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千万别让我那样倒霉呀!”
却说贾珠那里,王夫人和李纨衣不解带地照顾了几天后,贾珠才终于苏醒过来。
王夫人见儿子苏醒,拉着他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心疼地问他道:“珠哥儿,你感觉怎么样?”
贾珠边咳边问:“母亲,您怎么……咳咳咳,您怎么在这儿?”
他这两日在昏迷中一直在咳嗽,现在有了知觉,只觉得嗓子痛得要命。
“珠儿病了,母亲过来照顾你。”
王夫人勉强撑着笑意,听他嗓子哑了,便端起一旁的小吊梨汤要喂他喝。
贾珠不好意思被母亲喂,便侧过头去躲开王夫人递过来的勺子。
可是一侧过头,便见到李纨她脸色苍白地跪在地上。
“母亲,宫裁她怎么跪在这里?”
王夫人脸色一滞,缓了缓心神后才漫不经心地道:“你媳妇看你迟迟不醒,便要为你跪经。我拦也拦了,可她偏不愿意听我的。珠儿,现下你可醒了,还不快点儿让你媳妇起来?”
贾珠听了,心里既感动,又可怜李纨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连忙哑着嗓子让李纨快点起来,又让嬷嬷去扶李纨。
王夫人听着儿子越说话声音越哑,愈发痛恨李纨勾着儿子多说话。
面上却只得忍了。
她在贾珠面前,素来都是一个慈母,一个和善的好婆婆。
李纨也不敢揭穿王夫人的谎言。
这屋子里的丫鬟婆子全是王夫人的心腹,她的大丫鬟又被王夫人指使出去熬药不在这里……
只要她反驳王夫人,屋内的人就全都会指认她忤逆婆母、谎话连篇。
她只得忍下这份苦楚,而且贾珠的苏醒令她满心欣喜,她已经顾不得和婆婆怄气了。
她拖着发麻的腿站起来,握住贾珠的手:“大爷你醒了,这可真是老天保佑……”
贾珠想说两句话安慰李纨,就听王夫人道:“珠哥儿,你嗓子都是哑的,哪里说得了话?”
“珠儿媳妇,你也体谅一下珠儿,有什么话以后不能再说呢?”
母亲都这么说了,贾珠哪里会不听呢?
李纨又哪里敢继续跟贾珠说话?
当然,无论这对婆媳怎么不和,她们都默契地把贾珠再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的事情死死地埋在心里。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万事皆休。
这样的噩耗,便是正常人都受不住,更别说贾珠这个病人了。
第27章 府试制义春闱放榜,心怀死志严父刺心
玉皇大老爷还是很保佑贾璋的, 今年的府试被定在了四月初五。
今年的会试是在三月初九那天开考的,三月十八日结束。
而每年判卷子最少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 贾璋考完府试后,春闱的杏榜都还不一定能够被张贴出来呢。
贾璋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总算是不用担心贾珠在他考试的时候驾鹤西游, 以至于让他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了。
四月份考试是最舒服的, 天气不冷也不热,贾璋在考试当天穿了两件柔软的单层春衫,外面披了一件单层的石青色斗篷, 也就尽够了。
这件斗篷不但能在早晚天气冷的时候穿, 晚上还能当铺盖, 一衣两用,确实是用处多多。
因为贾珠病重的缘故, 四月初五这一天, 贾璋早早地带人前往贡院去了, 离开得十分低调。
在京城,除了县试被安排在大兴、宛平两县的考棚里,其他各级科举考试都被安排在贡院里头。
卯时一刻,贡院开门,乌泱泱的考生们依次上前接受衙役的审查。
在被翻检了考篮, 检查了衣服鞋子头发里有无夹带后,贾璋顺利地进入考场, 按照考引找到了自己的位子。
这次考试所在的号舍就没有参加县试时的考棚宽敞了,贾璋拿起抹布, 蘸了清水,细细地擦掉了号舍里的灰尘后才安心坐下来闭目养神。
接下来仍旧是老一套, 叩拜圣上,祭祀孔子,然后拜见顺天府尹和学政大人,在这之后,墨卷才被巡逻的兵卒们分发下来。
府试共考三场,第一场考帖经墨义,只考一天;第二天考刑律和算学,也考一天;第三场考策论,连考两天——第一场和第三场占据的比重较大,必须精心答题才能通过考试。
到了府试,考试内容就不像县试一样,只要通读四书即可。
在府试的时候,必须通三经以上才有报考资格(这里指的是十三经,并非五经,四书中《论语》和《孟子》也在十三经之列),通五经(十三经里选其五)者才可以被选为甲等(前十名)。
在帖经墨义这个考试项目里,考官在出题时会把十三本经书的题目都编纂出来,然后按照考生报上去的经书来分发试卷。
贾璋在报名时就在自己的文书里填写了《孝经》、《论语》、《孟子》、《诗经》和《春秋》。
这几部经书都是蒋凤举给他讲完了的内容。
他既然已经学会了,而且经常记诵,对这几部书都记忆犹新,就没有只报三部经书的必要,哪怕是为了稳妥。
毕竟,在考官对两个考生谁前谁后、谁中谁黜犹豫不决时,该考生是通三经的还是通五经的就会变成一项重要的裁决标准。
第一场和第二场的内容都不算太难,贾璋顺利地考完了。
到了第三场的时候,策论的题目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贾璋只细细写了一篇时文,观点也并不十分新颖锋锐,只在制义格式上模仿了顺天府尹朱城的时文。
“三代圣君之治,自节用而爱民!噫嘻,夫古圣贤之治,今人亦可复焉!”
费尽心血后,贾璋终于写完了最后一句——因为最后一场要考两天,贾璋没法子回家,只能在贡院里头住,却是吃了不少苦头。
所幸现在是四月,晚上把斗篷罩在顺天府发的被子上面,倒也不是很冷。
他松了一口气,离开了考场,一上车就是呼呼大睡,倒是把贾琏吓得够呛。
反倒是高彬和王善保年纪大,不会像贾琏一样草木皆兵,这两人摸了摸贾璋温热的手,小声安慰贾琏道:“二爷不必太过担心,三爷这不过是累狠了,睡一觉就好了。”
贾琏听了,点了点头,也不再说话,生怕吵到贾璋睡觉休息。
回家后,贾璋半梦半醒间能感受到有人在给自己擦洗身体,有人在给自己把脉,不过他实在是太累了,便也没睁眼,只是径自沉入黑甜之乡。
第二天醒来,大丫鬟红杏给他端了温水来喝,贾璋慢悠悠喝了,用了早膳,才去后街蒋家找西席先生蒋凤举品评他的府试文章。
贾璋这边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府里上上下下也绝口不提会试之事。
贾母为了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