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7


县令刘使君善待百姓,治理有方,我初到莱芜,本郡郡守纪延使君就和我提起过您呢。”

刘备一听,对方认得泰山郡的郡守,还知道平原郡和泰山郡的位置关系,就知道这趟没白来,看诸葛亮的眼神,越发光彩熠熠。

诸葛亮回想起几日前,宋教官来城子乡时,和他说的话,言说曹侯治下正是用人之际,她物色到一人,希望诸葛亮帮忙做做思想工作。

于是诸葛亮的双眼,也闪烁起奕奕神采,两人手拉手,啥也不说,就互相看着傻乐。

???坁?发???????i??????????n?????????5???c????

关羽和陈方站在一旁,只觉得两人间似有光芒万丈。

“孔明先生!”

刘备注意到天色,想着氛围也差不多到了,清了清嗓子,刚要酝酿情绪开口,却见诸葛亮嘴唇颤抖,眼眶突然就红了。

“刘使君!社稷垂危,苍生倒悬,我欲信天下大义,而不能度德量力,才落得今天这步田地,可我的志向不会止步于此,刘使君有什么计谋,能够传授于我呢?”

刘备:“啊?”

诸葛亮:“昂!”

两人大眼瞪小眼,最后是刘备先败下阵来。

他尝试作答:“额……可,可据泰山,而通北海、琅琊?”附近也就这两块地盘可以考虑了,总不能让他们考虑考虑自己的平原国吧。

诸葛亮眼睛里的光暗淡下来,似乎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

刘备条件反射找补:“也,也可以与平原国结盟!”说完又有些后悔了。

我和一个啬夫说这些做什么?

可诸葛亮显然是很满意这个答案,眼里重新亮起光,拉着刘备就来到室内,打开木柜,从柜子里取出一张纸。

刘备一看,心下一惊,那纸上居然洒了碎金箔!

诸葛亮小心翼翼地将纸在桌上铺开,阳光洒在纸面上,金光华彩在屋内流动,诸葛亮研墨着墨,提笔,一气呵成一份契约书。

“口说无凭。”诸葛亮将笔递给刘备,“来!”

刘备接过笔,只感觉笔尖的墨水也在拖着他的手往下落。

陈方趴在窗边,小声催促:“写呀!”

关羽站在陈方身后,也不知诸葛亮写了什么,视线只被金箔纸吸引。

这,这,这氛围都到这里了……

刘备心一横,提笔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

曹班收到文书,听说是盟约,还不以为意。

结果金纸展开,一眼看见落款处,“刘备”“诸葛亮”两个名字挨着,一口饭差点没喷出来。

秘书官阿荷嫌弃地把金纸抽到一旁,推着曹班离开书案:“曹侯,饭粒粘在上面,弄上油渍,签批下去,军部会以为是我干的。”

凡事有一就有二,这阿荷的职业素养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在她眼皮子底下发生第二次。

曹班端着碗,在窗边三两口扒完饭,净了手,坐回案边,阿荷已经将文书封边,便于后续归档,曹班摸摸上面的字,又举起来这份盟约书,在阳光下照照,稀罕得不行。

只可惜这份新奇的体验,没办法与旁人分享。

“泰山郡如有需要,刘备会从平原国派兵支援,这是不是说明,平原国已经投向了我们?”

平原国的国君是个平庸之辈,刘备到任后,县国内的军政几乎都交了出去,刘备没有派人侵占国君的田地,反而分出上缴朝廷的税粮供养国君,得到了平原国世家的支持,在本地有了仁义的名声。

“嗯……可以这么说。”饭吃太急,曹班噎得慌,阿荷把水壶递给她,她咕嘟咕嘟灌了两大口,这才缓过劲儿来。

古人重诺,刘皇叔她曾经接触过,无论是从其性格,还是从利益角度出发,这份盟约的实效性都是有的。

这实在是意外之喜,一份盟书,省去了姐姐从琅琊国调转回头,冒着在袁绍、曹操敏感神经上蹦迪的风险,去碰平原国了。

曹班在书封上贴了最高保密级别的条子,将文书交给阿荷,阿荷会将文书送到军部,之后的传抄、保存,由军部负责。

阿荷抱着一大摞书步出书房,书山阻挡了视线,和一人正面撞上。

“哎呦,阿荷,小心些。”

来人帮阿荷搬了一半的文书去,阿荷向来人道谢。

“是去军部吗?我和曹侯汇报完就回去,阿荷不如等等我?”武宽道。

阿荷摇头:“这些都是特提文书,耽误不得,武将军还是给我吧,我先送过去。”

武宽挑眉,把手里的文书重新放回阿荷怀里,手上没留着劲,两本文书滑落在地上,其中一本的封皮翻开来,露出了里面的字,阿荷脸色一变就要去捡,武宽已经蹲下身将文书捡起来。

阿荷很快恢复了神色,武宽将两份文书拍拍,还给阿荷。

“秘书官也是个体力活。”他说着,偏头看了看阿荷的手臂,笑道,“阿荷还是要多练练力气,我们军部的男儿都不是这样的。”

说完他便转身,进了曹班的书房。

阿荷站在原地,深呼吸两口气,抱着文书离开了院子。

第191章

又是一年仲秋。

长安, 北城门外。

“您好,请问曹旻住在……?”

“喏,那边, 山坡上那间屋子就是。”

“多谢。”

“小事小事,哎, 女郎买银镜不, 悄悄告诉你,我在城里工坊有熟人,拿货比城西珍宝庄还便宜!我是看你面善才告诉你,来, 看我这担子里——”

“……”

“不用, 不用, 多谢。”杨布连连挥手,快步走开了。

货郎耸耸肩, 不甚在意,重新挑起货担,吆喝起来。

“银镜、铜镜,工坊直销, 一百九十九钱!只要一百九十九钱!”

伴随着货郎的吆喝声,杨布按照指引,往山坡的方向走。

工坊直销, 拿货便宜?

或许回去她可以此为专题做一篇报道。

月前时文报的主编许劭找到她,说她最近产出质量不高,批了她三日的公休,让她调整一下状态,还说如果想要外出采风,报社可以报销食宿花费。

她心不在焉,本来已经做好被斥责,甚至被除职的心里准备了,没想到许主编非但没生气,还关心地问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许主编待她着实不薄,只是她不敢承情。

许劭不止一次向她暗示求娶是原因之一。

杨布是孤儿,和她同一批格物院出身的孤儿们,有不少成亲的,包括阿朗——她从谯县格物院开始的同窗。

去岁她参加了阿朗的婚宴,阿朗的丈夫是阳翟格物院的五期生,比她们小两岁,两人都在工部任职,此前并不相熟,去岁工部几个大工程做下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