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
中午,宫宴在未央宫举行,三公九卿以及受宠一些勋贵大臣都在殿内,进不去殿内的,则是在走廊或者殿前空地上。
刘瑶、刘珏与卫子夫坐在皇太后右下手位置,接下来便是刘嫖、平阳长公主、南阳长公主他们,卫子夫算是此时大殿中唯一的后宫嫔妃。
而卫青与卫少儿则是坐一桌,东方朔与卫君孺的位置比较靠后,在大殿右侧第三排。
刘彻端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的朝贺。
此次献给刘彻的贺礼,若说最豪爽的则是刘嫖,她命人用金子打了一座皇宫,不过在长门宫的位置用了巧思,用宝石珍珠装点庭院,让人一眼就看到长门宫。
卫子夫则是送上她亲手缝制的衣服。
轮到刘瑶、刘珏两姐妹时,刘珏带着她亲手绘制的超长画轴出场了。
刘珏展开画轴,四名宫女帮她托着画轴。
须臾,三丈多长的画卷全部展现在刘彻面前,刘珏得意地介绍自己画的内容,“这是才生出来,皱巴巴的阿父,这是一岁的阿父,两岁的……三岁的……”
刘彻唇角笑容不断,宠溺地看着小家伙从这边跑到那边,一个个给他介绍。
虽然画技稚嫩,可是小家伙的心意就是瞎子都不能忽略,再说小家伙可是准备了半年之久。
等刘珏说完,刘彻愉快道:“朕喜欢阿珏的礼物,来人,赐诸邑公主千金。”
刘珏歪头,“千金?”
小家伙看了看刘瑶。
刘瑶冲她微微颔首,这就是她哄着妹妹给阿父准备生辰礼物的原因,哄好阿父,收益可不小,再不济也能刷刷好感,现在好感也有了,千金也有了。
刘珏当即欢喜拍手,“多谢阿父!阿父最好!”
等刘珏回到座位上,刘彻看向刘瑶,笑问道:“阿瑶,阿珏这般用心,你呢?若是比不上阿珏,朕可是会不高兴的。”
刘瑶闻言,掩面哀怨道:“阿父不高兴,我会更不高兴,到时候,我就离家出走!”
刘彻听得眼皮微跳,无奈地看着她,也不敢继续吓唬她了。
因为以他这个长女的脾气,真能干出这事。
刘彻:“行,朕错了,不该吓唬你。现在你该将朕的礼物拿出来吧。”
殿内众人听着父女俩的对话,神情各异,但心中都有一个共识,就是陛下对长公主的宠爱确实前无古人,恐怕后面也没有子女能比得上,没看陛下都当着众人的面认错了。
刘瑶也不再卖关子,离开座位,
子燕与两名内侍搬上来一个大箱子,放到刘瑶面前。
刘瑶在众人的注视下,打开箱子,“阿父,你看,这就是我送给你的东西。俗话说,学富五车才能称之为读书人,我给你将五车的书都装进来了。”
“……”对于刘瑶从小胡编的“俗话说”,刘彻已经免疫,听到女儿信誓旦旦将五车书装了进去,刘彻对里面的内容已经有了猜测。
刘瑶从箱子里抱出一叠书册走到刘彻面前,看了看占满那桌子的酒菜,看向莫雨。
莫雨连忙上前给她清理了一个位置,谄媚道:“长公主,你看位置够吗?”
刘瑶摇头:“不够!”
她做了好多线装书,垒在一起看,那样才震撼。
“……”莫雨为难地看着自己清出的三分之一的空处,看向刘彻。
“听她的。”刘彻淡淡道。
他倒要看看阿瑶折腾出什么。
莫雨闻言,又给她清出了一半。
刘瑶让莫雨将桌上的汤汤水水都撤下,防止意外倒塌后,书册沾染到汤汁,这些书册可都是手写的。
等清完后,刘瑶将手中码的整齐的书册放到桌上,然后又从箱子里拿了一堆,又堆了上去,她是根据后世见到的线装书而设计的,单本书册比较薄,整套的书籍则是用硬纸书套合在一起作为区分。
众人见刘瑶拿出来的不是金银,也不奇怪,小孩子对这些不感兴趣也正常。
看长公主手中的东西,似乎用纸张做的东西,不知道有什么用,难道是丹阳侯做出的新纸。
想到这里,不少人看向卫少儿。
卫少儿也是一脸疑惑,目光盯着刘瑶。
等刘瑶将箱子里的书挪完,已经在刘彻的案头搭了一座书籍长城,将刘彻的脸遮的严严实实,高一些的人只能看到对方的冕冠,其他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东方朔趁人不注意,用脚踢了踢邻桌的主父偃,低声道:“主父偃,你猜猜阿瑶送到礼物会不会让陛下满意?”
主父偃弹了弹裤子的灰尘,白了他一眼,“自然满意。”
这还用猜吗?
只要长公主不是来个“刺杀”,就是送一块石头,陛下也能夸出花来了。
堆在桌上的“长城”隔绝力量是相互的,其他人看不到刘彻,刘彻的视线也被挡住,他随手从最上层拿下一本线装书,封面写着“论语”,掀开第一页,正是论语第一篇。
他又往后翻了翻,发现正面、背面都写了,中间翻了几页,又往后翻了两三页,最终确定,一万多字的论语真的腾挪到手中比巴掌大一些的书册上。
看完内容,开始观察书籍外观,发现制作方式并不难,就是将纸裁剪成大小一致的纸张,将一边用细线缝起来,使其钉在一起。
虽然看起来没有卷轴美观,但是线装书不需要用书案辅助,不用旁人帮忙摊开,单手就可以阅读,而且携带方便,可以随心阅读。
刘彻又看了看其他书册,《老子》、《庄子》、《春秋》、《左传》、《国语》……除了这些,还有其他杂学,涉及到天文、地理等方面的,足足有上百本,可以想象阿瑶准备了多久。
阿瑶刚才放出豪言,说将五车书的内容搬过来,他觉得桌上书册的分量要超过五车书。
刘瑶确实废了不少时间,主要是抄写,后面的装订都不是难事,为此她去找了东方朔帮忙,东方朔用双倍的价钱请留在长安驿馆的读书人抄写了半个月,都是用统一的小篆,粗略一看,看起来没有多少差别。
“好!好!好!”刘彻心情愉悦。
有些事情做起来不难,但是想到如何去做,才是最难的。
阿瑶她又给他解决了麻烦,有了线装书,天下读书人会更加方便。
刘瑶见他高兴,摊开小肉手:“阿父,我的奖赏呢!”
刘彻眼尾微微上挑,揶揄道:“朕今日生辰,你好意思向朕要奖赏?”
“嗯……阿父说的有道理,那我明天去要!” 刘瑶说完点了点头,一副她十分体贴的架势。
众人闻言纷纷忍笑。
皇太后道:“彻儿,你快给她的,现在不给,到了明日,这小家伙可是会得寸进尺。”
“哪有!”刘瑶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明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