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5
”
得意和骄傲都要透过电话线喷霍丰满脸了,霍丰冷哼一声,“我又不是做拖拉机的。”
“超越世界一流的技术,中国面对美西方技术封锁打响的响亮第一枪,你真不想看看?”温东鸣一点不在意这家伙的口不对心,笑呵呵地说。
“不想看。”
温东鸣有点破功了,放下茶杯,默然半晌,“我保证不对着你嘚瑟,行了吧?”
“不信。”
“我要是当面对你嘚瑟了,下次来江城的资源分给你的那部分,我保持沉默,不跟你争。”温东鸣给出承诺,以作为他诚意的保证。
“不仅是不能当面,还不能找人跟你打配合,一唱一和搭戏台子。”霍丰提防着这家伙。
温东鸣嘴角一勾:“都什么时候的事了,你还记得啊,哈哈哈你还别说那次咱俩搭配得还挺好的,一起把那个没脸没皮空手套白狼的给说挂脸了,那个脸色难看得哟……”
霍丰腹诽,就是防你呢,坏水咕噜咕噜往外冒,“你就说行不行吧。”
“行行行,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了,至于这么防备我吗?好了,你赶紧出发,搞得好像我巴不得你来看一样。”温东鸣放完狠话,连忙往座机扣上听筒。
怕一个忍不住,真的透出“眼巴巴”的感觉。
锦衣夜行是不可能的,温东鸣这会儿,就像是家里有孩子上了清华北大,恨不得认识的同学、老师、同事、同乡人、所有亲朋好友都来吃席,即便是席面贵一些也无所谓。
当然了,通知的时候还是要含蓄谦虚一些的。
等温东鸣通知了一圈,心满意足地往后面的测试场地走。
到了地,看到路工身边空出的椅子,顺势坐了上去。
他左右看看,开口问道:“测试快要开始了?”
“林工在做最后的检查了,你看,在跟拖拉机手交代行车细节了。”路工指了指围线里面的林巧枝说。
“这一大早,巧枝效率也太高了,还有一些报社记者和考察单位没有赶到呢。”温东鸣有些遗憾,早知道就不笼统地通知是今天了,直接通知到具体早上八点,“有没有可能稍微晚一点?”
“那你可得自个儿找林工说。”路工笑睨他一下。
温东鸣:“……那还是算了。”他咳了一声,颇为正义,“林工她肯定有一套自己的测试计划,还是不要轻易打乱了。”
路工没忍住笑,早些年还在北边的时候,他就知道温东鸣这皮下到底藏了个什么样子,还是道:“实地测试一开始,最初也是挂载负重,模拟拖拉机长时间牵引农具作业,磨一磨机器,没什么特别的。”
“丘陵山地的挂载模拟测试,不也要安排在角度不同的倾斜坡上?从5°到30°估计都有,要不侧翻,不滑坡,还要有十足的马力进行农耕作业,也是很精彩的啊。真是可惜了,你说说那些单位怎么不能提前一两天到?”
“外省出差要花经费的嘛。”路锋见旁边一个看热闹徒弟的路过,抓过来丢去给林巧枝帮忙,又转头说,“你说的是那些丘陵地区的领导班子吧?能这么早关注到我们红旗厂,都是关注农业,关注丘陵地区农耕情况,一心想为老百姓办点实事的,哪里舍得挥霍经费?”
“也是。”温东鸣叹息一声,心痒痒也只能忍住了。
W?a?n?g?址?f?a?b?u?页????????????n?②???????????c?ō??
“你反过来想,也是好事。真要来一来来那么一大堆,各个都跟你哭诉,诉不容易,跟你伸手要拖拉机,怎么应付?”路锋对这个事是很有发言权的,当初红旗厂第一台红旗铁牛55问世,也是类似的场面。
温东鸣顿时从椅背上弹起来,淡化的记忆涌上来,坐直的他大冬天的都有些汗流浃背了。
他再厉害的一张嘴,也抵不过一群来自广大基层的能人啊。
“我先去看看。”
他心有余悸地主动结束这个话题,背着手往围线入口过去。
就这么几步路,他能看到胸前挂着黑色相机,或者扛着三角固定架的报社记者陆续过来。
林巧枝胸前挂着一个铁皮哨子。
因为不是脱胎于从前机型和框架的拖拉机,所以这次测试项目格外多,测试的场地也很大。
“哔——”一声清脆短促,穿透力强的哨响。
“全部人员离场,退到安全线外。”
随着所有工作人员都离开测试场地,测试组人员就位。
全丘陵地形拖拉机实地测试,正式开始了。
第90章 所以您并不看好这次测试吗?
“所有测试组人员已经就位了, 测量仪器也都检查过,全部完好……”黄彩霞又飞快检查了一遍现场,快步来到林巧枝身边, 低声说着情况。
林巧枝听着点头。
她把人员和流程确认这方面工作分出去,自己则是重点关注、且最后检查了一遍拖拉机样机。
别看黄彩霞天赋不是顶尖的, 但心细, 做事也认真仔细,这些项目准备阶段的工作,确实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像是准备沟通这种事,黄彩霞做过一两次,林巧枝就发现她做得很好。她眼睛偏圆润, 外表看起来没有太强的攻击性,不是林巧枝这种偏狭长凌厉的眼型,不笑的时候目光看起来就很锐利,像是暗藏着看穿人心的锋芒。
黄彩霞在沟通的时候, 要是遇到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小问题, 以徒弟的身份沟通两句, 反而让很多人心理压力减少许多,甚至还会有种“你可千万别告诉林工”的拉进感,能减少很多麻烦。
毕竟,也不是人人抗压能力都那么强的。
“周师傅,咱们测试开始?”林巧枝转头看向此次选定的拖拉机驾驶师傅,以确定他没有其它问题。
周师傅不仅操作好,头脑也好, 学新型拖拉机操作快,他坐上了驾驶位, 用力点了点头。
又朝着车外的林巧枝比出大拇指,代表他准备好了。
“咔嚓~咔嚓~”
几道照相机的白光闪过,伴随着快门声,记录下这一画面。
“点火。”林巧枝的测试计划已经准备的得很完善了,也让所有参与测试的人员都烂熟于心,但在测试的过程中,林巧枝还是不吝啬用声音引导一下秩序,让整个测试都更有节奏和效率,在她的把控之中。
“西1测试点,道路通过率测试,开始。”
林巧枝的声音,简短有力地从铁皮喇叭里传出来。
西边一侧测试点的所有测试人员,都抬头朝着这边拖拉机驶来的方向,目不转睛地紧紧盯着。
掐表的。
握标杆的。
拿木质倾角仪的。
提着一桶石灰粉,手里持铁勺的。
还有手里举着记录本,观察排气管黑烟浓度、听发动机声音的。
拖拉机笃笃笃的启动,声音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