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0
里应该都清楚。别说什么惯例如何,那都是老黄历了。新天子就得有新气象,军费必须一两不少地算清楚,划拨到各支军队。”
“如果谁胆子大脖子硬,想试一试刑场上的砍头刀,那就当本侍郎什么都没说过。”
众官员你看我我看你,纷纷张口保证:“侍郎大人放心,我等知道轻重。”
“我们用心当差做事,绝不伸手贪墨。”
“我等绝不从中弄鬼。”
丁侍郎咳嗽一声,暗示意味十足地看向汪侍郎。
汪侍郎身为左侍郎,原本是比丁侍郎稍稍高一头的,现在被丁侍郎压下了,心里一直有怨气。再者,丁侍郎头顶有个代字,还没正式做尚书,汪侍郎对丁侍郎算不得太恭敬:“丁侍郎这般看我作甚?有这闲心敲打我,还不如好好想想,该如何将兵册理清楚。”
“皇上今日在朝会上可说了,过几日就要派人来兵部验看兵册。那都是懂兵事的行家里手,想糊弄都糊弄不过去。”
汪侍郎说话的语气神态颇为气人。不过,提醒得确实没错。
兵部当然有兵册。只是,各支军队都有吃空饷的空额,还有些没在兵册上却拿高额军费的武将亲兵之流。兵册上的名单,到底有几成是真几成是假,每一支军队真实的兵力,都是一团糊涂账。
每年的军费发放,也是看各军队和兵部的亲疏远近。总之,兵部的“惯例”半点不比户部来得少。
丁侍郎既然是代理尚书,就得担起责任来。一旦兵册有大的纰漏差错,皇上第一个要算账的,就是他。
丁侍郎闻言苦了脸,长叹一声:“汪侍郎提醒得对。接下来几日,我们先理清兵册。”
……
兵部像户部一样,到了晚上也不落衙了。平日里悠闲自在的官员们,都忙得脚不沾地。
丁侍郎直接就住在了兵部衙门里。汪侍郎心眼小脾气大,认真当差做事,其实比丁侍郎还要强一些。这几日也日夜奔忙,同样住在衙门里。
兵部衙门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将所有兵册都理了一遍。并仔细测算出了每支军队所需要的军费。
丁侍郎捧着奏折进宫面圣。
姜韶华看了奏折后,不置可否,转头冲着一个高壮武将笑道:“刘统领,这份奏折你来看看。”
姜韶华口中的刘统领,正是南阳亲卫营三营的统领刘恒昌。
去岁边关一战,刘恒昌领着几千骑兵冲垮柔然军营,斩杀了柔然大将,且从容退走。这一战过后,柔然大军士气全无,不得不黯然败退。
这一战,令刘恒昌名气大振,也被众人誉为南阳郡主麾下第一武将。
郡主登基后,先召了一千亲卫进宫做御前侍卫。过一段时日又召刘恒昌秦战孟大山进京。
他们来的时候,又带上了各营里的精锐好手。至此,南阳亲卫营里的精锐,大半都到了京城,随时听候天子差遣号令。
至于南阳郡那边,还有一些亲卫,另有于崇统领的南阳军,足以守卫南阳郡平安。
今日站在昭和殿内的,有刘恒昌秦战孟大山,还有几个英气勃勃的年轻武将。
丁侍郎没见过他们,不过,从形容上打量,倒也能猜出这几个年轻人的姓名身份。
身高如铁塔肤色黝黑一脸莽气的壮汉,应该是神力过人深得天子喜爱的陶大了。
目光明亮容貌秀气的,应该就是亲卫营里的神箭手小田。
还有一个相貌略显平庸的青年,莫非就是传闻中会驯鹰的李天喜?
再有众人熟悉的秦虎孟三宝孙安等人,天子身边人才济济啊!
第679章 军费(二)
丁侍郎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女帝陛下的心腹武将们。
殊不知,年轻武将们心里也在嘀咕。
眼前这个丁侍郎,形容寻常,既不威猛也不高大,看着就是一个文臣模样。这样的臣子,也能掌管兵部吗?
比起能读兵书会练兵又会领兵打仗的刘统领来,可差得远了。识趣的,还是早点腾出位置来,给他们的刘统领吧!
别说李天喜陶大小田这些年轻人,就是秦战和孟大山对刘恒昌也很服气。
皇上没让他们两个看奏折,是因为他们两个确实看不懂这些。刘恒昌就不同了。在南阳郡亲卫军营的时候,整理兵册测算军费都是刘恒昌的活儿。他们两个只管练兵和打仗。这些文书类的事,他们两个看了就头痛。
刘恒昌看完后,恭敬地将奏折递到陈舍人手中,再由陈舍人转呈至天子面前。
“皇上,这份奏折上的兵册数字如果都是真的,测算出来的军费便是个合理的数字。”刘恒昌说话四平八稳,听不出什么情绪:“不过,据末将了解,各地的驻军兵力到底多少,一直都是笔糊涂账。”
“就拿南阳军来举例,兵册上是有六千人,真实的兵力就在四千左右。拨军费,照样是拨六千人的,一层层克扣,发到士兵们手中,能有六七成,便算主将有良心了。”
听到层层克扣这儿,丁侍郎的额头已经开始冒汗了。刘恒昌话音一落,丁侍郎立刻张口:“皇上,兵部此次划拨军费,绝没有贪墨之举。”
姜韶华扯了扯嘴角,瞥一眼神色紧张的丁侍郎:“丁侍郎不用惊惶。刘统领说的,都是以前的恶习惯例。”
“朕相信,从户部起,再到兵部,这一层层抹油水的恶习很快就会改掉。”
顿了顿,又笑了一笑:“其实,朕巴不得兵部也冒一个万郎中这样的。抓着把柄,直接砍头抄家,国库又能多一笔丰厚的收入。”
丁侍郎强忍着擦汗的冲动,陪笑道:“皇上说笑了。有万郎中这个前车之鉴,谁还敢胡乱伸手。”
姜韶华敲打几句,也不多说,转头吩咐刘恒昌等人:“待会儿,你们都随丁侍郎去兵部。”
刘恒昌等人一同拱手领命!
丁侍郎惊住了!
眼前这六个……都要去兵部?
户部那边,就多了一个汤有银。怎么到了兵部这儿,天子一张口就派六个人前去?这差别待遇,也太明显了吧!
心里再惊愕,口中也不能不应。丁侍郎迅速回过神来,恭声领命。
姜韶华微笑道:“丁侍郎不用惊慌。朕让他们去,是让他们看一看兵部如何做事。以后不会长留兵部。”
丁侍郎一口气还没松完,下一句紧接着就来了:“朕打算派他们护送军费。”
京城驻军离得近,直接派人来兵部领军费便可。各地驻军离京城距离远近不同,兵部每年都得派人送军费。
当然,送军费的官员奔波劳苦一趟,又得拿一笔好处。
所谓层层克扣,就是如此了。
然而,这次发军费,从户部这一关开始,便伴随着砍头抄家。到了兵部这一环,天子派了心腹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