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
书院做事。”
文元青之前确实不想成亲,可考上举人,再加上妹妹们要到成亲的年纪,就不能只管自己了。
可他前段时间在东昌府时,接触了几家人,还未接触到各家女子,就觉得那些人户不成。
这才借故躲了出来。
来到宜孟县后,算是认准了纪家,同样也觉得云姐儿有学识又不是怯弱的,人也伶俐,当机立断做了决定。 W?a?n?g?址?F?a?B?u?Y?e?ī????ü?????n??????Ⅱ?5?.??????
这些话说完,纪四婶已经不知道讲什么了。
她最近接触的人家不少。
为儿女们的婚事,更是早就在操心。
很多话刚说一半,大概就明白其中的意思。
文家文举人想提亲,竟是认真。
还提前禀告了爹娘,更让纪霆来牵线。
也表明一个态度。
文举人既是相中她家云姐儿,同样也看中霆哥儿未来。
就跟凌家人觉得纪家要落败,所以赶紧逃开一个道理。
文家却认为,纪家有纪霆在,绝对可行。
都说福祸相依。
好像真的没错。
不过天上掉馅饼,大家还要反应一会儿,看馅饼能不能吃。
贪多不足,四婶希望女儿有个好姻缘,却不想高攀太多,省得让女儿嫁人之后的日子难过。
思来想去,这事还要跟祖母商量。
纪祖母跟文家来往更多,她肯定更了解纪家人。
还有大伯纪伯章,他应该认识文家人吧?
纪祖母去年因纪海的婚事,便从佛堂搬出来,今年又因为云姐儿婚事病了一场,基本就没再回佛堂。
这也多半因为云姐儿婚事没定,她也着急。
好在纪霆考上秀才,还有私塾大比几个孙子孙女都得了好名次。
除了纪风得了第一,让祖母高兴之外,还有孙女纪雨,外孙女沁姐儿的好名次,更让她感慨:“都是好孩子。”
当年的她们,可没那么好的机会。
以前想着读书只能科举,却没想过给家里女孩子们,找个增光的机会。
不过现在好了,她也能宽心。
美中不足的,估计只有云姐儿的事了。
纪祖母暗中骂了凌家无数次,却也无济于事,只能用心去寻门好人家。
大房媳妇二房媳妇,加上纪霆一起登门,把文家的意思说明白后,纪祖母肉眼可见得好了大半。
文家?
文家真这么说?
这可是最好不过的婚事了。
“他家教育世家,所以家风极正。”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y?e?不?是??????ǔ?ω?è?n?Ⅱ?????????????????则?为?山?寨?站?点
“若不以身作则,他家学生如何看待?故而全家对名声都很看重,对女方家里要求品行高于家世。”
纪祖母说的话,明摆着告诉大家。
文家是看重咱们家的人品,还有云姐儿的聪明,再有纪霆的前途。
这几番考量下。
文家的求娶,便更加真心实意。
纪四婶听婆母说完,笑得嘴都合不拢。
太好了。
终于可以安心了。
云姐儿,云姐儿的婚事不用愁了。
四婶拉住旁边纪霆的手,眼神中都是感激:“多谢霆哥儿了,真是多谢了。”
这话说得极为真切。
大家都听得出来,四婶感谢的不只是纪霆牵线,也感谢他读书如此有天赋。
否则云姐儿还不会有这样的姻缘。
纪霆挠头,开口道:“事也没成吧,问问二姐姐的意思?”
他们觉得好,那是次要。
还要看云姐姐的意思吧。
四婶笑道:“放心,包在我身上。”
二房那边如何想,纪霆跟卓夫人就不知道了,但大家都很高兴。
高兴之余,也未走漏半点风声。
事情还未尘埃落定,不可过分张扬。
但总的来看,纪家的喜事一件接着一件。
卓夫人走着走着,却叹息道:“想来,要给你收拾行李了,出去读书,肯定苦得很。”
是啊
。
要出去读书了。
现在定下去文家书院,虽说距离隔壁东昌府也就两三日的路程,快马加鞭一两日。
可还是外地,卓夫人如何舍得。
但她明白,孩子想要更好的出路,只能过去。
纪霆安慰几句,两人聊起带什么,纪霆道:“简单即可,我一两个月就回来一趟。”
“对了,带上大黄吧。”
到时候青竹他们都跟着,不怕没人照顾,自己没事的时候也遛遛狗。
卓夫人点头:“少带点也行,娘跟着你去东昌府,帮你安排住处,有什么就在那边买。”
送孩子上学这种事,她肯定要做的。
卓夫人说完,又有点担心孩子会不会不高兴。
谁料霆哥儿却道:“好啊,可以多住一段时日,娘也可以在那边多转转,毕竟是东昌府,应该比咱们白台州热闹。”
卓夫人眼前一亮,这个好,她可以去逛逛街市。
“这样,咱们在东昌府文家书院附近买处宅子,你爹跟我可以经常去住。”
听他娘这么说,纪霆终于知道,自家为什么在白台州州城有地方住了?
去哪读书,就把房子买到哪。
母子俩商议得很好,还跟院子里的纪老爹说了这事。
对于家里的银钱,纪伯章基本不过问,全都给到自家娘子,他自己这边有书看有字写即可。
但这次却罕见道:“去东昌府买宅子的事,要缓一缓。”
纪霆跟卓夫人都有些奇怪。
再看纪老爹的表情,有点不对劲?
等卓夫人把文家求亲的事讲了,纪伯章表情更是一言难尽。
到底怎么了。
“文家,是因为纪霆要去文家书院读书,才来求亲的吗。”纪伯章问道。
纪霆摇头:“这倒不是,他们在私塾大比还未结束时,就给家里送信,还送的急信。”
否则不可能这么快有回信。
这么一说,纪伯章更愧疚了。
文家如此待人,可他家只怕要失约。
“我也收到一封信。”纪伯章把京城的信件拿出来,直接递给纪霆。
卓夫人也看过去,眼睛带了惊愕:“国子监?”
京城国子监,这几个字出来,世人都知道是什么地方。
京城脚下最好的学校。
或者说,整个南正国最好的学校。
如果说州学那边,水平最低的夫子,也要有举人的功名。
到了国子监里面,别说教书了,能做助教,都是祖上积德。
那里是真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地。
里面不少夫子,还在京城任职。
等于说还没考上功名呢,你就有官场上的人脉。
天底下的学子,都把国子监视为最高学府。
想进里面学习,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里面的学生非富则贵,随便一个学生,就可能是某某公爵伯爵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