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4


在杨伟等人眼前的时候,他们的视线,不由得从清晰到模糊起来,是他们眼中,含住的激动热泪。

“吴总,我们成功了?我们有变循环发动机了对吗?”杨伟声音哽咽,嘴唇颤抖几下,才找到自己的声音。

多少年,他们一直热切的期盼,超越世界,领先世界。现在,真真正正,预期超越世界的成果,崭崭新摆在了他们面前,还是由他们一手打造而成。

若不是亲手打造,亲自督管一个个元件,组成一个个部件,再到如今,一个个部件组成了这崭新,并且拉开世界差距,性能预期报表的WS-B1。

看着它,他们胸中的骄傲,犹然升起,若不是还稍微留点儿理智,他们这会儿很想张狂得意地笑。让所有人见证,他们在吴桐吴总的指引下,打造出来的傲视新成果!

“是的,杨老师,没有意外,我们成功了,WS-B1诞生,我们要进入变循环发动机时代!”吴桐看着面前不算巨大的真家伙,也同样的眼含欣慰,画在图纸上的研发设计,永远比不过眼前的实物更加让人震撼。眼前完成最终组装的WS-15,犹如一节小型鱼雷一样,不大的身躯,却是有着超乎寻常的迸发动力,将要带给世界,极致的体验,也将中华,实现变循环成熟技术的时间,拉近了十年以上的步伐。

未来记忆中,吴桐无意中浏览到的些许片段信息,中华应该是在八年后,才有了变循环技术的初步待验证,真正的技术成熟,也不是一两年能够酝酿出来,她能拉进这个技术进程,心中也是自有一番欣慰的起伏跌宕。

“哈哈哈,哈哈,我们成功了,吴总厉害,吴总,我们成功了!”杨总和几位核心工程师喜极而泣,近乎癫狂的手舞足蹈,他们成功了,他们成功打造了属于中华的,领先世界的,超性能,变循环发动机!

之前,他们以为,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步都是积累和进步的体现。直到,他们认识吴桐,吴桐用一个个超群的成果,向世界无声证明,中华从不可小觑!

在吴桐之前,说起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他们和海对面曾经最大的差距,是在研发模式上。

他们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是先飞机后发动机,发动机的研制往往是在飞机研制型号确定后才开始的;而海对面是先发动机后飞机,当研制飞机时,早已有了可以选择的发动机。

可以说,现有发动机再有飞机的研制模式,才是符合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规律的!

这是因为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技术难度要比飞机高得多,研制的时间周期也比飞机长很多。

两种不同的研发模式,产生的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国内往往因为飞机型号的下马,发动机便陷入绝境,最终夭折!相比之下,一个好的发动机基础存在,要好得多,即使某一两种飞机型号下马,也不能停止发动机的研制投入!

好在,国内从不缺乏有识之士,也从不缺乏,愿意为国奋战,粉身碎骨终不悔的无名科研战士,当有关部门和卓越研发人员认识到了这一重要性,从原先把航空发动机当作飞机的一个重要附属部件进行研制,提高到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性与飞机并驾齐驱、甚至还要高出一筹。

现在,他们国内,现在得天地助力,有了吴桐。在吴桐的协助下,之前有了领先世界水平的WS-15S,现在有了崭新性能更优越,更节省资源的WS-B1,领先世界一步,实现变循环发动机的落成,日积月累,中华,现在能骄傲的称得上一声成为发动机强国。

他们中华,从未掉队!

第306章

就绪

未来,他们会有更多发动机诞生,甚至不再局限于航空航天,技术衍射下去,舰船、汽车都讲有更强大发动机的基底,只待时间的发酵。中华科研,将会自有一番天翻地覆的变革,科研界,必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吴桐,为科研界,奠定了充分的发展基础。

杨总等人,对未来科研界,都是深深的看好,而他们,同样也会是这份发展的向上助力!

“重复耐性试验,密切关注整机性能和稳定性!”

“报告数据,压气机的增压比、空气流量、喘振点,燃烧室的燃烧效率、出口温度分布”控制室内,吴桐盯着测试台上的已然成型的发动机,发号指令。

对于测试,无论是吴桐还是,目前团队的研发人员,都是驾轻就熟的。从元件到部件组成,大大小小的测试从未停止过,部件性能和稳定性,关乎着后续整机的性能稳定,从核心机、风扇、压气机和涡轮等部组件及控制系统

他们都逐一的展开试验、加力燃烧室稳定性试验,控制系统的半物理模拟试验等,部件在正常使用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试验。

逐一验证零部件在正常工作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叶片高循环疲劳试验、盘轴等关键件的低循环疲劳试验、关键件的损伤容限试验,成附件的环境和可靠性试验等。测试零部件极限载荷环境的确定对验证部件和系统的可靠性、在恶劣载荷条件下的部件安全能力试验

每一项的实验都留下

精确的成功数据,确保了部件和系统稳定性有切实可循的依据,才会进入下一个流程。并不是零件,仅仅只是加工出来就立即投入使用。他们确保,从每一个零部件都久经考验,才最终合成了眼前这个堪称奇迹的WS-B1的诞生。

WS-B1彻底打造成功,并不意味着项目的完结,测试依然继续。重复的循环测试才刚刚开始,参数测量、控制规律调整试车、转子动力学试车、热和压力测量以及振动应力测量等,由此提供整机性能数据,验证发动机的性能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验证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的温度极限、燃烧室和加力燃烧室的熄火极限、飞机机动包线内的畸变极限等。开展地面和高空模拟试验,以说明并检验推进系统的瞬态响应特性,以及地面和高空试验验证起动能力

普通环境下的测试之后,是载荷试车,包括加速任务试验/加速模拟任务耐久性试验,以及动应力测量等,验证WS-B1发动机能够在计划的检查间隔和设计使用寿命期内安全、经济且可靠地工作。各类极限载荷环境验证着WS-B1整机的可靠性。

载荷试车之后还有,恶劣载荷环境条件下的整机试车。包括叶片飞出、包容性、超温、吞烟等,验证恶劣载荷对发动机的影响,即在恶劣载荷作用后的规定时间内保证飞机安全的能力。

战机执行任务,极大可能会遇到恶劣载荷环境,他们必须确保,他们的发动机,在多重恶劣载荷环境中,依然能稳定支持战绩的机动运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