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4
和自己上手比也不差什么。
余组长关闭了焊枪,仔细检查了一下裂纹的情况,这才摘下手套,取下面罩,回头与林巧枝眼神直接对视。
他此刻,手上都还在回味那一刻的触感,浑身都好像还在发麻。他的脸和手被弧光灼烤,有点微微发红发热,本该是焊工极其正常平静的状态,但此刻,想到刚刚发生的一切,余组长完全没法说出寻常二字来。
“目测没有问题。”余组长缓了缓,等了两分钟,确定了焊件状态平稳,给出判断。
“没问题就好。”林巧枝点点头,又转头安排道,“接下来要做的测试,还是按照原本的计划进行,尤其是八字加强筋的刚度和抗扭能力测试,不能因为这个焊接插曲,做任何程度的放松。”
“明白的。”
测试需要准备,不可能马上做,林巧枝安排好这些,点点头准备继续进行三车间的巡逻。
余组长终究还是没忍住往前迈出一步,道:“林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就刚刚,那个裂纹源头。”
一直到现在,他的心情都还无法完全平静下来。
林巧枝想了想:“学力学。”她半点也不藏私,大方地表示,“你也想学的话,我那儿有几本书,还有一些资料,等会儿拿给你看看。”
见余组长没什么疑问,她点点头,走出了车间,回到了高工办公室。
确实喊人给余组长送去了。
余组长懵懵抱着一小摞资料和书。
他试着,手随意捏住某本书中间的部分,一翻开…… 网?址?F?a?布?y?e?ⅰ???????e?n?????2?5????????
“啪”地一下。
余组长合上了书,头晕目眩的闭了闭眼。
不愿睁眼。
***
林巧枝离开了三车间。
她趁着记忆还新鲜,回到高工办公室之后,坐下来立刻就打算记工作笔记,把今天这个问题,还有解决办法,其中思路,都整理记录下来。
从抽屉里拿出标注着项目名字的笔记本,又握住钢笔。
本子在桌上摊开,摆放好。
林巧枝长长地“唔”了一声,整理好了思绪,提笔在纸上落下一个个力透纸背、笔锋硬挺的字迹。
还时不时掏出另一个本子,和之前记录整理的有关裂纹和应力的笔记对照。
相互对照,反复参考理解。
乔元走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他看林巧枝如此专注,干脆站在旁边等了一会儿,见到她笔停下思考,才咳咳两声:“林工。”
林巧枝从专注的思绪中抽离出来,看到身边的乔元,问:“有什么事吗?”她觉得自己总不至于这么倒霉,“难道六车间也出问题了?”
“哈哈那倒是没有。”乔元看着她那一个非常厚实的本子,半拳高,前面大概已经写了三分之一了,暗自咋舌,“你这里面写的,不会都是这个项目里出的问题吧?”
“差不多,”林巧枝也松了一口气,任谁也不想如此紧凑的遇到问题,“还有一些我自己的经验和想法,问题的处理办法,怎么预防之类的。”
乔元探头一看,就看到了一堆计算式、推理、裂痕分析等等,他当即露出一个淳朴又不失礼貌的笑,道:“厂长让我来喊喊你,北边两个拖拉机厂的队伍到了,现在办公楼的大会议室里开会。”
“这就来。”林巧枝合上钢笔帽。
乔元又瞅了瞅她那本儿,“也不急,你要是这个没写完,就先写。”
看起来有点东西,可别开过会回来忘了,那就太可惜了。
他站在这旁边,心里也不免有点戚戚的。
怎么说也是当过林巧枝老师的,虽然说有那么一句老话叫作“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是发现林巧枝懂的物理力学,好像已经比他还多还深了,心里还有点怪别扭的。
而且站在这里,不免有点虚,生怕林巧枝忽然就把本子举起来,“乔工,你帮我看看这个。”
幸好的是,林巧枝合上了笔记本。
然后起身道:“差不多写完了,剩下一点也不要紧,我再想一想可能会整理理解得更透彻,走吧。”
两人一起往办公楼走。
这是一间大会议室,里面正在开会,两边人都坐满了,反而衬托得红旗厂这个主人夹心有点稀少,就只有温东鸣带着几个人坐在会议室前面。
林巧枝和乔元从侧门进来。
她们动作很轻,不想打扰到会议。
不过会议还是因为她们的来到,节奏稍稍打乱,从林巧枝进门起,就有人目光落到她的身上。
紧接着,能陆续听到林巧枝,林工,林**等隐隐约约的压低地交头接耳声。
整个会议室上方,都好像飘满“林”的样子。
林巧枝感觉一道道落在她身上的目光。
她从小就习惯了这种目光聚拢的感觉,只是现在里面蕴藏的情绪有了些变化罢了。
“巧枝,来坐这儿。”坐在会议室最前方的温东鸣,脸上露出向日葵花般的笑容,朝她招招手,示意左侧前列的一个空位。
林巧枝走过去,拉开椅子,坐下。
温东鸣给她介绍人,主要是介绍龚厂长和骆主任,然后还有各自的几名高工。
相互间点点头,就算认识了。
会议又很快继续进行。
林巧枝旁边是红旗厂管理生产的齐邵宁主任,她微微偏头凑过来,低声道:“刚刚一直在讨论建立维修网点、维修站的事。”
林巧枝点点头,表示了解。
这虽然是她和孟主任起得头,但后面具体的事情,怎么落实的,还真的和她没有太大关系。
很快,话题就转向了技术维修书。
其实,龚厂长和骆主任肯定是都更想先讨论拖拉机技术的,早上参观完一圈,心都还嘭嘭直跳呢。
不过总不能上来就说这事,显得有些太直接了。
于是提起《红旗牌拖拉机速查速修百问百答》,“这书浅显易懂,技术也写得精准,不止你们南方喜欢,还传到我们北边去了……”
简单把书在北方闹出的动静讲了讲。
即使林巧枝之前已经通过温东鸣大概知晓了情况,知道北边为什么要找她写维修书,但亲耳听到更为细致的描述。
仍是不免诧异。
“竟然还有这种情况吗?”
“是的!”
是真的有抄书流通,也真的有生产大队像是城里人通宵排队买肉改善伙食一样,提前一晚上就去排队,想抢一本才刚刚到的书。
林巧枝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只想把手头的丘陵拖拉机项目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尽管肯定没办法完全避免,但也尽量减少故障率。尽可能让丘陵山区本就艰辛的农人们,少为故障如此迫切烦忧。
第82章 破家值万钱
随着会议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