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9
手中,沾满了大梁百姓的血,全部杀了都不可惜。左大将军的军令中就有这么一条,不要俘虏,能杀的全都杀了。
杀到第四个的时候,最后一个活口终于崩溃了,哭喊着求饶,并嚷着这就是柔然大汗伏名敦。
确定了伏名敦的身份后,小田长松一口气,立刻带着人去见左大将军。
在见到被捆得如猪狗一般的柔然大汗时,在战场上喜怒不形于色的左大将军仰头长笑了许久。
他左锋在边关镇守二十年,被柔然骑兵进犯了二十年。最后一场大败,更是将他钉在了耻辱柱上。越是风光,他越不能忘这份耻辱。
此次领着朝廷大军来边关,他要的就是灭了柔然骑兵。现在能活捉柔然大汗,更是奇功一件。
“好!”左大将军用力拍了拍小田的肩膀,满眼都是欣赏:“你立了大功,本大将军一定为你请功。”
小田并未得意忘形,笑着拱手谢了左大将军。
左大将军打量小田一眼,忽地转头问刘恒昌:“他叫什么?”
刘恒昌何等老练,立刻知道左大将军这是相中了小田。一众粗糙军汉中,小田眉眼清秀,可以说是军营中的美男子了。而且,小田身手好,是神箭手,且立下大功,前途不可限量。
说不定,左大将军还动了招婿的心思哪!左家内宅里还有几位适龄待嫁的闺秀哪!
刘恒昌不动声色地笑道:“他叫小田,是二营孟统领的得意心腹,是个神箭手。当年皇上还是南阳郡主的时候,就十分赏识小田。等这回打完仗回京城,皇上应该就会为小田赐婚了。”
天子有两个贴身丫鬟,银朱嫁给了孟三宝,隔年就生了女儿。还有一个荼白,一直没嫁。天子早就相中了小田,私下里给孟大山透过口风。
孟大山也和小田说过此事。小田当然愿意得很。
左大将军听了之后,熄了招婿的心思,大大嘉奖了小田一番。
活捉了柔然大汗,这一场国战,可算是彻底的大胜了。
不过,这一仗还没打完。溃逃的柔然蛮子还有不少,得将他们全部都找出来杀个精光,不留后患。再者,接连不断的激战,柔然蛮子死伤极多,大梁军队同样死伤惨重。
军营里的伤兵营躺满了伤兵。随行的军医忙得脚不沾地。万幸朝廷准备充足,带了几十辆马车的药材,现成的伤药也堆了几辆马车。轻伤的士兵们,轮不到军医,自己也能包扎上药。
此外,还有战死的士兵要逐步清点登记,准备抚恤事宜。
零零总总,少说也得忙几个月才能回程。
捷报当然得立刻送往朝廷,越快越好。
……
这一场国战,大梁大获全胜!
煎熬了几个月的姜韶华,看到战报后,长长舒出一口气,笑意跃然于眼底:“陈丞相!传朕旨意,召集六部尚书进宫,商议战后奖赏抚恤事宜。”
打了大胜仗,众臣心情都好得很。
尤其是为筹措粮草军费忙得心力交瘁的冯尚书,更是喜形于色。这么一场大胜,连柔然大汗都被活捉了,就算掏空了大梁国库,消耗透支了大梁未来三年的用度,也值得了。
姜韶华笑着对冯尚书道:“这几个月来,辛苦冯尚书了。”
冯尚书也没客气,笑着叹道:“老臣确实累得很。二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都是一笔可怕的数字。万幸这两年大梁风调雨顺,从各州郡征调粮食,还能征得上来。要是换在六七年前,就是把老臣榨干了,也榨不出这么多军粮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道理,放到眼前同样适用。
这是姜韶华登基的第六年,高产粮种基本已经推广到了大梁各州郡。尤其是北地,每年种出大批的玉米红薯,百姓们都能填饱肚子,也交得起田赋。此次为了筹措粮草,冯尚书实处浑身解数,算了又算,从各州郡的太平粮仓里调运粮食充作军粮。
期间还杀了一些贪官,抄了几个大族,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必多提了。总之,冯尚书这几个月里,就没踏实睡过一夜整觉。
现在,总算能松口气了。
姜韶华也心疼自己的尚书大人:“冯尚书回去好好歇几日。左大将军在奏折中说了,要在边关待一段时日再启程回京。还有三四个月时间,将士们的奖赏和战死士兵们的抚恤,都可以慢慢筹措。”
冯尚书张口应下。
出宫后,也就踏实地睡了一晚。第二日便精神抖擞地去了户部衙门。
一众户部官员,心里哀嚎一声,打起精神来当差做事。
第823章 番外之国战(七)
昭平六年,九月初,左大将军率领大军回京。
去时浩浩荡荡二十万大军。
回来的时候,只剩十五万了。
有四万士兵的性命,永远留在了战场上。还有一万左右的伤兵,不宜长途跋涉,留在了边关养伤。
边军死伤近一半,更是惨烈。
不过,十几万柔然骑兵,几乎全军覆灭。从这一点来说,大梁依旧是毫无质疑的大胜。
更不用说,柔然可汗伏名敦被活捉,随着大军一同押来了京城。京城百姓们听闻这等盛事,自动自发地拥到城门处来瞧热闹。
大梁的女帝陛下,今日亲自率百官来城门外迎接凯旋归来的朝廷大军。并当众宣布,封左大将军为威远公。
另外,在这一战中立了大功的范大将军,封为靖边侯。
其余武将,也都各升了两级三级不等。刘恒昌夜袭军营立下大功,被封为二品将军。活捉了柔然可汗的小田,连升数级,被封了四品将军。
在万众瞩目的欢呼声中,威远公和一众武将策马进了城门。
早已退出朝堂的王丞相,坐在茶楼的二楼雅间里,默默注视着风光无限的威远公,然后又看向光芒四射的女帝陛下。
王丞相端着一杯茶,冲女帝陛下的方向敬了一下,然后慢慢喝下。
这一场国战,大梁朝胜得利落漂亮,一举铲除了心腹大敌。女帝陛下的天威,也如日中天。百姓爱戴,众臣归心。
他这个昔日丞相,早就被人渐渐遗忘了。
王丞相在雅间里坐了小半日,直至看热闹的百姓全部散去,才起身回府。
宫中设了盛大的庆功宴,百官皆有份列席。王丞相一个下台过气的丞相,根本无人提起。
倒是女帝陛下,亲自吩咐了一声:“这等盛事,怎么能少得了宁国公。王侍郎,你回去一趟,请宁国公一同进宫来,共享盛宴。”
王瑾恭声领命,迅速出宫回府。
说来也巧,王丞相正好坐着马车到了门口,还没进正门,就见到了匆匆回来的儿子。
“宫里设宫宴,你不在宫里待着,回来做什么。”王丞相鼻子不是鼻子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