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大公主一身素衣,竟有种清丽脱俗之美。七公主眯了眯眼,“大皇姐真是贵人事忙,如今跟着皇祖母,到底是不一样了。”

大公主瞥她一眼,神情淡淡:“皇祖母怜惜我,我亦时时念着皇祖母,念着父皇母后和兄弟姊妹们,更因为七妹妹情路坎坷,所以常在佛前替妹妹……”

“啪——”

清脆的一道巴掌声,大公主的脸被扇向一旁,头上的偏凤步摇也在这力道下,砸落在地。

两方宫人骇然,大公主身边的宫人刚要拦阻,被七公主的人捂了嘴带走。

七公主逼近大公主,掐着大公主下巴,怒火翻涌:“你这个贱人还有脸提。”

大公主敛目,“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七妹妹如今也成婚生子,你………”

七公主反手又是一巴掌扇去,其用力之大,大公主白皙的双颊红肿滚烫,嘴角渗出血。

大公主闭了闭眼,再睁开时,清明一片,“七妹妹还是这么冲动,但冲动会付出代价。”

七公主抬手再打,却被大公主挡住,一把将七公主推开。

大公主抚摸自己脸上的伤,眼神没有温度,“我正欲向皇祖母复命,时间紧急,这伤一时半会儿掩不住了。”

大公主带人离去。

七公主身边的大宫人担忧:“公主,怎么办?大公主身后毕竟是太后。”

七公主嗤笑:“那又如何。”

两刻钟后,太后带着一脸掌痕的大公主主仆,怒火冲冲闯进凤仪宫,“皇后,你……”

正殿内,皇后正为七公主额头上的伤上药,太后到嘴边的责问顿住,视线在七公主和大公主之间徘徊。

皇后压着怒火,带女儿给太后见礼,随后大公主上前给皇后见礼,听见皇后斥道:“永福,你如今仗着太后撑腰,无法无天了,你眼里还有没有宫规法度。”

太后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大公主哪还不明白,但她只能装傻,“皇祖母,孙女不知啊。”她望向太后,双目含泪,楚楚可怜。

皇后冷笑,令七公主身边的大宫人说话,大宫人怯怯看了一眼大公主:“回太后,回皇后娘娘。七公主从凤仪宫出来,在御花园撞见大公主从宫外回来,大公主说她替太后娘娘督促建庙宇之事,还说七公主情路坎坷,为刘因刘郎君祈福之事。七公主令大公主慎言,大公主不允。”

“两人争执,大公主推了七公主一下,使七公主磕到头,奴婢忙着搀扶七公主起身。谁知大公主就不见踪影了。再见面就是现在这般情形……”

大宫人恰到好处的留白,叫众人想象。

皇后勃然大怒:“好你个永福,本宫当你在太后身边吃斋念佛,修菩萨心肠,原是佛口蛇心,专挑你七妹妹痛处,还想倒打一耙。”

太后惊疑不定,大公主把着太后胳膊哭:“皇祖母,孙女没有,孙女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

皇后沉声:“母后,永福是您孙女,长真难道不是您孙女?太子如今冒着生命危险在谯城救灾,他在外面拼死拼活,难道让他母后和妹妹在后宫被人冷嘲热讽,蓄意构陷?!”

这话戳中太后要处,与国之重事相比,后宫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太后闭了闭眼,漠声道:“永福娇纵无度,不敬皇后。从即日起,禁足半年,抄写佛经为太子祈福。”

大公主拽着太后小臂的手松了,她定定看了一眼太后冷漠的神情,退后两步,朝太后行叩拜大礼,又向皇后拜三拜,“母后教训的是,永福知错,一定诚心更改。”

皇后淡声道:“你讥讽妹妹在前,毫无怜悯之心,构陷妹妹在后,心性狠毒,如此恶劣心性需得清修,禁足期间禁荤食。身边小人带坏主子,杖毙。”

太后皱眉,但最后也没说什么。

顿时几个大力嬷嬷把大公主身边的宫人带下去,堵了嘴。只有板子落在肉体的沉闷声。

大公主垂手袖中,指甲差点刺破掌心。七公主轻蔑的瞥她一眼。

太后气势汹汹来,气散而去。

凤仪宫恢复平静,皇后冷哼一声,抚了抚女儿的额头,“为了这个贱人,还累的你自伤。”

七公主笑笑,“母后趁机除了大皇姐心腹,还可以趁机塞人监视她。一举两得。”

皇后揽她入怀,心疼不已。

七公主回抱住皇后,得意的笑了,她母后能无条件信任她,太后能无条件信任大皇姐?

从一开始,大皇姐注定失败。

第68章

太子生疾的消息传回京城,朝堂争执不下。

“圣上,太子贵为一国储君,不容有失啊,恳请召回太子。”

“圣上,谯城水患未解,此时召回太子,天下百姓如何看待皇室?又置谯城灾民于何地。圣上,谯城百姓也是您的子民,圣上三思。”

“迂腐!若储君有失,动摇国势,诸位可担待得起?!”

“圣上……”

“圣上!”

“事情迫在眉睫,恳请圣上尽快定夺。”

承元帝一语不发,目光沉沉的扫过御下众人。

四皇子心中掐算,时机成熟,他正欲出列开口,却听见一道清越之声:“父皇,儿臣自荐,恳请带人前往谯城,辅助五皇兄。”

四皇子蹙眉,十七皇子眯了眯眼,心下转动,紧跟其后:“父皇,儿臣不才,也恳请前往谯城,供太子使唤。”

四皇子心里暗骂一声,十七跟着凑什么热闹,他出列道:“父皇,儿臣恳请前往谯城。”

七皇子看着四皇子和十七皇子都出列,他挪动的脚步又退回,京中需要人留守。

八皇子十三皇子十五皇子跟着出列,请求前往谯城。

暂且不提各位皇子心思,只面上瞧来,端是兄弟齐心,皇室和谐的画面。

承元帝面上阴翳退散,大手一挥,准奏。

未至午时,一行人轻装出京,顺贵妃知晓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

她遣了宫人,在内殿倚榻捶击,云鬟雾鬓间,钗环相击,一支鎏金花卉鸾鸟钗滑落而出,砸在地毯上。

孙嬷嬷捡起金钗,搁在榻上小桌,温声哄劝顺贵妃,顺贵妃美目含泪,“他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没要他做出一番事业,我只要他平安喜乐的过一辈子就够了。”

孙嬷嬷心下叹息,面上道:“娘娘,十六皇子到底是儿郎。”

顺贵妃垂泪不语。

孙嬷嬷只好道:“中州雨停,谯城那边应是在泄洪了,等十六殿下他们赶过去,或许太子殿下身子好了,水患之事也处理的差不多,十六殿下也就走个过场也说不一定。”

孙嬷嬷将鸾鸟钗插回顺贵妃髻间,又持帕为她擦泪。

主仆俩说着话儿,殿外传来描金挑银之声,“恭迎圣上。”

孙嬷嬷看向顺贵妃,顺贵妃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