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
眼前?忽然荡起水波似的涟漪,视野里一切景象开始旋转扭曲,继而变得模糊不清,天地在?她张开的瞳孔里骤然颠倒,旋即彻底黯淡下去。
“殿下!”
第67章
回忆(一)
“小殿下……小殿下醒了!陛下, 娘娘,小殿下终于醒了!”
楚皇后连日守在病榻前,煎熬得容颜憔悴, 见女儿终于从昏迷中醒来, 当即一把?挣脱侍女搀扶, 跌跌撞撞地扑过来半搂住她:“上苍保佑, 菩萨保佑……阿檀,娘的心肝,你要?吓死娘了!”
裹在锦被里的小女孩病弱苍白, 却有双格外澄明宁静的眼睛,无邪地看着泪流不止的皇后, 还有她身后红了眼圈的皇帝,勉强撑出一个笑来:“阿娘, 阿父。”
皇帝扶住楚后的肩,让她从公?主床前起来,给太医让出地方把脉看诊, 终于松了一口气的同时, 不由得叹息感慨:“通明禅师佛法精深, 果然被他言中了。”
中宫唯一所出的小公?主聪明伶俐, 但天生体弱多病,前几日突然陷入高?热昏迷,太医院用尽法子依然不见效, 言语中已流露出尽人事听天命的意思。帝后爱女心切, 广召天下僧道为爱女祈福, 觉慧寺的通明禅师入觐面圣, 言说公?主身应劫难,虽然聪慧远胜常人, 但恐年寿难永,如能皈依佛门,一生断绝尘缘,不问世事,或许还可保得一线生机。
他在殿外为公?主诵了一日经文,没过多久,公?主就从昏迷中苏醒过来。
楚皇后望着女儿瘦成尖的小脸,思及通明禅师的预言,霎时间心如刀割,泪珠滚滚而下。皇帝在她肩上重重一按,低沉地道:“朕知道你心疼孩子,但是活着比什么都要?紧。朕让她拜通明禅师为师,为她在京郊万寿山上修一座寺庙,由宫中供养,绝不会?让她受一丝委屈。”
历朝历代都有公?主出家,只要?得皇帝宠爱,照样也活得很自在。楚皇后舍不得女儿离开身边,但断尘绝俗总比活不过三十岁好,她拭去眼泪,握着小公?主的手?,轻声哄道:“阿檀,你父皇给你改个?新名字,好不好?”
“好呀,”小公?主微微点了点头?,“新名字……叫什么?”
“叫‘闻禅’,参禅的禅。”皇帝把?手?搭在她们母女俩的手?背上,“你与佛法有缘,以后要?多多亲近佛门,朕给你找了位先生,等你身体好起来了,就跟着他修行。”
宫里信佛信道的都有,小公?主倒是不排斥这些?,甚至还会?仰头?安慰楚皇后:“阿娘,不哭了,您放心吧,父皇说我会?好起来的。”
延寿五年,公?主闻禅出家为比丘尼,拜觉慧寺通明禅师为师,法号“持明”。
闻禅一直住在京郊万寿山慈云寺中,楚皇后在世时,每年恨不得来探望她八百遍,有时也会?接她回宫探望皇帝;但自延寿八年皇后病逝后,皇帝移宠于贵妃符氏,中宫大权旁落,宫中与慈云寺的往来日渐疏远,闻禅这个?女儿在皇帝心中也越来越淡薄,及至许贵妃得宠,宫中已无人提起闻禅,倒是误打误撞达成了真?正的“断绝尘缘”。
这些?年里闻禅幽居佛寺,除了念经就是读书?,偶尔也能听说一些?朝廷的消息,比如太子谋反、边境动?乱、北方大旱百姓饿死,她隐约觉得这些?不是什么好兆头?,但遥望京城,又是一片歌舞升平。
她站在世俗之外、云端之上,摸不透红尘里的人都在想些?什么。 ?????????發?布????i????μ???ē?n????????????.?c????
年幼时通明禅师给她下了一道谶语,说她命中有劫难,三十岁是一道生死关?。到延寿二十三年时,通明禅师早已作古,闻禅自己数着年头?,每天都坐在寺里等着天上掉雷——对她来说,那道刻在命数中的劫难就像天雷一样莫测,除了纯粹的倒霉,她想不到还有什么莫名奇妙的理由会?波及到她这孑然一身的世外之人。
当年在宫中侍奉她的两个?宫女纤云、飞星随她一同出家,法号静云、静空,也负责日常与宫中的联系往来。这年秋天,寺中照例收到了宫中送来的米面粮食,静云盯着他们收仓入库,回来后眉头?紧皱,找了个?没人的时候悄悄禀告闻禅:“殿下,我刚才听来送份例的内侍们私下里议论,外头?好像打仗了,这次比之前都严重。如今宫里头?人心惶惶,城中有不少百姓已经带着家人逃走了。”
闻禅心里忽悠一下,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战事是从哪里起来的?叛军头?领是谁?”
静云道:“叛乱的是汤山大都督,姓氏怪少见的,叫相归海,是宝相花的‘相’字。而且不光是他,还有北边那些?蛮夷也造反了。”她惴惴地问,“殿下,兆京该不会?……”
这谁能说得准呢?
她既不是皇帝,也不是文臣武将,况且就连这些?人自己也未必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没事。”闻禅只能凭直觉安慰她,“天子还在兆京呢,一国之都,有几十万大军拱卫,不会?那么容易陷落的。”
静云“嗯”了一声,勉强打起精神去忙别的事了,但闻禅与她相处了这么多年,看得出她心里终究不安,似乎连山上吹来的秋风都带上了肃杀之气。
这就是我命中的劫难吗?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闻禅在心中默默地问自己。
京中承平日久,战事听起来就像边境那么遥远,不光是闻禅,很多京城的百姓都对战争没有具体的概念。如果真?到了兵临城下的那一天,她要?带着人跑吗?还是闭门固守不出?或者躲进山林中避难?
十月,叛军逼近平京。平京虽地势开阔平坦,但由于平京太守薛禁守城得力,背后有奉义、保宁二郡的援军和江南的粮草支撑,叛军又被武原军咬住了尾巴,双方形成僵持之势,局势似乎正渐渐稳定下来。
活过一日算一日,兆京百姓过了一个?胆战心惊的年。谁知次年三月,平京太守薛禁被城中叛徒毒杀,头?颅献予叛军,平京城告破。局势急转直下,皇帝不堪打击,心力交瘁中突然病危,匆忙传位于越王闻琥。
三日后,皇帝驾崩,许贵妃等一众嫔妃均被迫殉葬,无论是身在前线的燕王闻琢,还是在山上修行的闻禅,都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叛军势如破竹,一路西进,眼看即将逼近兆京,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难关?头?,新帝竟然领着一班心腹近臣,在禁军的护送下不声不响地连夜出京,逃往江南避祸。
半个?朝廷、以及所有兆京百姓,都被他转身抛进了虎口里。
延寿二十四年,四月的米粮没有如期送上山,闻禅考虑的问题也没有派上用场。
兆京城破当日,一队叛军围住万寿山,重甲兵把?慈云寺翻了个?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