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


且惊魂未定,马匹更是难以掌控,有好几个兵卒失控落马,险些被踩踏。”

“没事吧?”李世民忙问。

“所幸铠甲在身,只是点轻擦伤。”

“叫他们去旁边休息,传方技诊治一下。这倒是我的不是,突然来这么一出,害他们受伤了。”李世民歉意道。

“是他们自己学艺不精,若是真的战场,控不住自己受惊的马,轻易摔落,焉有命在?”蒙毅严肃道。

【演习受伤很正常啦,我们军训还晕倒骨折几个呢。】

【别说古代,我现在过年的时候冷不丁听到鞭炮声都吓一哆嗦。上回有个熊孩子扔炮仗在我脚边,不夸张地说,我魂都吓飞了。】

【这波属于热武器的降维打击了,这要是用在战场上……啧啧啧,给匈奴点个蜡。】

“韩信,你那边怎么样?”李世民关切道。

韩信带着队伍姗姗来迟,显然花费了些时间整顿兵卒,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这支队伍的士气却并不很差,没有那种新兵大败的颓丧感。

李世民觉得有点奇怪,他想了想,展开了蒙毅交给他的军旗,仔细端详。

【咋了?军旗有问题?】

【不晓得,等我截图比对一下。】

【好像是不太一样,这面旗帜是不是更新一点点?没有使用痕迹?】

【偷梁换柱?】

“这军旗你们在树林里换过了?”李世民问韩信,故意板着脸道,“谁的主意?”

嬴阴嫚抢答道:“回陛下,是臣的主意。”

“你怎么知道今天要用这制式的军旗?”李世民好奇,“你哪来的消息?”

“臣前两日见陛下在观察宫尉的旗帜,看了很久,很不寻常。臣就问陛下在看什么,陛下说这个颜色在秋天的山上应该挺显眼吧?臣说是。”嬴阴嫚解释道,“臣想来想去,觉得兴许和今日大阅有关系,就提前做了准备。”

“用间用到我头上了?”李世民似笑非笑,“谁教你的?韩信,张良,还是陈平?”

嬴阴嫚唯唯诺诺,不愿意暴露她的老师们,只是道:“是臣自己的主意。”

李世民漫声道:“伪造军旗,可是重罪。这样投机取巧的法子,你们觉得我应该算你们胜吗?”

蒙毅沉稳拱手道:“兵者,诡道也。臣夺的旗帜确实是假的,臣愿意认输。”

【蒙将军果断递了台阶。】

【其实我觉得没毛病,赢了不就行了?】

韩信刚要开口,扶苏出列交出了插在南山上的那面旗帜,道:“这军旗也不是伪造的,所以韩将军不用承担罪责。”

“哦?”李世民笑眯眯。

“这是我从宫尉那里拿的,陛下知道的,太子有这个权力。”扶苏淡定道。

“你俩依仗身份取巧,说实话有点胜之不武。”李世民道,“不过确实机敏,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韩信干得不错,仅仅一个月时间,就能把队伍带成这样,几乎溃散的时候还能整合,很了不得了。”

“多谢陛下夸奖。”韩信矜持地隐着喜色。

“把受伤的清点一下带到一边去,方技已经来了,接下来休息几天,公子和公主们就回宫去吧,你还有你的任务。”李世民嘱咐道。

“唯。”韩信应声。

“陛下!臣有话要说。”羽林卫里响起一个声音。

“嗯?”李世民疑惑地看过去,“出列吧。”

身着铠甲的少女不慌不忙地走出来,行礼道:“臣请求留在羽林卫,不知可否?”

她话音刚落,就有两三道声音也跟着响起:“臣也请求留在羽林卫。”

李世民诧异道:“你们,好好的咸阳宫不呆,要跟着韩信去长途跋涉、冒险吃苦?”

“陛下说过,羽林卫是国之羽林,当为天子插旗。陛下剑锋所指,就是羽林卫冲锋的方向。臣,愿做国之鹰隼,传天子诏令,扬大秦国威。”另一个铠甲下的公子大声道。

他言语流畅,仿佛已经打了很多次腹稿,才有机会说出口,越说越快,语调越发激昂慷慨。

“公子将闾?”李世民注视着他。

“臣在!”

“倘若你牺牲在战场上呢?”他问。

“如果我的尸首能送回来,请将我葬在骊山之麓。”将闾认真回答,“如果运不回来,那青山绿水,处处都是大秦国土,皆可做我葬身之地。”

【听起来居然还有点浪漫。】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若是你们日后后悔呢?”李世民又问。

“一言既出,无怨无悔。”少女振声道。

嬴阴嫚和扶苏颇有些羡慕地看着他们,但他们各自肩负着责任,不能开这个口。

“那就随你们吧。执意想去的就跟韩信去,其他人回宫。”李世民微叹,没有强硬阻止他们。

少年人的一腔热血,总是这样不听劝的。

他自己十八九岁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

中尉军和羽林卫各自散到一边,一个时辰后,孙黑带着许负火急火燎地赶了回来。

李世民先跟李斯说好:“北阙门那天,朕和丞相说的话,丞相还记得吗?”

李斯心里直发怵,连忙谨慎道:“臣永世不敢忘。”

“那好,丞相请务必记得,你永远是站在我这边的,无论我的决策是什么,都请不要反对。”李世民低声。

“是,臣明白。”李斯深吸一口气。

【三公九卿,没有太尉,但有两个丞相,目前有三票是稳的了。】

【四票,还有常何。】

【章邯,冯去疾,冯劫,子婴,还有谁?】

【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仆(管马政的),奉常(管宗庙礼仪的),郎中令(之前是赵高,现在是谁?),卫尉(常何),廷尉(魏征),典客(鸿胪寺卿),宗正(子婴),治粟内史(房玄龄),少府(章邯),这么随便算算,七成都是陛下的人。】

【郎中令我知道,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人选,陛下让李信老将军暂代的,还在骑驴找马。】

【李信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居然没有蒙毅吗?】

【瞧你这话说的,还没有蒙恬呢。】

【常何居然也是九卿之一吗?我以为他就一看门的。】

【咸阳宫的门跟其他的门那能一样吗?】

【常何不在,这个时候闯进咸阳宫会不会比较容易?】

【笑死,蒙毅也不在,可以闯中尉军试试。】

李世民向贞观老朋友们笑笑,暗示道:“你们肯定会支持我的,对不对?”

魏征用一言难尽的表情看着他,欲骂又止。

房玄龄最贴心,不管一肚子多少意见,硬是不去想,只点了点头。

至于常何,他认的字大约是在场最少的,茫然地挠挠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