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2


他们几个被人家灌了两口酒,就忘了自己姓什么,说错了话,给咱们家惹出麻烦来。”

贾璋连忙应下了此事,贾母却道:“这事情不用你去,祖母去跟他们说,你只管当好你的差事就是了。”

贾璋笑道:“多谢祖母关怀。”

当天晚上,贾璋陪贾母吃完饭后,就回鹤鸣苑整理他抄家所得的那一箱孤本去了。

这些东西可都得细细保存起来,比起黄金万两,这些书籍才是真正的传家之宝、稀世之珍。

而贾赦、贾政、贾琏等人也被叫到了荣庆堂,贾母细细嘱咐了他们好些话。

主要内容就是要求他们几个说话做事时一定要记得谨慎,切记明哲保身四字,不要沾惹到盐税案的事情上云云。

贾赦等人听了都连声应是。

尤其是贾赦,贾璋去东大院给贾赦、邢夫人夫妇请安时,已经叙述了盐税案的凶险。

贾赦当然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忠顺亲王在进宫面圣时,果然告了甄家一状。绍治帝听了,直接下旨,命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三堂会审,立即审讯犯人。

经过将近一旬的审讯,自“预提盐引”政策出现后的历任巡盐御史及盐官尽数被朝廷革职,并被判处抄没家产之刑罚。首恶尽数流放三千里,余下犯官按照赃款查究罪名。

还有那些被犯事盐官供出来的后台,也被贬官革职,流放抄家。

而在这场大洗牌里,最大的输家就是周党门人接连进狱,就连自己的阁员学生徐梦行都被迫致仕的周阁老。

所有人都把他视作盐税案的背后靠山,或是被附庸蒙蔽的老糊涂。

但周东野心里却松了口气,他这回被绍治帝打垮了。日后只需要占着首揆的位置等着退位让贤就好。

以后要替代他周东野做出头椽子的人,就要变成了李汲了。

他其实都有点羡慕徐梦行了,无官一身轻,以后徐梦行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贪官污吏们受到的罪责不是最重的,真正被处以极刑的,是那些参与到隐瞒盐矿规模的官员。

绍治帝亲自下旨判他们秋后处斩,当初向冯唐暗示自己是周阁老的亲戚,请冯唐放他一马的高富安就在被斩杀的官员之列。

除此之外,这些人的家人也被判处流放之刑。

绍治帝还特意补充了一点,隐瞒盐铁罪大恶极,因此这些人遇赦不赦。

在京城内部的腥风血雨渐渐停息后,绍治帝废除了“预提盐引”的盐税政策。

与太上皇当初设想的一样,即便他当初为了补亏空,也认同了这“预提盐引”的政策,但在爆雷的时候,皇帝依然还是好皇帝。

背锅的人,自然是像高富安这般贪婪的罪恶盐官!

虽然太上皇的嘴脸十分无耻,但是这些盐官也是真的贪婪。

就拿高富安来说,他家里的家产大约有几十万两白银,一应精粗物什皆镶金嵌玉,家里的日常费用也十分奢侈,甚至还做过用燕窝银耳汤漱口的荒唐事。

他们家要是像林如海一般,五代列侯世代单传,积攒下巨额财富也就罢了。

可问题是,在周东野和高富安之前,高家根本没有半个做到五品以上的亲戚……

还有前任两淮盐政陈恒安,令盐商预提盐引,每引缴银五两以备公用,上报朝廷的价格却是三两五分,进而从中渔利十七万四千余两白银。贪弊数额之大,简直令人发指。

至于盐官们借着各种名头浪费浮开、收受贿赂,盐商们为了讨好盐官结纳馈送、代购器物、提引邀宠等事,更是数不胜数,让人为之瞠目!

户部尚书赵树生心里倒是颇为欣喜,朝廷收缴了这么多的赃银,户部的银库里面又满了。

一千零三十六万五千七百八十九两六钱的赃款,赵树生就没见过国库里一次性进过这么多的钱!

若是今年夏天出现旱灾、洪灾等突发情况,他也不用为之发愁了。

不过最好的情况还是什么灾害都不发生,这样他这个户部尚书省心,百姓们也不用遭罪,这才是真正的两全其美呢!

甄四爷隐寄财产的事情也瞒不过手里掌握着东鸾卫的绍治帝,他心里的想法肯定是把甄四爷抓起来审问鞫讯。

但在甄老太太与甄贵太妃的恳求下,太上皇还是心软了。

还是那句话,当初太上皇南巡,甄家四次接驾,花了流水一般的银子。

后来甄家贪污,也是太上皇默许的。虽然他们家贪污后也没还国库欠银,但如今甄家业已家破人亡,这份惩罚已经足够了。

听到太上皇的感叹后,绍治帝也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地放过甄家一马。

但他心里愈发厌恶瑞王,若不是瑞王上蹿下跳,甄贵太妃怎么可能见到甄老太太,又怎么可能得知甄家罹难的消息?

凭甄四一个人的能力,可做不到这些事情。

若没有甄贵太妃与甄老太太的哭诉,太上皇也不会为甄家求情……

有瑞王作对照组,齐王在绍治帝心里的形象都拔高了不少。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齐王本就比瑞王聪明多了。

若非齐王贤王的名头惹了太上皇忌惮,母族赵家又擅长拖后腿,齐王与绍治帝到底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呢。

齐王用计毒辣,绍治帝擅长隐忍。

和他们比起来,瑞王简直就像是一张白纸。难怪绍治帝会愿意宠爱瑞王,皇帝这种生物总会喜欢心思单纯的傻儿子的。

在绍治帝登基后,齐王的禁足就被解开了。

太上皇也曾单独召见过齐王,但齐王从未没做过任何触及绍治帝底线的事。

齐王看得很清楚,太上皇在一步步地把他的权力让渡给新帝,绍治帝的皇位是很稳当的。

是啊,为了千古仁君、尧天舜地的美名,太上皇又怎会废帝呢?

即便太上皇抱怨新帝做得不好,齐王也不信太上皇的鬼话。

当初做皇子夺嫡时,听听父皇的鬼话打压兄弟也就罢了;如今作为宗亲,他可不能像瑞王一样强出头,得罪威权日盛的新帝。

齐王知道他们这位父皇有多无情,也能看出来太上皇这么做,不过是为了敲打新帝。

既如此,十二愿意做父皇的棋子就让他去做,他本人就不掺和这件事了。

也正是因为齐王的这份识趣儿,才让绍治帝放下憎恨,不再视齐王为仇雠,而是把齐王当做寻常兄弟对待。

相较于齐王的平安落地,瑞王的结局已经是注定的了。

在绍治帝的小账本上面,瑞王的名字上面早就被画上了一个大大叉。

待到太上皇百年之后,绍治帝必然不可能对瑞王手软。

而太上皇……

他宠爱瑞王,但他不爱重瑞王。

对于太上皇来说,只有义忠亲王是他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