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


,办了入住后各自回房。

会馆给他们安排的全是最好的上房,早在他们来之前已经打扫了一遍又一遍,屋中的一应家具也收拾得洁净,看着很舒适。

沈持进去后对赵蟾桂说道:“赶了一天的路,先坐下歇口气。”

赵蟾桂放下东西往椅子上一坐——“咔嚓”椅子腿断了,把他摔了个脚角朝天,“唉哟”直叫疼。

沈持:“……”

楼下申掌柜听见动静,立马亲自前来问询怎么回事,这要是摔着举人老爷还得了。

“申掌柜,这椅子糟了。”赵蟾桂委屈巴巴地说道。

申掌柜看着他,却叹着气对沈持说道:“这屋子里的陈设是旧了些。”

沈持:“我方才进来时看见门面亦是破旧,莫非会馆开办艰难?”

“实不相瞒沈老爷,”申掌柜说道:“真叫您说对了,秦州府每年的考中进士的人少,自然在京城做官的就少,在京的乡贤少,每年给会馆捐钱的人就少……”,他一连说了许多个“少”字:“维持下去捉襟见肘啊。”

外省比如江浙二府每年考中的进士占此科人数的一半还多,甚至某些年份的甲榜三鼎甲基本上被他们包揽,他们日后做了官,会拿出一些钱来捐给本省的会馆,捐赠的人多,他们省的会馆自然装潢富丽看着气派许多。

而给秦州府会馆捐钱的乡贤太少,以至于他每年不得不去找秦州府要银子,修缮左支右绌的,屋内的椅子腿被老鼠啃了也不舍得换,一修再修俭省着用。

沈持:“难为申掌柜了,我们小心着些用吧。”

“委屈沈老爷了。”申掌柜万分歉疚地说道:“在下给您换一把好的来。”

沈持心想:他说的“好的”也只能是糟得不厉害的吧。

果然,一会儿搬来一把四条椅子腿新旧不一的,可能之前断了腿修过,不过试了试还算结实,凑合能用。

“要是咱们秦州府什么时候能出个三鼎甲就好了,”申掌柜换好椅子后,又检查了一遍屋里的门窗:“我们秦州会馆也扬眉吐气一回。”

“掌柜的,”赵蟾桂揉着摔痛的屁股指了指沈持:“您的期望可能要着落在他身上了,沈老爷是去年咱们府桂榜的解元郎,文曲星下凡,一到做文章的时候啊谁也挡不住他的运势……”

沈持:“我听着呢,赵大哥你接着吹。”

赵蟾桂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我说的都是事实嘛。”

申掌柜听说沈持是解元郎,惊喜地拱手道:“沈老爷这么年少就高中解元,真想不到啊。在下失敬了。”

沈持:“掌柜别听他胡说,我今年也是来碰运气的。”

“我看解元郎这气度,”申掌柜把他打量一番说道:“定会占得杏榜一枝,高中进士。”

沈持拱手还礼:“他日真能登科,必不忘掌柜今日吉言。”

将将安顿住下,外头的天已经全然黑了。

? 如?您?访?问?的????????????????不?是?ī????????ē?n??????2?5???c?????则?为??????????点

晚饭时,申掌柜拿出会馆最好的饭菜招待举子们,种种照拂十分周到。

一度让沈持觉得这次春闱考不出个名堂来就无颜见江东父老,是以他夜里又熬夜——文人说的三更灯火,读书了。

……

第二天他们外出一次,与各省考生打了个照面。

各州府的考生从四面八方涌进京城来,五湖四海的,谁也不知道谁的根底,都相对比较谨慎,头一开始几乎看不到口若悬河,大谈特谈的人。

可厮混几日后,有些人就开始管不住自己的嘴了。

沈持想起江载雪说过的话,“每次话说多了都得后悔。”,他有同样的感悟,因而开口之前三思再三思,能少说的绝不嘴贱多说一句话,只听别的考生瞧不起这个轻视那个,看着他们不消停,横竖不参与。

有人打听秦州府来的举子,得知沈持年纪最小却是桂榜解元,好奇地去翻他的老底。听说他父亲不过是禄县的一名微末小吏,他们对他的家学嗤之以鼻:“如今这世道啊,什么人靠运气都能中解元,还进京来考进士了呢。”

“他文章究竟如何?”有人提出质疑:“作过什么诗?”

有好事人:“听说沈解元什么都好,只有一样不会作诗,听说他在鹿鸣宴上都一句没作出来呢,呵呵,瑕不掩瑜,瑕不掩瑜嘛……”

于是有人偏偏要拿作诗来说事,邀请他们去游西山,文人的游山玩水,不单单是游,还要输出,你看古人的诗啊赋啊,好多是不是都是游山玩水之后的副产物。

这种邀约对于沈持来说就是浪费时间,他想都没想就以要温书为由,拒绝了外省举人大老爷们的提议。

那些人笑呵呵:“沈解元这是怕了?”

沈持也不争一时:“在下不才。”

没错,他怕的很呢。

正要腹诽他们一句“无聊”,转念一想,大考当前他们怎么都这么闲,不担忧落榜吗?

反过来挺佩服他们的心态的。

后来才了解到,本朝还算仁义的,但凡来京参加会试的考生,考到最后要是落榜的,朝廷给他们发放十两纹银,这在当朝够一家老小吃穿用度,让返回家乡,或者都是有举人功名在身的,京中的一些人家开始聘请师爷、私塾西席的,朝廷专门写举荐信,大概是出于要尽量安抚好每一名考生的目的吧。

让他们不至于完全绝望。

动不动逼个黄巢出来造反什么的,闹得鸡犬不宁。

更有江南的举子们,即便考不中,他们回到家乡,莺歌燕舞,诗酒风流。也不会落魄苦闷,所以在大考前有心情玩闹。

沈持觉得当今天子在这方面还是很会疏导读书人情绪的。

第73章

这些走哪儿说哪儿, 喋喋不休的举子入不了他的眼,但总有几位士子雅人深致,比如荆州府解元顾钰舟, 广东府解元长孙泓,江苏府解元徐照真……让沈持生出仰慕之心。

但, 这些如圭如璋的举子,到了会试的时候多半是他的对手, 他们之间必然要有一场较量。

沈持挺慌的。

他正隔着人群打量徐照真,那是一位二十岁出头, 爽朗清举的青年才子……忽然左肩被人拍了下:“归玉兄?”

他一回头, 两位身穿华服的惨绿少年笑吟吟地看着他:“想不到退思园一别这么就又见面了。”

“言念兄, 允芳兄?”沈持惊喜道:“我昨日到了京城之后还曾想过昔日在退思园的同窗,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你们了。”

这俩是京城人氏, 一位是李颐, 他字言念,另一位是贾岚, 字允芳, 都是他在退思园时的同窗, 一同学习过三载。

“听说你考中了秦州府解元,真是可喜可贺啊。”李颐说道。

沈持忙道:“京城今科才子云集,我自愧不如还来不及,言念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