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
,她全部重新还给了他。
而他,至此也当真只是一国丞相,一个世家的典范。
除去朝政公务,同她再无半点关系。
“姑姑!”苏彦追上去,目光落在那四盏莲花风铎上,仿若看见很多年前,少女手持刀剪,寻来竹片,在新春带着雪意的日光下,坐在被禁足的府院里,翻着卷宗,埋头学做风铎。
竹片划伤她手指,剪子划过她指腹,留下细而深的伤口,她将风铎捧给他,半点不在意伤口。
只说,“师父,你无需日日来看我,但是你上朝路过我府门,我听风铎声,便知你在。我就很安心,不会再害怕。”
她唤他师父。
她那样依赖他。
【我想试一试,不那么依恋你、把你当作唯一的日子,试一试不再全身心爱你的日子。 】
“姑姑!”苏彦将人拦下,半晌伸手摸过一盏,晦暗眼眸中带着乞色,“这个占了尘,还有些磨损,就、就不要碍陛眼,且就放这吧。”
他想要留一盏。
看她痕迹,触她温度。
“苏相,你……”阿灿叹了口气,想起两年前未央宫前殿黄门宣召后,少年女帝从丹陛吐血滚下的场景,想起她后来无数次梦魇,在哭声中惊醒,只伸手推开他,“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她多留一刻,道,“苏相是聪明人,知晓那四盏鎏金风铎的意义。陛下关你两年,数百日子里或许多有不敬,行事偏执激烈,但今日起当是补足你了。”
“有些话,本是陛下同婢子的闲聊语,原无需与苏相说。但眼下说说也无妨。婢子来时,原是不解的,何必要给您这般大的恩赐。纵是陛下过了些,但论因还是在你。”阿灿顿了顿道,“然陛下说,她感激你后来说的不后悔,不后悔在渭河救了她,这是她一辈子还不了的恩情。所以她今日站在至尊位上,拥有世间至尊物,分来予你些,你也是受得起的。”
“而至此,她与你两清。”
“你声名依旧,威望依旧,权势依旧。依旧——可以娶妻生子。”
阿灿话落,将四盏莲花风铎盖上布稠,领人离去。
秋风平地起,苏彦不觉风吹,也不觉得冷。
只是原本萦绕在耳际的那些话都慢慢散去,取而代之的只有两字。
两清。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段转场大概2000字,写完估计又晚了,明天上午更。
第68章
堂前传谕时,日升东方,眼下已近中天,苏彦还站在禁中女官离去的地方。
御赐之物封入库中,剩四个鎏金六角风铎,属臣不知如何处理。大长秋后头同丞相的一些私话,不曾落入六耳,但奉女帝之命前来办的差事原诸人皆闻,乃“以新换旧” ,如此便该将风铎重悬于车驾四角。然上前问过丞相两回,都不得他回应。若是要入库封存或供奉堂前自然也是可以的。故而属官在边上踌躇了半晌,方得苏恪话,重新悬于车驾上。
苏彦不知何时回的神,归来后院时便正好看见苏恪指挥他们挂风铎的场景。
【挂长些,声音便更脆些! 】
【我来挂。师父, 您看下, 是否一样长? 】
【若有磨损了,师父您同我说,我再做。 】
【师父, 你喜欢吗? 】
“怎么样,喜欢吗?”是苏恪的声音,响彻在苏彦耳际,“我让他们从库里寻了些金线密在一起,做以垂绳,如此方算同这未央宫廊下风铎匹配。知你不喜奢华,但总是御赐之物,便该如此。”
苏恪最喜这些贵物,眼中很是满意。
“摘下来, 封入库中。”苏彦从车驾前过,拾阶入内。
“哎——”苏恪闻话,扫过瞬间停手的侍者,追上去。
未几,风铎拆下,外头马车空空如也。虽依旧是三公使用的四骑华盖敞车,但少了那鎏金至尊的点缀物,终是少了一点更上一层的荣耀,实在遗憾。
自小长在锦绣堆、满眼权势的妇人,隔窗观去,不免叹息。
“阿姊无事,且先回去吧。我累了,想歇一歇。”苏彦将案上的玉牌和镯子收好,盒盖上锁,归置在一旁。
苏恪一大早过来,自然是有事的。然来了一个晌午,插入这么一桩事,又见这紫檀木盒,遂缓了缓道,“我的事稍后说,阿姊且问你一事,你同我说句实话。”
苏彦揉着眉心。
苏恪谴退四下侍者,将半开的窗牖合上,压声道,“你失踪这两年可是被那丫、被陛下关起来了?那个孩子可是你的?”
苏彦靠在榻上,眉心揉出一道红痕。
“你这不说话,便是默认了?”
苏彦蹙着眉宇,眼中流出一丝疲惫。
“果真如此?”苏恪上前拍开他捏在眉心的手,又气又怒狠力戳上,给他有一搭没一搭地揉着,“她是如何关的你?是、是那日临行别宴,对不对?她设计迷晕了所有人?把你关了起来,还把子檀扔出了京畿?她怎么敢的?”
这两年多来,她在苏氏宗亲处听过他们的猜想,有此猜想后她便寻薛谨软硬兼施地套过话,后又见女帝车驾频繁出入抱素楼,以至于后头产子后苏彦流连椒房殿不退,她心中便也多少确定了几分。然真到这会,从他身上得到了验证,苏恪还是忍不住惊诧。
“她是陛下,有何不敢。”苏彦拂开苏恪,自己捏过缓减头疼。
“她是陛下,可你是辅臣,是丞相,是她的师父。她为君者,如何做得出这等豪夺强取之事?”
苏彦顿下手,本是心沉无力,然这会被苏恪这话整个怄笑了,“阿姊说旁的就算了,您自个楼中幕僚,多少是您以权相诱,以势相逼的,你且莫指摘他人豪夺强取!”
“我——”
“再者,她算什么豪夺强取,不过是对我背信弃义的惩罚罢了。”苏彦想起景泰五年正月初八的大朝会,想起自己写的那一旨诏书,不由自嘲道,“即便她后来蛮横霸道,也不过是我作的榜样,合该她那样学着。”
“你说什?疯了是不是?”苏恪不可置信道,“你可是最重声名,最禀风骨的,你、纵是她是陛下,如何能这样?如何敢这样?就不怕百官寒心,不御史台口诛笔伐吗?”
苏彦饮了口茶,有些无奈地看着他头脑实在不甚灵光的胞姐,也懒得纠缠这话题,只转过话头道,“阿姊快些说你的事吧。”
然苏恪却慢慢收了桀骜色,只愣愣看着面前的胞弟,神色一点点委顿衰败,好半晌方喃喃道,“百官是不敢寒心,她是不怕御史台,何论她这样做了,都没人能正面挑出个不是来,她……叔伯们说她当是极厉害的,区区数年九卿大半被她换掉了,连太后也不敢说话,说如今当真是江氏山河,女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