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0
姜韶华便可推脱不知,将锅甩给纪尚书。郑太皇太后也不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对户部尚书如何。
纪尚书主动要为天子“背锅”,也是表了一番忠心。
姜韶华温声道:“纪尚书的用意,朕心里都明白。不过,这件事不能这么处置。朕也从没有让属下背黑锅的习惯。”
“景阳宫那边,朕会去向太皇太后解释分说。”
纪尚书愣了一愣:“皇上,臣不怕被太皇太后娘娘呵斥……”
姜韶华微微一笑:“朕知道,可朕不能看着忠心能干的臣子受辱。这件事,朕亲自来处置。”
身为一个三朝老臣,在朝堂几十载,户部尚书都做了十几年。纪尚书不可能看不出天子在笼络臣心。
可这一刻,他的心头依旧滚烫。
甚至眼睛有些发酸。
是,天子是在哄你。可你一个五六十岁黄土埋半截办差做事只能用勉强凑合来形容的老臣,天子没立刻找来能干的心腹换了你,还肯调教你好生哄着你,你又岂能不感恩戴德?
“老臣谢皇上体恤。”纪尚书深深弯腰行礼谢恩。
姜韶华笑着吩咐:“王中书令,你代朕扶起纪尚书,再送纪尚书回户部衙门。并传朕口谕,从今日起,蒋员外郎就调进内务府当差,官职品级不变。”
王瑾拱手领命。
纪尚书有些吃惊,抬头想说什么,转念一想,蒋员外郎这是咎由自取。天子这般处置,已是看在太皇太后的颜面上高抬贵手了。
自己造的苦果,自己咽去吧!
……
一个时辰后。
蒋员外郎如遭雷劈,脱口而出道:“我乃朝堂官员,怎么能去内务府当差?这不合朝堂规矩!”
他是两榜进士,正经的科举出身。熬了十年才做到了五品官。他投靠太皇太后,就是为了有个靠山,可以更快地升官。
内务府是什么地方?
那是给皇室打理钱财采买处理内务的地方,里面任用的大多是内侍,标准的俯首听令的皇室奴才。而且,内务府的官职品级也和朝堂官员是两套体系,皇上想用谁就用谁,想罢黜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他怎么能沦落到那样的地方去?
第690章 补缺
对蒋员外郎而言,这一道天子口谕,犹如晴天霹雳。
然而,圣旨就是圣旨,容不得他质疑或不情愿。
王中书令淡淡一笑,轻描淡写地挥一挥手,立刻便有一队御前侍卫上前来,“请”蒋员外郎离开户部,立刻去内务府报到。
蒋员外郎一张脸因怒火涨得通红,狠狠地甩了一下衣袖:“我要等太皇太后娘娘的口谕!谁敢逼着我走!我和他誓不两立!”
王瑾面不改色,对御前侍卫红人孟三宝道:“你们送蒋员外郎去内务府。”
孟三宝等人应一声,上前“扶住”蒋员外郎的胳膊。蒋员外郎四十多岁,平日里喜好美酒美色,外强中干,身不由己地被扶走了。
蒋员外郎心中不愤不服,口中不停嚷嚷:“荒唐!国朝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竟我一个户部员外郎去内务府当差!女子行事,果然荒唐……”
话未说完,腰腹处被重重肘击了一下,疼得蒋员外郎瞬间失语,整个人的腰深深弯了下去。
“区区一个五品官员,竟敢口出狂言,非议天子。”孟三宝俯下身体,和眼泪飙飞的蒋员外郎对视,目中透出森森杀意:“再多说一个字,我现在拔刀砍了你,再去宫中请罪。以我一条贱命,换一个五品官员的性命,倒也值了。”
说着,手已经扶上了刀柄。
蒋员外郎头皮都麻了,眼前忽然闪过宫变那一日刀枪横飞血肉横流的场景,一股寒意从心底涌起。
眼前这个一脸凶狠杀气的御前侍卫,不是在威胁他,而是在阐述一个事实。
这个御前侍卫,是真得敢当众拔刀杀人。
龙椅上的新天子,不是软弱可欺的太和帝。虽是女子,却行事果决手段狠辣,麾下更有许多肯为她赴死的精兵亲卫。他再胡乱嚷嚷,只怕是真得看不到明日的太阳了!
去内务府当差确实丢人现眼,那也比丢了性命强。
蒋员外郎用双手捂着腰腹处,嘴唇不停哆嗦着,一言不发。
孟三宝满意地站直身体,耐心等了片刻,待蒋员外郎熬过这阵劲了,才迈步继续前行。
宫里郑太皇太后的口谕,到底没有来。
蒋员外郎也就此到了内务府,照旧是五品的官职,并未被降职。以后专门为太皇太后打理私库。
这件事带来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户部众官员不但当差愈发勤勉,私下里说小话的也没了。
其实,郑太皇太后心里很是恼怒。姜韶华拿蒋员外郎立威,就是在折景阳宫的颜面。
姜韶华来景阳宫请安的时候,张口就夸蒋员外郎对太皇太后忠心,是个能臣:“……这样的能臣干吏,比内务府那些奴才强得多。祖母的私库,就该有这样的臣子里打理才是。”
一个科举出身的正经户部官员,当然要比内侍强得多。这一点,就是郑太皇太后也无法反驳。她反对的理由立刻就显得薄弱无力:“这事传出去,终归不太好听。哪有将朝廷臣子当做家奴来用的道理。”
姜韶华淡淡一笑:“祖母重用他,是他的福分。朕的朝堂里也不缺一个五品官。祖母青睐他,朕便将他给祖母了。”
郑太皇太后被噎得哑口无言,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
于朝堂而言,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四品的户部郎中,都被天子砍了头。现在一个五品员外郎,被打发去看管打理太皇太后私库,这都是天子看在太皇太后的颜面轻拿轻放了。
短短半个月内,户部就接连少了两个人,出了两个空缺。
纪尚书上了奏折,夸赞汤司吏精明能干,善于账目和测算。建议由汤司吏补了员外郎的官缺。至于户部郎中一职有谁来补,暂且不急,等户部忙完这一段时日,看谁的表现上佳,再酌情提升。
天子准了纪尚书所请。
纪尚书亲自领着汤有银去吏部办理官身文书。
张尚书看纪尚书这般模样,百般不顺眼,心里冷笑不已,口中也有些阴阳怪气:“户部这般忙碌,纪尚书竟特意拨出闲空到吏部来一趟。对下属这般殷切关爱,实在令人佩服。”
这是在讥讽纪尚书拍天子的马屁,连一部尚书的脸面都不要了。
纪尚书也不是好惹的善茬,瞥张尚书一眼:“户部接连出事,我这户部尚书难辞其咎。现在还能坐着尚书的位置,都是皇上体恤老臣。我这个三朝老臣,也该适时地转变一二。不然,以后也不必操心户部事务,早些辞仕,回家养老罢了。”
就你还有闲心奚落我,还是先为自己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