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
中了。
见双方僵持不下,武宽也逐渐失去了耐心,他没有多余的时间陪着蔡邕在东观耗着。
安置好东观和兰台的藏书后,他还需要率军进城,按照军部的布设,洛阳将来就算不作为都城,也是一道重要的城防,曹侯苦心经营,多少个通宵达旦,才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洛阳,不可能让给李傕和徐荣二人。
于是他转变了语气,回忆起尚书令贾诩批驳人时的口气,有些刻薄道:“依尚书所言,曹侯也是儒学名家马融的学生,想来尚书大人是既不相信曹侯,也不相信马公罢。”
“你——”
蔡邕被武宽的话激怒,表情有一瞬间的松动。
也就在这是,武宽突然挥手,他手中没有持任何武器,但是在他挥手的同时,从他身后高处射出一支弩箭,精准无误地扎穿了蔡邕的手臂。
弩箭很细,力道却非常大,蔡邕本就瘦弱,被一下打中,居然连着手臂一起,整个人钉在了门板上。
他手中火把随即脱手,眼看就要落到木板车上,武宽眼疾手快扑过去,用手将火把拍开,他身后的士兵一拥而上,踩灭了火把,将蔡邕团团围住。
武宽抱着自己被烫伤的手臂,唤来医师,医师早就候在外面了,士兵给医师让路,医师提着药箱进来,给武宽看手。
武宽摇了摇头,指着伤势更为严重的蔡邕。
“先给他看看吧,好歹是拿笔的。”武宽无奈道。
武宽手下负责狙击的弩手,射中了蔡邕的持笔的右臂。
医师皱眉,小声嘟囔:“早不说。”又叫来另一名医师,两人同时给武宽和蔡邕医治。
留下人手搬运和看护书卷后,武宽立刻率军进城。
李傕和徐荣的士兵包围了北宫,宫女和附近的百姓都因为大火而逃窜,这些士兵却在宫墙倒塌后,提着木桶去灭火。
他们当然没有那么好心,灭火不过是为了更先一步进入无人涉足的宫殿,搜刮宝物。
很快,两边人马就在北宫外打了起来,武宽带进城的人数还不到五千,却轻而易举地制住了西凉军,李傕被武宽亲手斩杀,徐荣被追兵逼到了大火边缘,选择了投降。
不到一日时间,洛阳城易主,武宽连发三道急讯,分送长安、弘农郡和泰山郡。
-------------------------------------
直到孙坚的军队赶到陉道口,见到了空气中飘飞的灰烬,士兵们才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
敌军实在可恶,粮车能拉走的已经被拉走的,不能拉走的几乎都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没有了粮草,纵使他们人数占优,这场出征,也注定是失败的了。
他们没有了选择,死战,只有突破包围圈,才能看见生路。
孙坚丢掉了卷刃的环首刀,改换长戟,单手持戟,纵马率先向着敌阵最薄弱的侧翼冲刺。
主将用他浑身的血气,和死战的意志感染了士兵,士兵们跟着他冲阵,短兵相接后,果然对方被他们压得不断后退。
眼见敌军防线越来越薄弱,同样手持长戟的一名将领,突然从侧面冲上来。
来人身形纤长高挑,身披玄甲,速度是极为诡异的快,恍如一道残影,孙坚根本没有发现对方,完全是靠着长久以来,在尸山血海中搏杀的直觉,才令他下意识勒马,堪堪避过对方的挥砍。
可紧接着,第二道挥砍,以更快的速度,向他迎头劈下,孙坚来不及避让,被直接砍中左臂,刹那间,血流如注,伤可见骨!
然而几乎就在手臂传来剧痛的同时间,第三道次挥砍再度袭来!
马背上避让的幅度有限,以往的经验告诉江芜,此击必中。
但是孙坚于他以往遇到的将领都不同,他凭借极快的反应速度,调整姿势,护住右臂,转而让受伤的左臂继续迎击。
对方的第三次挥砍,生生将孙坚的左臂砍断下来!
孙坚痛呼的同时,几乎是咬碎了后槽牙,以惊人的意志力,硬生生从嘴里挤出了文字。
“额啊——啊——杀啊!!!”
整个阵地,都听见了孙坚震破天地的号令声。
“杀——”
“杀啊!!!”
士兵们的血液也沸腾了,冲阵的声浪一波接一波,骑兵们看不清主将的情况,只知道跟随着前军冲击。
他们居然真的将包围圈撕开了一个口子!
第175章
庐江郡舒县, 周氏府邸。
周瑜独坐案旁,案上另有一卷满字的书册,被镇纸压着。
书册是远在泰山郡作啬夫的好友诸葛亮托海船送来的,诸葛亮送给他的书籍都是轻薄的竹纸书页,跟孙策相处久了,再加上年龄渐长,家中长辈不再苛求他的礼仪,他就让仆役打磨了一块方石镇纸,他好腾出手来,一心多用。
网???????布????í???μ???ē?n???〇????⑤????????
就如此时,他一只手抱着暖宝,一面阅览书册,一面在一卷空白的书册上记录着。
这是周瑜第三次阅读这本书册,尽管他已经十分注意书籍的保存, 书页边缘还是有了折痕。
纸书方便是方便,但在保存上,确实比书简更娇贵些。
这本书和好友以往送来的书籍都不同。
——全文手誊,并且未完待续。
这是一本记录了当朝司隶校尉, 不其县侯曹班生平的书籍。
据诸葛亮所言,他在泰山郡的日子十分悠闲,除了收税的日子会忙碌些, 其他时候就是和乡亲话话家常,帮忙调解一下邻里间的纠纷。
因此闲暇时间, 他便整理了这本书——“书成, 自览三遍, 受益匪浅,赠予公瑾。”
诸葛亮的文字,和他的性格大相径庭,生动且不乏诙谐,初看之下,被文字感染,周瑜读得入迷,第一遍一口气便看完了,只觉得二十四年起伏跌宕,竟是比他族中许多长辈一辈子的岁月还要精彩。
从第二遍开始,他就改为精读,记录下有感悟,和不理解的地方,不知不觉竟记录了满满一册。
第三遍阅读,与第二遍间隔了近三个月的时间。
倒不是因为周瑜懈怠,而是这中间,发生了许多事情。
9月的时候,扬州刺史陈温去世,袁绍遣自己的从兄,山阳太守袁遗接任。
一石激起千层浪。
自从曹班挟天子后,长安朝廷一日比一日稳固,王允虽然号召天下人讨伐曹班,但曹班毕竟不同于董卓,她在泰山郡时,就因为善待百姓,施政有方而闻名,后又得了善战的姑臧君,短时间内就令长安恢复了生机。
对于曹班的专权,许多门阀士族都是保持观望态度,在他们看来,曹班是马融的弟子,那至少说明,她和他们,是可以沟通的。
但可以沟通,和自己人,还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