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6


冷了,阮星回才想起了别的事情。

省联考的成绩已经下发,那么或许过不了多久,上面就要有动静了。

当然,也有可能他们还想要再观望一段时间。

不管是哪一种,阮星回都该开始做准备了。

除了这件事因为会影响到学校未来的发展以外,剩下的事情就都和学校的现状息息相关。

今天进行校庆节目的审核完全是因为距离校庆日也就只有一周的时间了,节目还需要改进,时间上已经略显紧促。

刚才在礼堂里一闪而过的那个念头,阮星回觉得,如果只是按照一开始的想法那样,搞艺术类的课外活动,好像也不够合适。

毕竟人类存在多样性,有的学生就是天生的不喜欢艺术类的活动,这种可能不是没有。

就像高考招生,有走文化课路线的,也有走特长路线的。

特长又分化成了各种艺术、体育等门类。

既然想要在学生们的课程表上加这种课程,那么考虑全面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不过这样一来,就和原本课程表上的兴趣课有些冲突了,在范围上有了重叠的情况。

到时候这件事具体要怎么搞,阮星回还需要仔细斟酌衡量一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给学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定下规划。

其实阮星回之前是已经确定了大方向的。

明年星空中学将会再次扩展,建起星空高中。

现在交流区更上方的山坡上正在施工的,就是属于未来高中部的区域。

只是这两年学校的扩张速度有些出乎阮星回的意料——特指交流会的出现。

交流会的出现无疑大大增加了阮星回的积分收入,让阮星回在开销规划上面不再像是以前那样小心谨慎。

但同时,交流会的规模,在各方推动之下,已经远远超过了学校本身的规模,对于星空中学来说,已经显得有些喧宾夺主。

固然,交流会作为一个增收项目,给了阮星回和系统很多的帮助。

但是将交流会和学生们混在一起的做法明显不够合理。

大人们和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而且交流会那边每过一周就会有一次人员波动,而学生们的学习周期是两周一个循环。

这样一来,交流会这边的情况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学生们。

阮星回就想着,回头如果有需要的话,就把留给交流会的区域换到与学校有点距离的地方。

只不过暂时学校还没有新的建设计划,而以后交流会的规模,还要等上面给出的反应。

如果阮星回这边现在已经定下了交流学习区的位置,到时候又和上面的建议相悖了,扯皮总是一件麻烦事。

想到这里,阮星回就希望他们的工作效率能够快一点,不要再拖下去了。

虽然碍于系统的合约限制,阮星回这边必须要独立发展,但个人企业的发展是无法与社会和当地制度分割开的。

阮星回自然是更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扶持,这样才有利于学校的快速发展。

只不过,想要扶持,就需要有相对对等的条件。

本质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交易。

想要获得一方势力的青睐,那就需要拿出足够被青睐的实力。

这也是阮星回最近积分宽裕之后,也没有像以往那样全部投入到学校建设中去的理由。

她需要给自己足够的筹码。

而这份筹码,只是一份教学资料,还是不太够的。

教学资料完全发挥作用之后,对于整个国家的帮助确实是巨大的。

但资料的推广需要时间,发挥作用也需要。

而阮星回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人生一共也就那么几十年。

有了系统的帮助,就算乐观点,阮星回觉得自己也就只能剩下一百年的样子。

而阮父阮母呢?

他们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

即便是阮星回通过系统固化了阮母的病程,但是已有的病痛却不会停止折磨她。

阮星回想要从系统中获取渐冻症治疗技术的动机一直都是迫切的,更何况她还需要预留出学习技术的时间。

所以,任何可以增加学校发展速度的方法,阮星回都乐意去考虑。

即便是暴露自己的时候,机遇与风险并存。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校庆日,悄无声息地到来了。

校庆日的前一天开始,整个学校都变得格外热闹了起来。

学生们停了半天的课,用来装扮学校。

阮星回从校园中走过的时候,经常能看到高年级的孩子,四五人一组,在学校的道路两边,踩在梯子上往树枝上挂装饰。

这些装饰都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做的。

也是在之前的提议流程中,被采纳的方案之一。

在这两个月的准备时间里,全校的每个学生都为校庆日画了一幅画。

这幅画的主题有很多种,但都与学校相关。

有的人画的是自己和学校的合影,有的人画的是自己在学校里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还有的人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未来的星空中学……

阮星回一边走,一边看。

这些画作,除了主题与星空中学或者小学相关以外,只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尺寸。

同样的纸面大小,被一个个地放进了采购好的相框里,在校庆日的时候,摆放在学校里的各个角落。

等到校庆日结束,这七百多幅画就会作为珍藏,收到学校的仓库里。

阮星回一边走一边看,突然就在一棵树下停下。

她一眼就认出了这幅画是出自谁手。

这幅画的颜色很是丰富,赤橙黄绿青蓝紫,跟一团被揉的乱七八糟的彩虹一样。

红色水煮鱼,橙色的糖醋里脊,黄色的小酥肉,绿色的凉拌海带……

可真是……

阮星回站在路边,嘴角疯狂上扬。

卢奇奇这个小子,什么时候能不提吃这件事,那就不是他了。

自从卢奇奇获得了第一笔的奖学金以后,就开始了他在食堂里的点餐路。

平时还好,差不多也就是每五天点一次菜的频率。

阮星回估计这小子心里也有数,他那点子奖金,如果不省着点花,那可撑不到下一次发奖学金。

但是一到了放假前一天,卢奇奇就会跑到食堂里开始“挥霍”,每次都是点上四五个菜以后,留下个大饭盒,才带着期待离开。

后来因为他这个操作,学生们中间也有人跟他学,放假当天的学校食堂总是会变得跟个外卖生意火爆的店铺一样,摆了好长一排的饭盒。

但这是学生们自己凭本事获得的奖励,阮星回也就笑笑,没有制止。

现在距离卢奇奇获得第一笔奖学金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