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5


随即明太宗朱棣又列举了迁都北平的好处,越说越气。

于是他把建议迁都的大臣萧仪逮捕下狱,并处死。

这下谁也不敢再提迁都之事。】

朱高燧!!!

朱高煦!!

朱高炽无奈叹息……

朱瞻基看向他家皇爷爷,果真是他皇爷爷的作风。

【朱高煦】:那爹还问什么问,问了又不让别人说,别人说了还直接处死!

【朱高煦】:虚伪又霸道,啧啧啧。

【朱高煦】:嘿,大哥,造反哇,弟弟支持你!

朱高煦虽然在殿外站着,但一点不耽误他的心声出现的天幕上。

朱高炽……

“滚出宫。”朱棣大声呵道。

朱高煦立马跪下,“爹,我错了,真的错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看神迹,跪着也无所谓!

【咱们再来看看明仁宗朱高炽要迁都的心有多么坚决。

等着明太宗朱棣驾崩,明仁宗朱高炽登基,他立马就有迁都的打算。

且朱高炽迁都也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

但是迁都不是一句话就能迁的,像明太宗朱棣迁都也准备了小二十年。

南京虽为旧都,迁回去虽比迁都北京要简单,也是需要时间的。】

【明仁宗朱高炽下令修南京宫殿,毕竟那么多年没管,要迁回去总要收拾收拾。

随即明仁宗朱高炽又将北京六部的印信收回,在新的印信加印“行在”二字。

意思是把京都北平给改了名字,叫行在,这就等于宣告天下,废除了北平的京都之位。

但正在明仁宗朱高炽准备就绪之时,意外又发生了。】

朱高煦???

【朱高煦】:什么意外,南京的宫殿也天打雷劈,发生火灾了??

【朱高煦】:大明这是缺了啥德了!

“老三,你出去,捂住他的嘴。”朱棣下令。

朱高燧寻思他爹这是气糊涂了,捂住他二哥的嘴有啥用?他二哥又不是用嘴吐槽。

【这次不是雷电引起的火灾,而是地震。

虽然南京地震了,但是仍旧没阻挡朱高炽迁都回南京的决心。

于是他先派太子朱瞻基回南京主持大局,而朱高炽则准备来年开春去南京。

先让工匠修复宫殿。

但是万万没想到,天灾后又是人祸,明仁宗朱高炽忽然病重。

终究没迁都回南京。】

【虽然明仁宗朱高炽死了,但是在他死前的遗诰中再三叮嘱太子朱瞻基,一定要迁都回南京。】

天幕中出现卡通鬼魂朱棣和卡通鬼魂朱高炽,中间是卡通朱瞻基。

只见卡通鬼魂朱棣头上两个大字“北平”,卡通鬼魂朱高炽头上两个大字“南京”

听到此处,朱棣和朱高炽一同看向朱瞻基,压迫感袭来。

朱瞻基颇为无奈,不是得罪爹就是得罪爷爷。

这……

【朱高煦】:照我看北平和南京都不行,死磕这俩干嘛。

【朱高煦】:迁都我封地乐安不好么!风水宝地!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高燧:能捂住他哥的嘴,捂不住他哥的心……

第142章

“爹我错了……”朱高煦认错认的是相当干脆, 不带嘴硬的。

“哥,你看你的心声又飘在神迹上。”朱高燧指着大殿内的天幕。

【朱高煦】:完了,完了我爹得赶我走。

【朱高煦】:神迹呀!天赐我一个神吧!

朱高煦…

【汉王朱高煦进入直播间】

乐瑶的直播间忽然又加了一个人。

不过乐瑶没有在意,本来朱高煦就在一直发搞笑弹幕活跃直播间的气氛。

因为朱高煦进入了直播间, 他的面前忽然多出一个神迹!

“我有神迹啦!!哈哈哈哈!!”朱高煦激动的, 如此他就不用蹭他爹的神迹看了!

这下朱高煦可不怕朱棣赶他走了, 他可以蹦高走!

朱棣本想把朱高煦这碎嘴子踹出宫, 不想神迹一分为二。

“滚过来。”朱棣让朱高煦进殿。

朱高煦屁颠屁颠的滚进来了。

朱棣指着神迹,“听好了, 神迹出现一条你的心声,朕就罚你抄四书五经一遍。”

“爹…”朱高煦。

“两遍。”朱棣指着神迹的手指头变成两根。

“儿子定会管好自己的心,心无杂念,决对不打扰神迹。”朱高煦猛锤自己心口两拳,听着就疼。

让朱高煦这么一打岔, 气氛倒是缓和了不少, 朱瞻基松了一口气, 向朱高煦投去感谢的目光。

【朱瞻基既不想违背他爹的遗诰, 又不想辜负他家皇爷爷的心血。

正巧朱高炽驾崩,汉王朱高煦谋划造反, 把朝堂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

借着这个由头, 朱瞻基不提迁都之事, 于是被改了名字的都城北平还担任都城之责。

久而久之, 北平最终成为了大明都城。】

【朱高煦】:所以, 北平是因为我才成为了都城!爹是不是得谢谢我!

不知朱棣是不是会谢谢朱高煦,反正朱瞻基是好好谢谢他二叔。

“二哥, 两遍。”一旁的朱高燧小声道,作为朱高煦的好弟弟, 他得帮他哥记下罚写的数。

朱高煦……

只有他一个人受伤的世界达成……

【就着这个话题,咱们把明朝迁都这件事展开唠唠,先说说明太宗朱棣为何要迁都。

有人说明太宗朱棣迁都北平只为心安,毕竟他皇帝之位得的名不正言不顺。】

“也是,朱允炆那昏君活活烧死在宫中,不免化作厉鬼,换我也得迁都。”朱高煦忽然理解他爹为何迁都了!

朱高煦还煞有其事的点点头,一副他懂了真的懂了的模样。

“四遍。”朱棣道。

朱高煦!!!

“爹!天幕上可没出现儿子的心声呀!”朱高煦指着天幕,干干净净,没一条心声的天幕。

“说话也算。”朱棣道。

“您开始可没讲说话也算呀。”朱高煦急眼了。

“这大明,谁说了算?”朱棣问朱高煦。

“自然是爹您说了算。”朱高煦想都没想回道。

“六遍。”朱棣道。

朱高煦……

【若只因这个原因就迁都,未免太小看心有宏图大志的永乐大帝朱棣。

咱们一起分析分析靖难之役后明太宗朱棣面临得如何的困境,才让他如此执着的迁都。

宁愿遭受天谴,也要天子守国门。】

朱高炽见天幕上“天子守国门”这几个大字时,心底还是带着对他爹朱棣的崇拜。

【首先靖难之役后,打破了原本明太祖朱元璋对边境的布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