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他们说的是李颐。
“……”
沈持面带微笑,而李颐则不断向行人拱手:“过誉了。”他朝沈持挤挤眼睛:“等明日金殿传胪后御街夸官,我俩不知要被多少女郎掷花,归玉兄……你家里还没给你说亲吧?”
沈持:“……还没有。”
李颐嘿笑两声:“要不那日谁掷你的花最多,你便从了她怎样。”
沈持:“……”他赶紧说正经的:“祝言念兄金銮殿上早题名姓,大魁天下。”
金殿传胪从一甲状元开始唱名,越早被唱名中的名次越靠前。
李颐摆摆手:“三鼎甲我就不想了,倒是你归玉兄,这般年纪模样正适合点探花郎,必能占尽风光。”
沈持呵呵:“多谢言念兄。”比起探花郎的风头,他更想要状元的实惠。
他边走边拿起那块笏板看了眼。
“哟,我得回家练持笏板的礼仪了,”李颐看见笏板,拍拍沈持的肩,郑重道:“别再明儿一高兴给掉了,告辞了归玉兄。”
沈持:“告辞言念兄。”
他也得回去拿在手上试着走两步。
……
次日五更初,清露清风,沈持等士子们着进士巾服来到皇宫的东华门外,由他——会试头名会元领着去谒见鸿胪寺卿杨旭,双方见礼寒暄后,步入宫门。
皇宫之中,天子的銮仪卫设卤簿法驾于太和殿前,礼部设了中和韶乐于檐下,设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内——古代举行大典时都要奏乐,文武百官着朝服齐聚,等候今日的传胪大典。
沈持一众新科进士由鸿胪寺卿杨旭引着来到东华门内,吉时一到,乐声起,鼎钟鸣,传胪大典开始了。
金阙唱名,尊荣煊赫。十年寒窗,从此去,青云直上。
沈持抬手理了理簪花的乌纱帽,他手持笏板,率领新科进士们穿过东华门,徐徐往太和殿走去。
太和殿中,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很快,新科进士们的脚步声停在太和殿外,以会试中式名次列队等候。
鼎钟又鸣三声。
皇帝萧敏身穿玄色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他微微朝太和殿门外看了一眼:“宣。”
中和韶乐开始奏降平之章。
这时候一道道声音从太和殿中传出,扑进新科进士们的耳中:“陛下有旨,宣新科进士进殿面圣!”
“……进殿面圣。”
声声回响不息。
随后,太监丁吉走出太和殿门,对新科进士们又喊了一遍:“陛下旨意,宣新科进士入殿面圣。”
沈持领着众新科进士谢恩。
丁吉不着声色地打量他一眼,但见今日换上进士巾服手持笏板的少年丝毫不怯,举止华美,真乃“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闲平步上青天。①”,耀眼,实在是太耀眼了。
老太监心想:是时候承认之前是他眼瞎,连新科会元都看不上,这下脸被打的可真疼。
第86章
沈持率众新科进士们依旧跟着鸿胪寺卿杨旭跨过太和殿高高的门槛, 走上太和殿前的汉白玉拱桥,来到太和殿正殿广场——俗称的金銮殿前,其实就是天子与百官每日上早朝的殿, 据说是皇宫紫气最重的地方。
太和殿屋顶的每条垂脊上都蹲着一排走兽,数一数, 一龙二凤三狮子……十个,兽越多建筑的等级越高——上辈子去故宫, 逛到太和殿的时候导游是这么说的。
穿越后旧地重游,此时感慨良……不算多。因为眼前的太和殿比他上辈子见的还要震撼, 他看见了各色龙纹, 廊柱上盘踞的龙, 汉白玉须弥座上刻着的龙,丹陛四周探出的龙首……
比雕刻的龙更摄人心魄的是殿外各处林立的御林将军——皇帝的亲兵侍卫, 他们穿着铁甲, 一手持金瓜,一手托着宝顶, 威风凛凛地站在两侧。
走兽, 龙纹, 高大宏伟的宫殿,御林军,将太和殿的威严给出具象,令人从心底生出一种臣服, 不可忤逆。
沈持沿着御道稳步走近丹陛, 遥遥看见正殿在曙光中光芒夺目, 左侧文官们面向西而立,右边的武官们面向东而立,一眼袍笏整齐, 再瞧一眼,不少站在不显眼位子的官员眯着眼,头一栽一栽的手里的笏板要掉不掉,好像在打瞌睡。
可以理解,毕竟古代官员上班要起大早,“上班”这个词就是由“早”上来的,“上班”一开始叫“上朝班”,臣子鸡鸣即起,五更天赶到皇宫觐见天子,奏事议政,叫“上朝”,可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资格去皇宫上朝,但他们也得到点去衙门点卯,于是他们叫“上班”,以区别人家有资格上早朝的,后来干脆都叫“上班”。
所以,上班狗哪有不困的。
新科进士们步入正殿之后,跟随沈持的脚步停立在百官之下,按照会试考中名次序立在东西丹墀之末,他们敛声静气,一刻都不敢分心。
沈持也没有近距离好好看一看太和殿的心思了,他全身心贯注于皇帝和大臣们的动静,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御前失礼。
忽然听得一声“陛下到”,原来是皇帝着龙袍乘舆上朝来了,众人都不敢抬头朝金銮殿上龙椅的方向望去,依旧肃立不动。
又闻礼部中和韶乐奏降平之章。
乐声响起的时候,丹陛之上,銮仪卫官手持一条金色长鞭,舞向空中,又啪地一声重重地抽在台阶下。
其声音缭绕于空中,响彻云霄,余韵悠长,直如鸾鸣凤啸,入耳清脆可听,还怪好听的,一点儿都不吓人。
啪。
啪。
又是两鞭。
这是为新科进士们取鹤鸣长天的好兆头,寓意他们之后就是正儿八经的官身了,家中的狗能仗的势更大了。
新科进士们起初走进太和殿大门的时候还算平静,阶下三声鞭鸣后,忍不住落出泪来。鲤鱼跳龙门,可算没摔死还飞升了。
而后,换成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
礼部官员对着龙椅上的皇帝萧敏行三跪九叩之礼:“陛下,新科进士皆已侯着。”皇帝萧敏点点头。
翰林院侍讲学士捧出东案黄榜交给礼部侍郎李叔怀,放在御案正中。
鸿胪寺卿杨旭又引着沈持等殿试前十名的新科进士们往前走出两步,等大乐停奏后,礼部官员大声喊道:“文武百官并新科进士,齐!”
意思是该来的都来了,一个不少。
左右两丞相进前一步,率文武百官行叩拜礼,齐呼“万岁”。之后,所有人稽颡再拜,还是三叩九拜,磕最勤的头行最大的礼。
新科进士们上次殿试验之前已经跟着礼部学过面圣的礼仪,沈持他们丝毫不怯场,没有人出差错丢丑。
“众卿平身。”皇帝萧敏说道。
大殿之中,响起窸窸窣窣提官袍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