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


“对。”苏彦吐出一个字。

苏恪闻来却如千金压顶,蔫坐在案。

片刻却又面露欢色,提声道,“七郎,那这会也很好,陛下既然放你出来了,又给你这样大的恩荣,你也无甚损失。你今岁都过而立了,赶紧娶妻生子吧,且让我同阿翁阿母有个交代。”

苏彦从眉心揉到太阳穴,喘出一口气,合眼闭口。

“你何意?”苏恪观他容色,又看案上紫檀木盒,“你不会是要告诉我,你当真爱上陛下了?”

“有何不可吗?”苏彦睁开眼,嘴角勾起一点弧度,目光散在虚空,似是看到了小姑娘哄逗孩子的模样,“我们已经有孩子了,我有妻有子,如何还要娶妻生子?”

“你不是今日头一天放出来,难不成你不知陛下是如何昭告的天下吗?她说那是苍天赐子,和你有什关系!”苏恪又欲扬声,然难得控制着缓了缓,压下气焰,“从前我是不大看得上她,但你别说,她这桩决定闻来可笑,却是做得极好。如此是给你余地,你撇清这期间种种关系,便还是世家光风霁月的好儿郎,我苏门便还是清贵正雅的门楣。你这还要莫名其妙地缠上去,你是脑子拎不清吗,说那是你的儿子,你和你徒弟生下的儿子?她坐明堂威压天下不怕流言蜚语,所以你也要搭着身败名裂,败尽门楣的风险凑上去吗?这世间好女郎有的是,你要子嗣也容易的很,凭着苏氏的门楣,丞相府的地位,你要怎样的女子没有?”

“可我只想要她。” 苏彦默了半晌,道,“她不是予我余地,是觉得我已不配。”

话落,起身欲走。

“哎,我的事还没说呢?”苏恪这会总算回到自己的正事上。

苏彦坐下催她快说。

“这月廿八,便是阿母十五周年冥诞,我想办得大些,但手头银子不够,来你处挪些。”

“阿母冥诞之事,我前两日便从宫中递话出来,着人操办了,哪需要费你的银子。” 苏彦闻话,不由失笑,“阿母若泉下有知,这等事还要你掏银子,大抵得骂死我。你那点身家且为亭亭留备着吧。”

“不是这个意思。”苏恪给他倒了盏茶缓神,“当日阿母不是说她的遗骸在杜陵邑葬二十年,二十年后迁入洛州苏氏园陵,与阿翁同椁吗。眼下是杜陵邑那处,舞阳姨母和表兄们提议,遂在这最后一个逢五的周年祭中,兴一兴土木。 ”

“兴土木?”苏彦敛神道,“这处是阿母封地,届时阿母迁回洛州,这处要么重归官中,要么顺我名下,你们的意思是——”

“你说呢?”苏恪嘴角抽了抽,“总不会是给你阔地添土吧,你名下府邸私宅还少吗?自然是为了归还官中。赵氏的表兄弟们比我聪明,多来都怕了陛下,如此借阿母之名,各自出资聚筹,给这处建台设阁。名为祭奠手足,实为讨好新皇。前头卷宗已经递给陛下了,少府处盖章准许的。他们都这般做了,我自然不可落下,尤其是今日在你处确定了她那样厉害,我且更要多出些,你挪我五千金,待我有了还你。”

“五千金!不愧是狮子开口。”苏彦笑叹,起身往隔断处的一方暗阁中寻来一块令牌,“拿这个去抱素楼同王平说,从扶风郡处取一万金,算我一份,事后过来盖章。”

一桩不大不小的事,八月底周年祭毕,然那处建造依旧。九月中旬的时候,苏恪过来退换苏彦八千金,道是核算已经足够,没必要用这般多的银钱。

这会苏彦正盯着荆州战局,钟离筠已经于一月前退兵,回去南燕国中增援,抵抗从西线攻入的梁王范霆的兵甲。

然荆州战事未停,乃钟离筠走前竟留下五千伏兵,趁苏瑜大胜扬州齐兵时,再次突袭。如此当地两万兵甲在鏖战数月险胜后稍稍放松的一刻里,大败。如今所剩一万人手,正面临着东齐重新推上来的雪恨之兵,陷入苦战。幸好提前占下了几处沿江防线,援兵已经陆续前往。遂而荆州战局进入最后的关键时期。

苏彦没有功夫理会苏恪,只挥手让她自个存下,不必再还,将人打发离去。

十月初,荆州传来捷报,东齐退兵,苏瑜除了守住荆州外,又下扬州三郡,如此大魏国土又增。于此同时,梁王范霆得梓潼郡,后退出南燕境内,两国暂且休兵。

这一战从五月初开始,至今将近半年,可谓是险中求胜。然虽前后得四郡之地,但兵甲伤亡逾七万,并不乐观。

而东齐处,经此一役,已经彻底交恶。苏彦在尚书台与诸官盘析局势,心中暗思或许可以东征一事。

大魏开国十余年,除去女帝亲征,还未有有过主动出击的征伐之战。

与其千防万守,或许可以考虑攻伐,开疆拓土。

但苏彦没有当下提出,毕竟这只是他一闪而过的想法。若要付诸行动,从粮草到人手,都需要筹备挑选。

尤其是将帅的择取上,今岁下半年开始,章继腿疾发作,不适合上前线。梁王在阴平也动不得。剩余三王中,两王分在北边抗击匈奴,长沙王在淮安郡,然他当年涉嫌唐氏案,苏彦不敢将这样大的事全权交给他。而他自己,需留朝中镇守。

自离开椒房殿,已近三个月过去,江见月带着孩子在后廷修养,从未踏入过前朝。

他自希望他们母子调养好身体,但也渴望见到他们。

本来盼着孩子的满月宴,总可以遥遥相见,但江见月没有办。

于是他便又盼着孩子的百日宴,还有大半月。他已经备好了礼物,有大慈恩高僧开光的长命锁,有她喜欢的糖葫芦,他让医官绘着药膳添的山楂滋味制成的,既养生又能当零嘴。但是,东西呈入内廷,虽不曾退出,然孩子的百日宴,江见月也没有办。

除了闻孩子在这百日间,有过一次风寒,太医署连夜前往会诊,这等诸人都有耳闻的事,旁的苏彦什么也不知道。也什么都没法知道。

尚书台的卷宗会偶尔传进椒房殿,椒房殿也会时不时传出一些代办的事宜,但皆是政务,没有半点旁的。

这日,苏彦从抱素楼回来,在长街终于又见卖骆驼的商人。想起许久前江见月说,想给骆驼换身鞍甲。

他遂唤停车驾,向那商人将所有的鞍甲都买了下来。

整理的时辰有些长。

闻隔壁小贩闲谈。

“你家新妇还没出月子?大喜的事怎不闻声响的?”

“出了,就分了些红母蛋给邻舍们。小儿体弱,可不敢开席大办。”

“是这样,那且不出声。不过啊养养就壮实了,不怕,咱们穷人命,草芥般但也好养的,有些王孙公子泼天的富贵,反受不住……”

苏彦怔怔上前,“体弱不开席,是何道理?”

闲谈的两人将苏彦上下打量,观他锦衣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