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0




上次表彰大会的时候牛正并没有在,而是因为入秋换季感冒了,在家里养病。

阮星回不认识他也很正常。

阮星回虽然不认识他的脸,但是对于这个名字还是很熟悉的。

毕竟他们之间也算得上是竞争对手了。

在昨天之前,阮星回都以为自己如果和牛正碰面,大概会是一番宿敌见面的名场面。

直到她早上起来发现几乎所有的市一中老师都报名了交流会。

现在看来……这位牛校长的作风应该还挺阳光的。

毕竟他刚才看资料的眼神,就跟阮父看阮母一样,那叫一个深情款款含情脉脉。

有这样的一个竞争对手,还挺让人心情愉快的……

吧?

第79章 祝骏

师友逸毕竟是市局的局长,而且临近期末考试,他手头的工作也不少。

这次能够匆忙之中挤出一天的时间来星空中学看一眼热乎的资料,已经是他推迟了好几场会议后才拼凑出来的空闲,自然是没有多少的时间等待的。

几个人吃完饭后又直扑会议室,直接把阮星回原本说的带他们逛逛学校这件事给抛在了脑后。

下午三点多,师友逸就带着牛正他们离开了。

离开的时候,他还带走了那本简陋的资料初稿。

离开星空中学的时候,牛正也十分不舍。

因为那一份资料已经被师友逸带走了,他就只能空手而回。

上车之后还频频开窗,叮嘱阮星回,等到正式刊印出来的时候,一定要首先给他寄一本。

牛正的年纪也不小了,和阮父算是同龄人。

他这么可怜巴巴地求书,阮星回除了哭笑不得以外就只能连声应好。

反正书籍已经通过了初步的审查,只需要等待批发刊号的部门发放许可就可以上市了,有师友逸在,也就几天的问题而已。

因为这一件事,阮星回还把原本暂时被排除计划的新打印机给排上了日程。

这些资料总是要发放的,但如果想要尽量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是有一个比较靠谱的出版机构才行。

但是阮星回手头没人,就只能暂时先应付应付。

一台专业的印刷机器怎么也要好几十万,虽然学校一天的积分也足够兑换出这么多的现金,但是非必要时候阮星回是不打算这么早就添置的。

只不过现在事赶事,阮星回还想着在放寒假之前把书发下去呢,这时候还是自己添一台比较安稳保险。

毕竟这不是一锤子买卖,每次一千二百人,如果按照师友逸说的那样,全市来一遍的话,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了。

更别说后续还有更多的资料会逐渐放出,即便是不考虑盈利问题,只薄利多销,这其中的利润也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了。

所以,师友逸他们前脚刚走,阮星回后脚就在网上下单了打印机。

商用打印机体型大,订货的人自然也少,尤其阮星回下单的还是最大的顶配型号。

阮星回找的还是全国都著名的厂家。

不过好在对方就在隔壁省,怎么说单看金额这也是个大单子了,所以阮星回这边刚下单,没过五分钟,厂家就打来了售货服务电话。

又是问是否急用,又是问需不需要额外添置什么配件,他们一起带过来。

可以说是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考虑到了。

电话沟通完毕,人家还重新确认了一遍订单信息,最后保证在第二天中午左右赶到星空中学,希望学校这里能够提前准备好安装机器的地方。

毕竟是个巨型机器,占地面积不容小觑,而且安装以后不适合频繁挪动,不利于机器寿命。

阮星回把注意事项记了下来,就带着暂时没课的殷倩直奔新校区。

新校区里的各种建筑设施都是阮星回仔细衡量过的,除了预留一部分的教室和宿舍以外,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空间。

小型商用机器就已经够吵的了,更别说是这种巨型的。

不管是放在教学楼还是宿舍楼,都不合适。

光是配件的尺寸,连门都进不去。

阮星回就只能想着,趁着这会儿施工,到处乱糟糟的,趁乱多变个安置机器的地方出来。

只是这个地方要好好选了才行。

毕竟之前都不存在的建筑,一夜之间突然冒头,阮星回不敢赌会不会有人去查卫星记录。

这样一来,就要选一些比较隐蔽的角落,比如上方有树木之类遮挡的地方。

阮星回拉着殷倩一起在新校区里转悠,实地考察了半天才终于选好了一个大小位置都比较合适的角度。

安装师傅明天就会到,阮星回干脆就这会儿直接把新房子盖了出来。

因为选好了地方,这回阮星回连遮掩都不用,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房子平地而起,转眼间就化为了实体。

安装师傅们到的比阮星回预计的时间还要早上一些,上午十一点不到,就已经到了星空中学的大门口。

整个安装队足足有五个人,外带各种工具。

一行人忙忙碌碌折腾了三个小时,才总算是结束了安装和调试的全过程。

安装完之后,又趁着时间还早,飞速坐车撤离。

他们这批人是阮星回昨天下单后被留厂的,连夜把东西都装车之后就开上了高速。

倒是没有通宵,十二点多的时候就在高速上的一个服务区停车凑合着睡了一晚,一大早又继续出发。

算上回去的时间,他们到家又要天黑了。

正好吃点东西倒头就睡,总比在路上磨叽舒服。

阮星回也没有拦着,中午管了他们一顿饭,走的时候又给他们带了点路上顶饿的零食,就把人给送走了。

印刷机器还开着,学习操作的几个职工正满脸稀奇地看着流水线上下来的书籍。

安装工人是教会了他们才走的,阮星回也挺放心。

因为赶时间,所以这会儿已经开工了,一张张雪白的纸从激光口进入,然后带着墨香出来。

速度很是可观。

三天后,第一批教材打印装订结束,阮星回拨通了师友逸的电话。

这速度够快,师友逸乐得嘴都要合不拢了。

他带回来的那份资料还没来得及多看几眼呢,就被审核人员给“征用”走了,这会儿还没回来。

他还能不知道那群人的德行?

八成是要不回来了。

不过有新书也不错啊,总是比那些散落的纸张看起来更方便一点。

当然

如果它的厚度能再少一点的话,那就更好了……

师友逸收到消息后立刻就远程指挥着山溪镇这边派人把书都给他运市里去,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发到每个交流学员的手上。

作为第一批的“实验”学员,这批教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