

小花听到郡主叫它,快活地昂头叫了起来。

众马早就习惯小花的叫声,王瑾胯下骏马却被惊了一回,唏律律地扬起右蹄。亏得身后亲兵眼疾手快,迅疾冲过来制止住骏马的躁动不安。

姜韶华笑着转头,看了一眼面红耳赤颇为狼狈的王四公子:“王舍人还是潭郎中一起坐马车吧!再耽搁时间,就赶不上吃午饭了。”

王瑾一张俊脸都臊红了,应一声去了马车。估摸着这半日都没脸再吭声了。

潭郎中最是老道,只当没看见王四公子的尴尬狼狈,一路上说些南阳郡见闻。王瑾心不在焉地听着,时不时地探头往外看。

谭郎中顺着王瑾的目光往外瞧,心想这样美丽英姿的少女,换了他年少时也一样心折。难怪王四公子不顾王丞相阻拦,非要来南阳郡……

正午,太阳高悬,日头明朗。

田庄已遥遥在望。一望无际的农田映入眼帘,农夫们三三两两地在田里忙活。风中吹来淡淡的泥土气和冬麦混合的清香。

王瑾看得双目发亮,将头探出车窗张望,然后激动不已地对谭郎中道:“这里都是上好的农田,快瞧瞧,那边的冬麦长势多好。”

王瑾自少锦衣玉食不沾阳春,今年出了京城这个富贵窝,来了北方小半年,看到了真正的人间疾苦。连农事也比以前见识得多,一眼认出了冬麦。

谭郎中自诩文官气度,安稳不动如山,不疾不徐地应道:“南阳郡有擅长农耕的能臣干吏,种出了产量极高的新粮。这冬麦也比别处长得好。”

“南阳郡主在朝堂里分量越来越重,底气愈发足实,归根结底都是来自于此。”

谭郎中说着,意味深长地看王瑾一眼:“今日我们来田庄,便能见到这位能臣。四公子不妨折腰结交示好。”

王瑾听出些不同寻常的意味,眉头不由得动了一动:“谭郎中不会是想挖郡主的墙角吧!”

“四公子这话就不对了。”谭郎中悠然笑道:“良禽择木而栖,区区一个南阳郡,再有所作为,官职到五品的左右长史就已到顶了。有能耐的臣子,就该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好的未来。”

“说不定,这位能臣一直等待的,就是这样的良机。”

王瑾皱了皱眉头,直截了当地说道:“此事万万不可。不管这位臣子怎么想怎么做,挖墙角就是我们不对。郡主自会抬举重用,或是主动举荐给朝廷。总之,我们什么都不能做,也不该做。”

王四公子这正直的脾气,和丞相大人可是大大不同啊!

谭郎中干干一笑:“我随口说笑,四公子不必放在心上。”

王瑾知道谭郎中为人,又嘱咐一句:“今日谭郎中和我在一处。”

这是防着他私下去拉拢那位能臣。

谭郎中抽了抽嘴角,点头应下。

马车忽然停下了。

“前方郡主已经下马,请王舍人和谭郎中一并下马。”

王瑾立刻笑着应了,麻利地下了马车。刚站定,王瑾便被眼前所见惊住了:“这是什么?”

谭郎中下了马车,也是一惊:“这里怎么有一片白色的棚子?”

姜韶华气定神闲,微微笑道:“这棚子里种的是各色蔬菜,有许多这个季节没有的水果,还有新培育的良种。”

王瑾好奇心大起:“这都进冬日了,天气寒凉,还能种蔬菜和水果吗?”

谭郎中关注的则是:“臣能进去看一看吗?”

姜韶华笑道:“来都来了,当然要仔细看看。”转头吩咐一声:“去请崔渡过来。”

崔渡?

看来这就是那位种出新粮的大功臣了。

谭郎中和王瑾对视一眼。

第392章 能臣(一)

约莫一炷香功夫后,有几个人从白色的棚子里钻了出来。

潭郎中目光如炬,立刻看到一张久违的熟悉脸孔,不由得咦了一声:“那不是卢郡守吗?”

潭郎中口中的卢郡守,正是卢琮。卢琮年纪轻轻就高中,是那一科进士里的出众人物,后来六部观政时,便是在户部。当年的潭郎中,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主簿,和卢琮相识并结交,还算有些交情。

后来卢琮官运亨通,晋升得飞快,没到三旬就做了一郡郡守。潭郎中则攀上了王丞相这棵大树,升官做了户部郎中,和卢琮一直有书信来往。

可惜,卢琮时运不济,治下遇到洪水天灾,民匪暴动,死了妻女不说,乌纱帽也被摘了。要不是南阳王出手相救,怕是连性命都难保。出了大牢后,就回了卢氏祖籍。

至此,潭郎中和卢琮的来往也就中断了。

没曾想,今时今日,竟在南阳郡的农庄里又见到了老友……

“原来潭郎中和卢舍人相熟。”陈长史笑着接了话茬:“卢舍人是罪臣,不能再入朝做官。我们郡主惜才爱才,给了他一个舍人的身份在王府当差做事。这两年南阳郡推广新粮耕种,就有卢舍人一份功劳。”

就如三位中书舍人一样,郡主身边也有三位舍人,不是什么正经官职,没有正式的吏部告书,却都是郡主心腹。

潭郎中心念电转,转头对姜韶华笑道:“郡主慧眼如炬,不拘一格用人才,实在令臣佩服。”

姜韶华明亮的黑眸掠过潭郎中精明的脸孔,淡淡一笑:“卢舍人很珍惜现在的差事。希望潭郎中回京城之后,不要在人前提起此事,也免得为卢舍人为本郡主惹来麻烦。”

话中意思很清楚。如果朝廷问责南阳郡启用罪臣一事,这笔账就得算到潭郎中的头上。

潭郎中立刻笑道:“郡主请放宽心,臣最大的优点就是该说的话说,不该说的从不乱说。”

短短几句话间,卢琮一行人已来到眼前。

潭郎中的目光从卢琮脸上移开,落到一个中年男子身上。这个中年男子年约四十多岁,皮肤黝黑,身体壮实,双手都是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在农田里耕种的农夫模样。

看来,这就是种出新粮的那位能臣了。至于那个十三四岁的英俊少年,应该是能臣的子侄后辈之类。

一直没出声的王瑾,也是这么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