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


得无影无踪。

他们拦住了逃出林子的羽林卫,骑兵在蒙毅带领下发动猛攻,顷刻间就将对方冲散,夺走旗帜。

“殿下,得罪了。”蒙毅轻描淡写地道歉,一把抢过扶苏手里的军旗,在左右的掩护下冲向李世民所在的高处。

羽林卫紧追不舍,但被中尉军一次又一次阻截打散。

双方逐渐拼出了火气,心浮气躁起来。

“差不多了。”李世民看向孙黑和许负,“打旗语,点火。”

这才是王旗升起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撺掇蒙毅认真一点,更是为了在双方打得火热的时候,出其不意搞出点大新闻。

貌似在维持秩序、不动如山的宫尉,悄咪咪地点燃了一串又一串填满火药的竹筒,到处乱扔,重点是中尉军和羽林卫交战的附近。

双方都没有防备宫尉——谁家比赛防备裁判和保安啊?

只听轰然一声暴响,一大块石头炸得四分五裂,崩向天空,震耳欲聋。紧接着是刺痛耳膜的剧烈炸音,马匹受惊的嘶鸣、马蹄乱踏的哒哒、骑兵惊慌失措的勒马声、竹筒爆裂的噼啪、乱七八糟的人声鼎沸、各种嘈杂惊叫……

尘土飞扬,青烟弥漫,碎石炸裂,地面和耳朵似乎都在震荡,所有人脑子里被炸得一片空白,浑浑噩噩,魂飞魄散。

什么也听不清,什么也看不清,五感短暂消失了似的,本能地觉得恐惧。

别说中尉军和羽林卫乱成什么鬼样子,人仰马翻,惨不忍睹,点燃引信的宫尉都捂着耳朵吓得六神无主,久久没有反应过来。

李世民心如擂鼓,屏住呼吸去注视那混乱不堪的战场,捂着耳朵的手不自觉地蜷缩了一下,陡然之间,仿佛能听到红色的血液在加速奔腾的声音。

一、二、三、四……他兴奋又冷静地数着数,足足数到了八十,那爆竹才炸完,又过了十几秒,被抽光了空气似的交锋处,才传来蒙毅和韩信仓促间整军的声音。

蒙毅选择全军撤出战场,集结到安全的地方。鉴于旗帜在他手里,这个选择很明智。

韩信的队伍比较驳杂,经验不足,呈现出凌乱崩溃的态势了,他在最后面压阵,让最乱的部分往后退,退到水边,临水列阵。

【背水一战?】

【那次是假溃,这次是真溃了。】

【这样一比,还是中尉军更稳重,整军的速度更快。】

【但是羽林卫才训练一个月啊!没有吓得往湖里跳已经不错了。】

【那是因为有韩信压住了最后一道防线,拦了一下,做了个缓冲。】

面对未知的、令人惊恐、令群马受惊失措的“怪物”,再一流的将军也只能先撤退,避其锋芒,整顿溃军,思考对策。

谁都不会、也不能冒冒然让骑兵去送死,更不会让他们傻乎乎干站着发生坠马踩踏、彼此攻击等内部崩溃的事件。

这还只是在白天,还只是演习里的几串爆竹而已。如果是晚上,如果是更多更强更猛烈的火力……

那么……

李世民猛然兴奋起来。

他突然发现他犯了一个非常、非常低级的错误,他打过太多的仗,自以为自己对战争的了解已经非常多了。他以为大秦在大唐之前八百年,战争的模式无非是差不多的,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来说,在这个时代打仗完全驾轻就熟。

可他完全忽略了自己只打过冷兵器的战争,也完全忽略了,即便是在大秦也是可以造热兵器的!

他从来没有在战场上见过火药,便以为火药在这时代是不能用在战场上的。

其实不是!完全不是!

投石机投的未必是石头,也可以是燃烧的火药!

在周围所有人都在关注韩信和蒙毅谁输谁赢的时候,李世民敏锐地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谬误,并且立刻就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把许负叫过来,急切地问:“你这个火药目前手里有多少?”

“上次岁首讨论过之后,我得到了陛下的许可,就让人加紧制作,目前送了十车到咸阳。像这样的爆竹有五车,适合用在投石机上的火药球有两车,还有可以拿在手里的……”

“孙黑!”李世民立刻叫来自己的中郎将,“带许负过去,把她手里所有库存的火药都运过来。顺便将三公九卿剩下的人全部叫过来,一个都不要少。传我的诏令,如果今天不来的,以后就再也不要来了。”

他要抓住这个机会,以许负的功劳为标杆,将所有亟待解决的事情一次性全部解决。

许负小声地问:“陛下,那和亲还和吗?”

“和什么亲?”李世民忍不住微笑,“草原自古以来就是大秦的领土,游牧民族不服王化,就该受到火药的制裁。”

【翻译翻译,什么tmd叫和亲?】

【和亲?都有火药了还和个屁亲!老子要让匈奴单于亲自到我面前来跳舞!】

【许负就应该早点让二凤见识一下火药,就没有那么多破事了,浪费那么多口水。】

【冷兵器时代的惯性思维害死人。】

【没关系,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阴嫚公主胡语不会白学的!】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不服是吧?老子打到你服!】

【草草草憋屈到现在我终于爽了!不枉我等到今天!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能等到!】

李世民最大的优点,大概就是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及时改正,及时止损。

就像他曾经想分封王族功臣为刺史,出发点固然是希望统治更稳固,但在所有人强烈反对下,又被李丽质说服了,就放弃了这个计划。

他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不会为了所谓帝王的脸面死活不认错不低头。

他认过的错那太多了!

没有人会因为他认错而轻视他,反而会更愿意给他进谏,给他查漏补缺,帮他弥补他的错误,以免下次犯重复的错误。

当他意识到他看轻了许负发明的火药的威力时,几乎是在立刻,李世民就开始思考这火药要怎么用在草原。

马镫、铁器、火药,再加上熟知历史提前布局用间的优势,如果不能把战损控制在十比一,乃至二十比一,他这么多年的仗就白打了!

他按捺住血脉贲张的躁动和兴奋,努力克制自己喜不自胜的心情,袖子里的手攥得很紧,不由自主地想象火药的各种用法。

“陛下!”蒙毅面色凝重,不见什么喜色,微微低首献上军旗。

“蒙卿老成持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真乃大将之风。”李世民夸赞道。

“方才那是……”蒙毅很疑惑。

“许负发明的火药。”李世民骄傲地炫耀道,“是不是很吓人?”

“从未见过,猝不及防,着实让人心慌。”蒙毅如实回答,“人尚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