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9
天子。朝堂混乱至此,都是朕平庸无能。”
虽然是事实,此时也只得好言宽慰。
姜韶华打起精神,温声安抚:“堂兄龙体微恙,需要静养,先别操心这些。等龙体养好了,再收拾那些不听话的臣子便是。”
太和帝又是一声苦笑:“朕弹压不住王丞相,也奈何不了安国公。朕还有何用!”
当着郑太皇太后的面说这些,着实不妥。谁不知道安国公就是郑太皇太后手中的一把刀?
大梁朝堂混乱到今日地步,就是因为王丞相和郑太皇太后争斗不休,寸步不让。除去一些中立的朝臣,陷入党争的臣子占了六成,还有墙头草两边倒的,有官职低微只能摇旗呐喊助威的……朝堂乱象,皆来自于此。
郑太皇太后的脸色果然不太美妙。碍着天子卧榻养病,郑太皇太后忍了这一回没吭声。
姜韶华继续宽慰颓丧不振的天子:“事情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堂兄别泄气。”
太和帝看着姜韶华,话却是冲着郑太皇太后去的:“朕打算派人去王府,去请丞相回朝。”
郑太皇太后终于忍不住了:“哀家已经派了两回人前去,王丞相只一味推脱,说病重不能下榻。难道还要哀家登门去请不成?”
太和帝叹了一声:“王丞相是大梁丞相,百官之首。要请他回朝,得派有份量的人前去。皇祖母打发身边宫女前去,算什么意思?”
这和羞辱也没什么两样。难怪王丞相不肯回朝。
姜韶华迅速瞥郑太皇太后一眼,心想这么重要的事刚才怎么只字不提?
郑太皇太后被说穿了心思,依旧理直气壮:“王丞相要是心系朝堂忠心不二,就不该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太和帝:“……”
怪不得太和帝病症迟迟不见好转。整日生这等闷气,这般憋屈,好好的人也受不了。
姜韶华心里腹诽,口中轻声道:“如果堂兄信得过我,我去一趟王府吧!”
太和帝一愣,郑太皇太后已出言反对:“不行!你一个大梁郡主,怎么能低这个头?让几个中书舍人去就是了。”
姜韶华应道:“王舍人郑舍人都不便去,李舍人为人粗豪不善言辞,高凉王世子冲动冒失,去了也没用。我是大梁郡主,身份足够,而且能代表太皇太后娘娘的颜面,也能代皇上做出一些承诺。成了最好,便是不成,王丞相也不能对一个姑娘家恶言相向。所以,我去最合适。”
这么一说,确实很合适。
郑太皇太后想了想,问太和帝:“要不然,就让韶华去试试?”
太和帝默然片刻,缓缓点头:“那就有劳韶华堂妹跑一趟。”顿了片刻,又道:“告诉王丞相,朕会让左锋起复,再掌兵权,王易官职保不住了,性命总是无碍。”
所以说,没有蠢人。太和帝一切都看得清楚,知道症结在何处。
姜韶华正色应道:“韶华一定尽力劝说王丞相回朝。”
郑太皇太后忍不住嘀咕一句:“安国公犯的那点过错,也一并免了吧!”
太和帝抽了抽嘴角。
姜韶华轻声道:“既要请王丞相回朝,安国公那边就委屈一段日子。等朝堂安定了,再行论处不迟。”
这就很合太和帝心意了。
太和帝点头表示赞许。
郑太皇太后心里不痛快,轻哼一声。
姜韶华只当没听到,微笑着和太和帝说了一会儿闲话。说起南阳郡今年卖粮种赚了许多银子。
太和帝眉头舒展,笑了起来:“能赚银子最好。这两年南阳郡献了那么多粮食给朝廷,户部打了许多欠条还没还。说起来,朕实在愧对堂妹。”
姜韶华轻声笑道:“能为堂兄分忧,我心里欢喜得很。”
“还有一桩事得告诉堂兄,我和长宁伯定亲了。婚期定在三年后。”
太和帝嗯了一声:“过几年成亲的时候,朕给他封长宁侯。”
天子一言九鼎。
姜韶华立刻代崔渡谢了天子恩典。
郑太皇太后眉头动了动,想说什么,又忍下了。
第477章 谈判(一)
太和帝很快有了倦容。
姜韶华起身告退:“堂兄安心休息,我这就去王府一趟。”
姜韶华行事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更不会浪费半点时间。太和帝很欣赏姜韶华的行事做派,笑着说道:“不管成不成,都回宫来。”
郑太皇太后也道:“这些日子就住景阳宫,多陪一陪哀家。”
住在宫里,离这对祖孙都近,说话行事都便利。便是有什么突发状况,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应对。
姜韶华没有推辞,点头应下。
出了昭和殿后,姜韶华便去了王府。
王丞相的长子还被关在刑部大牢里。王丞相自己闭门养病。王家的门庭却半点都不冷落,每日投拜帖想见丞相大人的人,数不胜数。
王家的门房管事,颇为趾高气昂,等闲五六品官员都不放在眼里。
宋渊拿着拜帖过来,门房管事鼻孔朝天,傲慢地接了帖子看都没看一眼:“丞相大人闭门养病,不见任何人。帖子留下,人就请回吧!”
宋渊淡淡瞥一眼过去:“我们郡主远道而来,特意前来拜见王丞相。烦请通传一声,说不定,丞相大人也急着想见我们郡主。”
郡主?
这几年来大方光芒谁都不能忽略的,只有一位南阳郡主。
门房管事一惊,迅疾调整换了个恭敬的神情:“小的这就去通传,请郡主进门房稍候。”
门房管事不敢怠慢,亲自去通传。
此时的王丞相,正悠然坐在凉亭里赏花喝茶,几个舞姬随着丝竹乐声翩然起舞,幕僚们在一旁作画吟诗。端的是一派名士风流的景象。
“启禀丞相大人,南阳郡主前来求见。”
门房管事低头奉上拜帖。
王丞相消息灵通,自然知道姜韶华入京一事,却未想到姜韶华来得这么快,不由得冷笑一声。
焦幕僚挥挥手,乐师舞姬们立刻停了,默默退下。几个幕僚一同看向王丞相:“南阳郡主前来见丞相大人,显然是来做说客。”
“她和丞相大人屡次有纷争,现在怎么有脸登门?”
“话不是这么说。南阳郡是藩地之首,实力强劲。她亲自登门,也算给足丞相大人体面了。”
“总比太皇太后娘娘派一个宫人前来强得多。”
所以,丞相大人见是不见?
幕僚们议论纷纷,最终见不见,还得看丞相大人的心意。
王丞相淡淡道:“来都来了,本丞相若是避而不见,也太小家子气了。将郡主请过来。”
焦幕僚有些惊讶:“丞相大人一直告病不出,现在就在这里见郡主,不太合适吧!”
这岂不是明摆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