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


和铁器运输都是既定的规矩,没必要大费周章搬迁,这是浪费县官的钱财,做表面功夫。”

段铭思索道:“是啊,况且原本炼铁场离北面的谷水也不远,这理由确实说不过去。”

史砚却四下张望一番,突然压低嗓音道:“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就在这'运输'上。”

她小声道:“你说,若是炼铁场迁至更便于行船的洛水边,那运多少,怎么运,是谁说了算?”

段铭睁大眼睛:“是,是他们干的!”

史砚摇头:“我只是猜测,还没有证据。”

入口的狱卒出声催促,史砚道:“我要走了,夫君,你可以将此事想一想,然后书信交给狱卒,他们会送至太尉大人那里。”

-------------------------------------

孔融最近有些郁闷,听说皇帝要在西园卖官,他很是反对,这样的政令能够下达,他觉得这和最近又开始作威作福的宦官们脱不了干系。

可是那些长居深宫的大太监们,哪是他这样的小官能接触到的呢?就算他想要和人对峙,也找不到机会啊。

他心想,若是给他机会上奏斥责宦官,他一定能将这些宦官们都骂得抬不起头来。

可这边他不去找宦官麻烦,宦官的后人倒自己凑上来找不快了。

曹班曹君实,邀请他们同期察举的郎官们,一起到南市的酒肆饮酒叙情。

他和宦官后人能有什么交情呢?靠着剥削百姓得来的钱财饮酒享乐,这是他最为不耻的事情。

但是偏偏曹家现在家大业大,听说其他人都去了,那他不去,岂不是被孤立了?

孔融满腹心事地参加这次聚会,席间众人举樽共饮,唯独孔融独坐窗前,被人一把扯过:“一起啊,下次七人相聚,不知何时咯。”

孔融为同期这句话动容,犹豫再三,还是和大家一同将酒饮下。

氛围渐渐热络起来,于是有人借来肆舍主人的埙,呜呜吹响,又有人合歌而唱,原本饮下酒后就兀自猫在墙角的孔融听见音乐,突然大喝一声,撸起袖子,踩上桌案,随着乐声舞动双臂。

手中的酒液倾洒而出,他哼哼唱道:“天地为衣袍,你我皆同裘!”引来众人哈哈哈大笑。

酒至酣时,一股焦糊气味突然从窗外传来,随即便是外面吵闹的人声,从窗户看去,滚滚黑烟随着风,从西面飘来。

“走水了!”只听酒肆外的人声喊道,“是新迁来的炼铁场!”

肆舍内立刻炸开了锅,很快有人提议,去帮忙救火。

众人一拍即合,有机灵的去问店家借木盆,店家也是好爽,直接搬出小罐的空酒坛,大家交手传递,纷纷往起火的地点冲去。

最后走的人发现孔融似乎没有跟上,回头见他已经脸色通红地伏倒在案上,上去拍了拍了他,见人半天不醒,帮他拉上里间的隔帘,抱起地上的坛子也赶紧冲过去。

走进一看才发现,着火的不是炼铁场,而是炼铁场旁边的鼎元观,这道观建此地近百年,是洛阳城百姓连年供奉,因此百姓救火十分积极。

郎官们都年轻气盛,更是一马当先,直接冲进了道观内帮忙疏散人群。

虽然道观是纯木建筑,但好在旁边炼铁场有储备水源,而且因为刚刚迁过来,不少人都在此地帮忙或者围观,因此发现得很及时。

火很快就被扑灭,然而冲进道观内的人们却发现了异样。

道观与新建的炼铁场有一堵共墙,紧挨着墙壁边是一排道教真人像。

其中几尊木雕的真人像被火烧掉了半截之后,里面折射出银白的光泽。

参与灭火的黄袍道士来不及阻止,人们好奇的走上去,就发现藏在真人像后面的,竟然是一捆一捆的箭头!

鼎元观内发现被盗走的铁器!

皇帝为此震怒,下旨将鼎元观的道士全部捉拿下狱,于此同时,段铭的条陈通过太尉也传递到了皇帝面前,当中除了陈情以外,还着重说明了炼铁场搬迁至洛水边,需要加强场内铁器与来往船只之间的运输管理。

皇帝当场宣布段铭无罪,改迁至司空府下属水运官。

张奂怎么也没想到,这聂合吃里扒外,居然还和道士搅合在一起。

原本以他现在的官职,保住聂合是稳稳的,但事情的发展很快超出了他的预料。

太学生集体上奏,抗议铁市官勾结道士,私吞国之重器!

而领头人,正是他最看重的学生——孔融!

第71章

鼎元观失火的时候, 孔融因为醉酒,而没能和同期一起去灭火,自然也错过了见到木雕后藏铁器的场景。

但是因为他的学识和声望,七人隐隐有以他为首的意思,自然就有人将此事绘声绘色地讲述给孔融听。

以孔融的个性, 如此恶劣的事情, 他没能当场揭穿,本就颇为遗憾,结果几天过去,朝中只是提拔了原来那位铁市官, 并没有处理新任铁市官的意思, 一下就激怒了孔融。

??址?發?佈?????????μ?????n?????????????﹒???ō?m

大司农曹嵩是曹班的父亲,孔融就专门叫上了其他五位同期一起,商量着搞点事情。

因为这些郎官不少都是太学出身, 孔融自己又是管理太学的太常僚属,几人一拍即合,准备拉上太学生们一起联名抗议。

可是就当“签名”活动,在太学中悄悄铺开时, 一位意料之外的人主动找上门来。

见到曹操的第一眼时,孔融还以为自己的计划让大司农发现了。

谁知曹操却道:“你们的计划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

孔融将信将疑。

曹操道:“大人可知,朝廷想要保的那位铁市官是谁的人?”

两人曾经是同学, 可如今一个已经当上郎官,另一个还是白身, 可曹操面对孔融, 依然能够维持应有的礼节, 一下让孔融对其改观不少。

孔融镇定道:“我不管他是哪一派,他触犯了汉律, 理当得到惩罚。”

“即使他是太常大人亲点?”

孔融愣住了,太常大人?他的直属上级张奂?这个贪官是张奂的人?

孔融简直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张大人最是清正廉洁!”

曹操没有正面回答孔融的疑惑,而是拜俯道:“大人如今有官职在身,而我本就是太学学子,若是心存顾虑,我可以替大人出面,署名上奏。”

曹操一番话说得言辞义正,让孔融突然想起,以前在太学蒙学时,他就是这样喜欢仗义执言的性格。

孔融仰头,沉思片刻后,看向曹操道:“若是因为担心被上级责罚,而对触犯律法的行为视而不见,那我的行为和触犯律法又有什么区别呢?”

孔融因此坚持带头上奏,但是他也赞许曹操的一身正气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