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


纪伯章都不理他。

不过手头上的事没停,这段时间他正接手林大人手头的差事。

等处理的差不多了,林大人升任吏部职位,他也要挪一挪。

而回家路上的纪霆,已经知道田俊少见的傻愣是为了什么。

郑家想要跟纪家结亲这种事,其实不难猜测。

加上田俊听到什么联姻,什么乡党,本能以为纪霆同意了。

也是后来想想,纪霆绝不会这么做,这才松口气。

被纪霆发现问题后,田俊也不瞒着了。

他也想跟纪家提亲,就是纪家七妹纪晴。

纪晴性格开朗,在家人面前有些刁蛮,不过多数时候还是很讲理的。

田俊之前在纪家住过一段时间,故而有些接触。

这让纪霆完全没想到。

两人的性格可谓完全相反啊。

只能说人跟人的缘分确实一般。

可他有些难以开口,毕竟在他眼里几个妹妹们年纪都小。

有些事情,他真的还没适应啊。

不过南正国基本都是这样,小七来京城,也是为了这事。

特别是听他娘说,郑志成的妻子还上门提亲,也让纪霆直接把田俊的想法说了。

“田俊那孩子,家世虽然一般,不过模样不错,又是探花,颇有文采。”卓夫人想了想,还是摇头,“不行,他家太穷了。”

话是这么说,他还是列入观察名单,也把情况送回老家。

让三房的斟酌。

当然,也要问问纪晴的意思。

纪雨纪晴现在都跟着卓夫人社交。

两人都是从小读书的,小

七纪晴虽不爱读四书五经,这些年的熏染,也不必别人差,所以很拿得出手。

走到哪都很引人喜欢。

这些事纪霆就不掺和了。

等他爹回来之后,再把对郑家的猜测说明。

纪伯章点头,接下来自有安排。

不过五六日。

郑志成便接到吏部的认命。

他的外放终于有着落了!

直接送到赣州皇家果园做征果司的差事。

这可不是什么肥差,加上当今皇上不喜劳民伤财,极少让人千里迢迢运水果进京城。

所以这职位极为冷门。

也难为林大人从边角料里找到这个位置。

郑志成带着满腔怒火走的。

可谁都知道,这是他自作孽,更知道他不敢有什么报复的手段。

纪伯章就要升官。

纪霆的外放,又是皇上极为看重的。

不管他去的地方如何,做的如何,皇上肯定不会不闻不问。

这般情况下,郑家只有老老实实的。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ù???é?n?Ⅱ???2?????????o???则?为?屾?寨?站?点

翰林院都是人精,也有人看出这小小变动里的错综复杂。

甚至有人断言,有郑平在,那郑家就翻不了身。

纪霆,郑平,田俊三人。

此刻终于有了真正在做官的感觉,再也不是当年的学生了。

这么一想。

国子监的日子,好像离他们很远了?

只是纪霆的名字,在国子监肯定抹不掉的。

五月份,进士馆选结束。

新科进士进到翰林院,以及京城各部。

这一批天赋极高的读书人,终于开始实习了!

对此最期待的,肯定还是皇上。

皇上甚至在四处寻找,适合纪霆的外放地点。

也就是说。

进士们写的策论,经过翰林院一轮轮的完善,甚至可以说重新整改。

终于要实行了。

让这些年轻官员,去到艰苦的地方历练。

以及对全国官员进行最严苛的考核,督察他们的政绩。

程首辅对于一直避而不谈。

可看着手下官员兴致勃勃,程首辅头一次生出,自己是不是老了的想法。

明明一切都可以徐徐图之。

只是经历过殿试的皇上,对今年这批进士十分有信心。

或者说对纪霆有信心。

这般天才,不管放在哪里,都会有一番作为的。

何必这样担心。

找来找去,其中一个的地方,似乎还不错。

雁门关附近的一个上县。

之前是上县。

如今却因为战乱摇摇欲坠。

人口锐减,田地荒废,教育不兴。

虽说那场战事已经过去三四年之久,可一直都没有恢复正常生活。

让纪霆过去,试试本事?

还有,这里面,还有他爹当年未完成的事。

去这边,还有更重要的人物给他。

当然了,先依照他会试策论,把那没落的上县整顿好,是最要紧的。

读书方面,纪霆确实是天才。

治理政务上面,就要试一试了。

皇上急切想证明,他的人才启用没有问题。

也会向更多人证明,天下英才不论出身的重要性的。

他如此年轻,就应该让南正国兴盛起来。

第84章 第84章赴任

皇上的着急溢于言表。

想让纪霆外放的地点,也透露出来。

这也算暗示。

全看纪霆愿不愿意去。

毕竟那地方艰苦,年纪小,不愿意去,实属正常。

当年他还因为州学条件不好,不愿意去读书。

皇上暗叹自己心细,等着纪家的反应。

消息传出来,各方反应自然不同。

但最稳得住的,还是纪家这里。

纪霆几乎第一时间,猜到皇上派他去雁门关一带的用意。

他爹跟周大人,同样讲了当年那边战乱的原因。

当地有人私吞军粮,吃空饷。

以至于武备松懈。

兵部周大人跟纪伯章,一直请皇上彻查。

可当地关系盘根错节,若动得狠了,朝廷必然动乱。

那时候的皇上登基不过四五年,程首辅同样反对。

纪伯章写文章痛斥首辅,就是在宝泽六年年末。

为的就是这事。

等纪伯章被罢官后,兵部等人心灰意冷,知道程首辅只求一个稳字。

虽说程首辅的学生林大人讲,首辅心里也后悔,找个时机会把纪大人调回来。

然后便出了雁门关失守的事。

当时可谓满朝震惊。

而且发生的事,跟纪伯章奏章里的写得几乎一致。

一直沉寂的纪伯章并不理会之前的事,写信给周大人商议对策。

他本就对那边的事极为熟悉。

周大人整理好对策,便上书主动去处理雁门关之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纪霆心道,这么想来,他爹确实是那会活跃起来的。

皇上让他去因战乱流失人口的上县做事,大概率也是弥补当年没听他爹建议。

这甚至是个隐晦的致歉。

反正兵部等人是这么认为的,个个都很高兴。

也是,古代皇帝能低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