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
“他是不是已经下了决心要……”
他不敢再说下去,只喃喃道:“也许是真的,他是在说我不中用,不如九弟,他是对我说的!”
周显没讲出来的话,秦谏与沈夷清都知道,是“易储”。
太子周显是先皇后所出,生性仁厚,又是嫡长子,理所当然被封为太子。
如今周显二十岁,已做了十一年太子。
但之后,皇上宠幸宦官出身的王善,任命其为内府令,管宫中财政,王善引荐其妹入宫,得皇上宠幸,一路晋升为贵妃,兄妹二人风头甚至盖过皇后家族。
王贵妃运气也好,很快诞下一名皇子,便是皇上最小的儿子,九皇子周熙。
也许是爱乌及屋,也许是小儿子聪明伶俐,总之皇上对这小儿子极其喜爱。
皇后于两年前殡天,弥留之际告诉周显,皇上身边宫人透露,贵妃曾向皇上提及,自己怀孕时曾梦见苍龙出水,小皇子也天赋异禀,只可惜自己身份低微,连累了小皇子。
贵妃身份自然不低微,九皇子身为皇子何谈被连累?
贵妃的意思是九皇子只因非皇后所出,所以不能做太子。
而皇上竟没怪罪贵妃,证明他并非完全没有这想法。
这是皇后临终前所担心的事,说给太子听,是要太子有所防备。
但太子周显不知该如何防备。如今九皇子越来越大,贵妃仍然受宠,仍然天天伴于皇上左右,而自己在东宫,与皇上之间又夹杂着许多国事、成年太子与壮年君主之间的微妙关系,除了心焦,再没别的办法。
“要不然,我让我父亲劝谏皇上,不要封秦王,这事本就不合理,我父亲定会秉公直言。”沈夷清说。
他父亲是御史中丞,也得皇上信任,倒能说得上话。
周显神色一亮,正要说话,秦谏道:“我以为不用着急。”
两人知道他最有谋略,此时都看向他,秦谏先宽慰周显:“殿下不必着急,不过是一篇出自十岁小儿的文章,殿下堂堂东宫太子,怎能被这个吓倒?越是如此,殿下越要有殿下的沉稳持重,不可自乱阵脚。”
这样一说,周显点点头,的确,如果因为一篇文章,这边马上就有行动,当然显得心浮气躁,倒让皇上越发觉得他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布?Y?e?不?是?ⅰ????ü???ε?n???????????????????则?为?山?寨?站?点
这大儿子不如小儿子。
秦谏随后道:“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皇上不会轻易提出,朝臣也不可能答应,不是万不得已,事情不会到这一步。所以殿下不能出错,只要殿下不出错,就算皇上动了念也下不了决心。”
沈夷清道:“穆言说的是,这样一想,刚才我那样说就太莽撞了。”
周显问:“那我便什么也不做么?假装兄友弟恭,我对封王之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一边说着,他一边已经皱起了眉头。
实话说他确实是不喜欢那九弟,母后临终前病重,贵妃就仗着荣宠不将母后放在眼里,后来又撺掇父皇改立太子,这教他怎不记恨?又如何会去喜欢那九弟?
秦谏道:“至少不能对九皇子露出不喜来。不管怎样,他还是个孩子,既生性聪慧,待到殿下登基,也许还能做一名能臣干将。”
周显看看他,长叹一口气。
他只怕最后登基的是九弟,自己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秦谏知道太子仍然心难安,继续道:“公孙大师虽已从钦天监离任,但他向来善观星象,推节气,殿下可去拜会,请他推测今年雨水气象,待到亲耕礼上将结果报与皇上,恭贺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此皇上必会高兴,也自然知道一个会写文章的孩童,与一个真正忧国忧民的太子之间还隔着好几重天。”
这样一说,太子大喜,展颜道:“我竟然忘了!对呀,公孙大师在京中,父皇之前还提起他!”
秦谏低头道:“殿下是身在局中,乱了心绪,若是臣,只怕在皇上面前便已露出不喜,要从那小儿文章里找出几处不是来。”
周显笑起来:“我知道你,你夸不出来,你是不知,我是真心实意、言之有物地夸了好几句。”
秦谏拱手:“到底是殿下,朝臣早就说过殿下宅心仁厚,待人和善,日后必能知人善用,为天下明主。”
周显宽了心,神色为之一变,轻松许多,叫宫人将殿门打开,与两人前去书房读书。
第10章 家常
程瑾知一早将结果告诉秦夫人,秦谏不只再一次回绝,还恼了,大概是觉得她蹬鼻子上脸,自恃太高,所以连夜离开了她房中。
关于在秦谏那里吃的苦,她也不会全咽下,总得让姑母知道,至少以后不要派她这样的差使。
秦夫人果然愤恨,咬牙骂道:“公主的儿子,眼里只有那身份尊贵的太子,又哪里有自己的亲弟弟?终究是个无情无义的东西!”
程瑾知在一旁沉默不言。
转过头,秦夫人看看她,叹声道:“你母亲啊,终究是把你教得太死板。想我当初,程家那样的光景,我嫁来侯府做继室,就没有看得上我的人。
“哼,你可知他们竟把长公主住过的正房留着,让我住偏院?结果呢?半年内,我就搬进了正房。一切,还须用自己的谋略和胆魄去挣。”
程瑾知当然能听出,这也是怪她没谋略没胆魄的意思,若是姑母自己,已经让夫君点头了。
的确姑母能让公公对她言听计从,自己没这样的本事。
她一直不吭声,秦夫人也知道侄女心里可能也有怨言,便又拉了她安慰道:“没有事,他年轻气盛,你们终究是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合,过两天趁他气性消了,你再主动向他认个错,事情也就过去了。”
程瑾知终于回答:“是。”
又说了几句,秦夫人和她道:“庄子上送来几筐樱桃,顺便还有几匹布庄送我们的夏布,你去将这些都分了吧,和府上的人熟悉熟悉,也让他们知道你慢慢开始接手府上的事了。”
发放东西是好事,的确是能迅速和府上人熟悉,也能让他们喜欢,秦夫人这是有心安抚,程瑾知应下,道谢。
秦夫人继续道:“樱桃最新鲜最好的只有两篮,你给自己多留一些,再是你祖父那里,还有你几个婶婶,发完就算了,剩下的几篮就分余下的人。”
程瑾知想了想,问:“是不是还有谢家姑姑?”
秦夫人摇头:“那倒不必,她那里人少,随便发点就是了。”
程瑾知有些奇怪,既然几个婶婶院中要发好的,为什么姑姑就不用?她不还是客人吗?
但姑母没多说,她也没再问,照做就是。
之后随妈妈去看樱桃,一个个长得金黄金黄的,圆润水灵,眼下已是春末,天越来越暖和,却没什么好吃的瓜果,樱桃本就是稀罕物,这时候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