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5
而这些,WS-B1,都一一以优异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数据,优异的通过了各项高强度试验,陆续聚集的数据,再一次让以杨总为首的研发团队,激动地心潮澎湃!
他们肉眼可见,很多崭新的技术,填补着他们在航空上的差距和空白,可以逐步衍射分解,产生巨大的边际效用,不仅仅局限于航空领域,其他板块都能用得上。
“巅峰推力值42吨!发动机的燃油效率至少可以达到f135发动机的2.7倍以上!”看到这个数据,杨伟的眼力亮度惊人,脸上都氤氲出兴奋地红晕,这是已经兴奋到极致的表现。
当初看到吴桐预测,推力数据将在36吨以上,巅峰数据预计能在40吨的数值,他们已经为这个数据惊骇到不敢置信,还想着能百分之六七十达成,他们就是极大地突破。
但是,吴总就是吴总,她预测数据,一如既往地是谦虚的保守,实际达成的数据,巅峰推力42吨的数值,若是放出去,能让世界惊骇到瘫软!
海对面的F119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为18吨,为了增强F135发动机的推力,设计师在F119发动机的基础上提升了发动机的涵道比,使得它的最大推力达到了20吨。海对面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军用发动机技术水平也一直遥遥领先,这是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地方。
但是,现在,他们可以骄傲的宣称,他们早已从WS-15S已经彻彻底底的超越,在服役于H-20的WS-15S-2上又有进步,在WS-B1更是直接超越性的将这个数据拉到了两倍的差距,这是他们中华的奇迹,他们的荣光骄傲!
“还行,算是初步达成我们的项目目标!”吴桐也勾起了舒缓的笑意,紧绷了两个月有余的神经,终于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数值出来,可以慢慢放松了心弦。
“杨老师,深呼吸,舒缓神经。我们接下来还要进行下一步,将咱们的WS-B1安装上苍龙J-35,去见证我们的神龙出海!”
她成功了,J-35有了能够提供超强动力,且能够将能耗运用到一定极致,使得苍龙J-35能够在垂直起降的基础上,依然保持着超远距离作战半径的超有能力!
“吴总,苍龙J-35整机打造完工倒计时还差三天,请你亲临检验!”在一众研发人员欢天喜地,激动不能自已的时候,吴桐的保密电话响起,陆骁报喜请示的声音传来。
在她向成功迈步的时候,陆骁那边一样分秒必争,阔步向前,两个月的时间内,风洞模拟实验成功通过后,整机打造日新月异的进行着,如今已经基本落定完成,他们几乎以同步的速度,即将苍龙j-35整机打造完工,只待心脏就位。
第307章
抢先
对于苍龙J-35整机打造,吴桐从来不担心以陆骁为首,詹工、冯教授为的工程师团队会跟不上她前进的步伐。吴桐只在大局总揽,重心还是在发动机的研发攻克上。
她相信,陆骁他们的能力,这几位都是战机领域,数得着的顶尖大拿,每一位,都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研发团队都是成熟配置,按图索骥绝无问题。
有之前威龙J-20,鲲鹏H-20的成功经验,西洲研究所和西飞研究所,都有着成熟的快速打造经验和团队,有调整足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有了这些条件加持,能够助力于他们更快把工作做好。
已经有清晰气动布局和完美详细设计图的苍龙J-35整机打造,材料也都储备支援顺畅,人员和技术设备都充分,苍龙J-35的整机打造,几乎可以以丝滑顺利来形容。
“陆哥,同喜,WS-B1发动机,刚刚整体实验全部完成,我和杨老师,这就带着WS-B1,前往西洲研究所!”助力,苍龙腾飞!
“好,好,吴桐,我们等你们和WS-B1到来!”陆骁看着眼前忙中有序,热火超天的J-35整装车间,干脆利索的保证道:“用苍龙J-35整机欢迎你们!”
苍龙J-35已经在做最后的起落架安装,起落架的材质用得正是吴桐百忙中,又做了二度优化过的MC-4!
吴桐在其中增加了抗疲劳技术体系,改进表面质量,改进材料强度,确保结构件的光整,足够承受J-35极速降落的巨大落地冲击力,配合他们设计的起降系统,确保起落架助力于苍龙J-35垂直起降,寿命长久耐用。
这个工程安装完成,苍龙J-35就能在今天宣告彻底完工。他给吴桐保证的倒计时三天,其中两天,是用来反复校验,探伤,确保万无一失的。
“我和杨总尽快就位!”吴桐笑着看向远方,似乎看到繁忙一片的西洲研究所,那片湛蓝的试驾上空,遇见了他们的神龙起飞。“陆哥,今天已腊月十五,给你说声迟到的元旦快乐,我们新年献礼,可以拉响倒计时了!”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跨过元旦,进入了公历2012年!
今天已经是元月八号,也是农历腊月十五。有句俗语不是这么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他们已经进入了春节倒计时,此次此刻,中华大地,千家万户,年味已经酝酿蒸腾,想要在春节献礼,他们任务还颇为艰巨着!
保护性整装打包,护卫运输力量就位,载着吴
桐和杨总直奔最近的军-用机场,运输机已经停驻就位,先护送吴桐和杨伟登机后,护卫的战士们迅速没有任何颠簸的将发动机包装箱送上运输机,护送大队跟着一起登机,运输机滑翔起飞。
“WS-15S的技术已经延伸到运输机上,运-20项目组正在全力攻关,预计最迟明年,哦,应该是今年2012年下半年,进行首飞!”在运输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杨总和吴桐交流着消息,吴桐的权限足够高,这没什么不可对吴桐说得。他能知道,是因为运-20项目组向他求助了。
“他们本来在基于WS-15的基础上,攻克更大推力的WS-20,以达到更大推力,助力于运-20。
运-20的设计,是奔着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想要能够短跑道起降性能优异
预期航程四千公里起步,预期载重,五十五吨。必须要有个大心脏,才能达成载重需求的动力缺口!”
只是,运-20那边搞了四五年,难关攻克不少,发动机还是至关影响因素。
直至,吴桐助力他们614所,搞出了WS-15S,以及用在H-20上的二次优化PLUS版本,超强续航和澎湃动力,接连助力威龙和鲲鹏成功甩开世界领先水平,数据几度破纪录,让运-20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