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2


也好,说是奴才惯性也罢,总之,葛公公对平王极为上心。硬是磕了三个头才起身。

平王也不是什么都不懂,有些被葛公公的惊惶吓到了,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眨啊眨,声音小了许多:“姐夫别生气!”

崔渡心里一软,捏了捏平王胖乎乎的脸颊:“姐夫没生气,以后,你别随意抓人。姐夫不能抓,葛公公也别抓,听见没有?”

平王乖乖点头。

虽然平王转头就会忘,葛公公还是感动得湿了眼眶。

身为内侍,在宫中当差行走,得了主子重用的,还有人高看一眼。大部分内侍的日子都不好过,处处被人冷眼小瞧。就连赵公公那样得宠的,郑太皇太后一声令下照样挨板子烂屁股。谁拿他们当人看?

长宁伯却是不同的。

他看所有人的目光都一样,没有什么尊卑贵贱之分。说话行事是真正的和气。

越是卑贱之人,对这样的尊重越是敏感。不仅是葛公公,和长宁伯打过交道的内侍们,提起长宁伯都很佩服,也愿意亲近。

也只有这样的长宁伯,才配得上大梁的女帝陛下。

……

“你的脖子怎么了?”

崔渡脖子上的血痕明晃晃的,想遮也遮不住。姜韶华一个照面便见到了,眉头蹙了起来。

崔渡笑道:“没什么。和平王玩耍的时候,他伸手挠了一下,就这样了。”

姜韶华还是皱着眉头:“这个姜颢,也该好好管一管了。上蹿下跳,没一点规矩。”

崔渡失笑:“他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顽童,哪里懂什么规矩。”

顿了顿,又低声道:“从私心来论,我巴不得他一直这样。他若是真学懂了规矩,行事说话有章法了,对你倒是个麻烦了。”

这么说显得冷血无情,却也是事实。

姜韶华安然稳坐龙椅,是因为得了众臣支持,也有太皇太后和李太后的拥立。如果平王日渐长大懂事,哪怕愚笨些,只要表面像个正常人,就会有人生出拥立平王的心思。说不定就会酿出大祸。

所以,还是让平王就这么无忧无虑下去吧!

平王活得开心,姜韶华也省却了一桩大麻烦。

这些不足为人道的心思,也就只有夫妻独处的时候,能悄悄低语几句了。

姜韶华看崔渡一眼:“你现在心眼倒是变多了。”

崔渡无声一笑:“整日在你身边,总能学到一点。”

姜韶华笑着白他一眼,亲自取了伤药来,为他敷了些药膏。

崔渡搂着她鼓囊囊的肚子,低声道:“豫州那边,不是一两日就能打下来的。别总为了这些烦心。”

姜韶华嗯一声:“我心中有数,不会动了胎气,你也别焦虑。该吃吃,该睡睡。”

随着姜韶华临盆之日逼近,崔渡也愈发焦虑,晚上经常睡到半夜就醒,然后看着姜韶华的肚子直至天亮。

崔渡点点头,伸手摸摸闺女,为姜韶华揉捏浮肿的腿脚。

……

昭平元年,就在繁杂的政务和军务中悄然过去。

新的一年,在漫天飞雪中到来。

按着宫中规矩,新年元日,众臣要进宫朝贺,有品级的诰命夫人们,也要进后宫觐见。

只是,今年情形特殊,天子挺着九个多月的孕肚,随时可能临盆。后宫里,郑太皇太后病倒不起,范贵太妃也很久没露面了,李太后还没从太和帝驾崩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根本无心操办宫宴。

天子直接下令,今年一应宫宴都取消,众臣也省却了雪天奔波之苦。

消停日子没过几天,新年初六这一日,豫州的最新消息送到了京城。豫州军又占了汝阳郡。

这个消息,很快被另一桩大事冲淡了。

初六这一夜,天子肚痛发作,被扶进了产房里。

第726章 临盆

王瑾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赶进了宫。

王丞相在心腹焦幕僚面前哼了一声:“皇上生的是和长宁伯的孩子,他倒跟着着急上火。让人瞧见,又是一桩笑话。”

焦幕僚很清楚王丞相的脾气,别看王丞相抱怨自家儿子,别人要是跟着奚落一句,王丞相立刻便在心里记上一笔。

“四公子如今是王中书令,宫里有大事,公子自然得快些赶进宫。万一有个意外,也能及时稳住大局。”焦幕僚低声笑道:“公子年纪虽轻,行事却周全稳重。满朝堂的官员们,谁不羡慕丞相大人有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好儿子!”

王丞相的嘴角果然扬了一扬,口中淡淡道:“他还嫩,需要好生磨炼。”

“你去盯着宫中动静,有消息了,立刻来禀报。”

焦幕僚点头应下。

王丞相在朝堂经营几十年,在宫中各处都有耳目,消息极为灵通。宫中大事小事,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传进王丞相耳中。

天子初六子时肚痛发作,被扶进早就准备好的产房里。负责接生的,一个是宫里的接生嬷嬷,还有一个是宫外的接生婆子。孙泽兰也进了产房,随时预备不测之需。孙太医则守在产房外。

此外,陈长史陈瑾瑜祖孙两人,寸步不离地守在产房外。还有数百天子亲卫,层层守着昭和殿。别说闲杂人等,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已经出了禁足的范贵太妃,特意前来探望。都不必别人,亲自坐镇昭和殿的李太后直接出面打发了她:“等孩子出生了,哀家自会派人去各宫报喜。现在就不必过来添乱了,回去安安分分待着去。”

郑太皇太后从年前病到年后,直至现在都没能下榻。后宫里不能没人主事,李太后理所当然地暂时接过了宫务。

范贵太妃在李太后面前,颇有些气虚:“臣妾想留在昭和殿,等着皇上安然临盆生子……”

“生孩子的事,都得靠自己一个人撑过来。人多口杂,容易生出事端。在临盆的接骨眼上,最忌讳有人添乱。你又不是没生过,难道这个道理也不知道?”李太后丝毫不客气:“立刻给哀家回去。再敢纠缠不休,哀家也让你病一回,以后你就别再出来见人了。”

范贵太妃憋得满脸通红,在李太后锐利不善的目光下低头告退。

李太后看着范贵太妃不甘离去的背影,冷哼一声。

这个范贵太妃,一直心有怨怼不甘。这是掐着点来添乱。亏得她提前来昭和殿坐镇,直接张口撵人回去。

“启禀太后娘娘,太皇太后打发赵公公前来问信。”宫人兰香恭声禀报。

李太后淡淡道:“去告诉赵公公,皇上这是第一胎,总得要几个时辰才能生出孩子。不必时时来问,等孩子出世了,哀家会派人去景阳宫报喜。”

“还有,传哀家的口谕,任何人不得探视昭和殿。昭和殿里的动静消息,也不得随意往外传。谁敢偷偷传信出去,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