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0
不是眼睛的,语气也冲得很。
王瑾习惯了老父亲不定期的坏脾气,微笑着应道:“皇上令我回来,接父亲进宫,一并参加宫宴。”
王丞相听得一愣,神情复杂,半晌才道:“我一个辞仕的老臣,就不去凑热闹了。你代我谢过皇上。”
王瑾道:“皇上发了话,父亲不进宫赴宴,儿子也不去了,就在府中陪伴父亲。”
王丞相无可奈何,只得不情愿地再次坐上马车,随儿子一同进宫。
王瑾瞥一眼老父亲压不住的嘴角,心想父亲你也太口是心非了。明明就很高兴,还要装出被逼无奈的模样来,也不嫌累。
王丞相在儿子面前这副德行,进了宫见了女帝陛下,立刻换了一副感恩戴德的嘴脸,连连笑道:“大梁这场大胜,至少换来边境十年安稳。老臣恭贺皇上。”
姜韶华和颜悦色地笑道:“将士一心,朝堂众臣齐心合力,这其中,也有宁国公一份力。当日户部筹措粮草,宁国公领头献了十万石军粮。这份心意,朕都记着。今日庆功宴,自然不能少了宁国公。”
王丞相忙笑道:“老臣出些力,是应该的,不敢当皇上盛赞。”
姜韶华笑道:“不说这些客套话。来,宁国公和陈丞相坐在一处,离朕近些,也好说话。”
陈丞相早已起身,笑着迎王丞相坐下。王丞相怎么都不肯坐上首,硬是在陈丞相的下首坐了。然后和陈丞相握着手对饮,一边谈笑风生,宛如至交老友。
大梁前后两任丞相,这般和睦融洽,也让众臣大开眼界。
王瑾看在眼里,不由得暗暗好笑。
女帝陛下确实手段高超,打一棒子就给一甜枣,将王丞相拿捏得稳稳的。当然了,自家老父亲也是心甘情愿地钻进来。
能让女帝陛下用尽手段拿捏的臣子,放眼看去,也就寥寥几个罢了。这也是一份殊荣。
一直低调的长宁伯,今日依然低调,在这样盛大的场合,长宁伯根本没往女帝身下旁边凑合。倒是和文臣们坐在一处。
礼部董尚书,主动举杯向长宁伯敬酒:“论起这一战来,真正立下大功的人是长宁伯。这几年来,长宁伯培育出的新粮推广至大梁各地,百姓们丰衣足食,都是长宁伯之功。二十万大军的军粮,也都因此而来。”
“本尚书敬长宁伯。”
崔渡酒量不大,性情却豪爽,笑着一饮而尽。
结果,众人一个个来敬酒。崔渡很快就被灌醉了,俊脸红通通的,目光有些涣散迷离。目光不时盯着龙椅上的女帝陛下。
众臣看在眼里,暗暗好笑之余,又情难自禁地生出羡慕。
女帝陛下满心都是国朝大事,对男色显然没太大兴致。登基六年了,宝儿公主已经五岁了。女帝陛下既没有再怀孕生子,也没有选美少年进宫的意思。长宁伯依然独宠后宫。
赘婿素来为人诟病,被人讥笑是吃软饭的。长宁伯打破了众人对赘婿的鄙薄。撇开皇夫的身份不论,只说长宁伯本人,也是有正经本事能耐的。
董尚书借着几分酒意起身,举杯向女帝陛下庆贺国战之胜,并进言:“皇上,长宁伯培育新粮和高产粮种,居功至伟。臣请皇上,为长宁伯加官进爵,以示嘉奖。”
这个董尚书,就是个马屁精。
众臣心里纷纷开骂,以前拍女帝陛下的马屁,现在连皇夫的马屁也拍上了。
不过,这提议实在合情合理。众臣心里骂了一轮之后,也纷纷张口附和赞成。
姜韶华微微一笑,当着众臣的面和长宁伯脉脉对视片刻:“董尚书言之有理,长宁伯立下大功,确实当赏。”
“大梁有宁国公,有威远公,从今日起,再多一位长宁侯。”
崔渡还年轻,才二十余岁。这样的年纪,就封了侯爵之位,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第824章 番外之庸才
朝廷大军大胜归来,人人喜悦振奋。
唯有宋将军,心中有些郁郁不乐。他派出去的精兵,折损了约有两成。偏偏军功是最少的。
还不能怪左大将军。左大将军安排任务的时候,并未漏下神武营。是神武营的运道太差,埋伏了几天也没遇到柔然蛮子的逃兵。后来徐将军主动请缨,随左大将军去抓人。
结果,活捉了柔然可汗的泼天军功,落在了亲卫营的射箭手小田身上。这个小田,连升数级不说,还得了天子亲口赐婚,即将迎娶荼白姑娘进门。这等双喜临门的好事,人人称道。他也不敢扫皇上的兴致,乐呵呵地一并跟着道贺。
庆功宴散了之后,众臣纷纷离宫而去。
宋渊代天子送左大将军出宫。
宋将军窥准时机,有意在宫门处等着。待宋渊送完左大将军回转之际,“凑巧”就遇上了。
“宋统领,借一步说话。”宋将军满脸带笑,分外客气。
宋渊抬了抬眼皮,目光一扫,寻了个还算僻静的地方,和宋将军一并过去说话。
想想十年前,宋渊不过是个郡主亲卫统领。在他面前毕恭毕敬,好话说尽,他也是瞎了眼蒙了心,将送上门来的示好推了出去。
转眼间十年过去,眼前的宋渊已是天子亲卫统领,是女帝陛下最信任的心腹。而他,在一众武将中毫不起眼。对着宋渊得百般示好了。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宋将军心里唏嘘了一回,面上却一派亲热:“平日你忙着当差,等休沐空闲了,就多回宋家。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我们叔侄两个,可别生疏了。”
宋渊看着满脸陪笑的宋将军,淡淡道:“这一回神武营立得军功最少,分润的奖赏也最少。宋将军是不是心中不痛快?”
宋将军神情有些僵硬,想说些场面话,宋渊根本没耐心听这些废话,张口又道:“皇上并未苛待神武营,平日军费充足,一应待遇都和其余军队平齐。此次去边军打仗,左大将军行事也算公道。”
“神武营是运道不佳,没遇到大股潜逃溃散的柔然骑兵,所以杀的蛮子最少。不过,折损也是众军队里最少的。军功不是嘴上说说,都是靠着将士们以命相搏拼回来的。”
“如果我是宋将军,就将心思都放在军营里,用心练兵,练出真正的精兵,压过其余几支军队。皇上胸襟广阔,根本不会计较那些陈年旧事。真正有能耐有本事的人,皇上不但会用,还会重用。”
“就拿左大将军来说,左大将军原来是王丞相的人。皇上登基之后,左大将军依旧听王丞相的。皇上还不是照样重用!还封了左大将军威远公。远在边军的范大将军,拼死拖住了柔然蛮子,边军死伤超过一半。这样的功劳,皇上都记在心里,给范大将军封了侯爵之位。”
“事实都摆在眼前。宋将军有羡慕旁人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