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3
巧枝正是这时候说:“裂纹根源可能集中在下密网,尤其是靠近八字交叉处,试着往里面探一探,我个人觉得裂缝根源应该在里面大概一指半深的地方。”
焊枪火花一溅。
余组长感觉眼前被焊花晃了一下,林工是怎么知道的?还指示得这么清楚?
但是工件已经预热,温度处于舒适窗口,没有时间再仔细去问了。
余组长的眼神专注起来,透过焊面罩,盯住一道道裂缝,宛如一个趴在山坡上的狙击手。
上战场前,无论有多少情绪,有多少对此次出征能否胜利的猜测,又或者看着家人的照片思念的抹眼泪,难过又想家,但在真的踏上战场的这一刻,就只能全力以赴的去打好这场仗了。
什么责任,甩锅,看法,在他握起焊枪的那一刻,全都像是电火花一样飞溅,然后化为虚无。
只有焊接的结果,才是唯一有意义的东西。
余组长表情凝重,焊枪深入,同时命令:“晃火。”
旁边的焊工连忙让加热的火来回摆动,使得工件受热均匀,又避免过快的冷却。
对于这一组密集复杂、原因暂不能确定的裂缝,余组长自己也没有太大的信心。
因为原因不能完全确定,以至于里面藏在边角或者裂纹弧度里的细纹,都是难以判断和清查的。
但凡少焊一条细小裂纹,都可能带来各种出其不意的严重后果。
而找到裂纹源头,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办法。
对这个裂得无缘无故的八字加强筋,余组长心里没底,所以动作偏慢,焊得极为谨慎。
所幸林巧枝没有说什么,这让余组长暗自松了一口气。
要是当众被点出来,那面子可就丢大了。
“找到了吗?”
林巧枝关注进度的询问,透过飞溅的焊花和面罩传进来。
“暂时还没有。”余组长说完,觉得不太有面,又补充了一句,“应该快了,马上。”
这个“马上”就很有灵性了。
中国人应该都懂,无论是距离目的地多远,无论是到底还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赴约,都可以用“马上”一词回应,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灵活性。
余组长回了一句,心里还在想,这么多细细碎碎的裂纹,看都看不清,哪里有那么容易找。
林巧枝则微微蹙眉。
她在梦里,是见过这种情况的裂纹的,根据表面的纹路,推测出裂纹根源应该不会偏离太多。
其实这和她们钳工要研究的力学有些重合,没错,就是那些什么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固体力学,弹性力学,变形力学,断裂力学……真的没有一个好东西!到处欺负人,今天欺负钳工,明天欺负焊工,后天欺负全世界,然后拍拍屁股洋洋洒洒而去,依旧我行我素,嚣张得很。
林巧枝脑海里又努力调用了一下相关的知识,把梦里几次经验和眼前的裂纹对照。
“余组长,你把手往下挪半厘米,往四点钟方向,探一探情况。”林巧枝按照估算出的,直接给到余组长位置。
余组长“唔”了一声,尽管觉得林巧枝这个位置指示得有些突兀,有点摸不着头脑,不晓得她是怎么得出的结论,但他也没有执拗的抵抗,反正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影响,现在裂纹这么多,先焊哪一个都是焊。
他试着将焊枪往对应位置做了一点点角度调整和挪动。
一股很细微的,很熟悉、令人舒适的吻合感,顺着焊枪,传递到余组长手里。
余组长眼睛都还没来得及瞪大,就下意识操作起了焊枪深入。
第81章 余组长合上了书,不愿睁眼。
焊花飞溅, 汗水直淌。
余组长眼睛一眨不眨地专注盯准了细小到重重叠叠的裂纹,注意力、感知力也是高度集中,确保焊材和母材完全熔透!
他压住惊喜, 连续操作焊枪更换角度,一连调整好几下, 不断随着裂纹的方向和焊件的形状调整焊枪。
确定了根源, 难度瞬间降低了一大截。
因为接下来,对他这个水平的焊工来说,就是按图索骥的事了。
“真找到了!”把周围边边角角全探了一遍,确定真的是裂纹根源,余组长精神有些振奋又不可思议地喊。
他从前寻找焊点, 要么是通过眼睛看,要么是通过探针探测,最后主要还是依赖经验和感觉来判断。
就没有听说过,有谁是可以隔空指出焊点的。
直接被给到裂纹源头, 简直像是卯足了劲儿准备跟羚羊搏斗,打猎下口粮, 结果突然来了一只老虎, 忽然来了一爪,直接拍死了这只羚羊,除了一点点虚空索敌的失落,实在是有种……天降猎物的满足和幸福。
“注意间隔时间,别让热输入量过大了。”林巧枝看着旁边测温一次次的记录的数据,思考片刻,又转头同余组长的大徒弟道, “准备一下氧乙炔焰,等会儿对焊点做退火处理。”
“退火处理?”大徒弟呢喃了一句, 眼神呆呆的看过来,有点没回神的样子。
他也是有不少焊接经验了,即使红旗厂焊工没有钳工强势,做不到江城龙头,但是也不差吧?他跟着师父做了那么多焊接,但眼前这样的情况,真的从没有见过,有些超出认知了。
虽然林巧枝天赋高、脑子活在红旗厂都已经是出了名的,但是以这样不可思议的方式,直指出关键焊点,还真的指对了,最起码余组长没有这个实力,作为开山大弟子,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了。
众人陆续意识到这一点,整个车间逐渐寂静,除了焊花的声音,好像再没什么杂音。
林巧枝见余组长这个大徒弟眼神略呆滞看自己,还以为他不明白,于是给他解释一句,“光是中途暂停休息几十秒,热输入量降低的可能还不够。补焊完之后,立即用氧乙炔焰对交叉点做退火处理,可以让残余应力缓慢安全释放,就跟煨汤铫子上的排气小孔一样,再做一层保险。”
呆滞的眼神转了转,意识到什么,连忙点点头。
“好的,好的!”他胆子肥了,竟然让林工给他解释操作缘由。
林巧枝:“……”
是不是有点缺心眼?余组长这个老油条,怎么教出的大徒弟有点憨。
见他去准备了。
又回过头来看余组长操作,看着焊花飞溅,看着裂纹逐渐在焊枪下一点点消失。
在最后一条裂缝焊接结束后,旁边立马有准备好的氧乙炔焰对准八字加强筋做退火处理。
眼看到一切都顺利推进,最后一步也要结束,并且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差错。
林巧枝心里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尽管不是她亲自操作,但全过程的紧张、专注、思考却是一点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