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
着实已经不错了。
可这里里面。
少了一个人。
程首辅。
纪霆跟程首辅接触不多,只知道他当首辅二十多年,先皇在的时候极为器重。
也是他力保现在的皇上登基。
虽说当今太后不是皇上亲母,照样坐稳皇位。
就有程首辅的缘故。
纪伯章叹口气:“这些你不用管,先考虑一下,要不要去门北县。”
门北县属于朔州的上县。
近邻粮道,是运送粮食到雁门关的必经之路。
所以商贸往来很是频繁。
上县的规模一般比较大。
人户在六万到十万之间。
还未发生战乱时的门北县,人口巅峰时约有七八十万,良田无数。
县里东西二市极为繁华,节假日没有宵禁。
可惜宝泽七年年底的战乱,打破这一切。
如今的门北县人口十几万,田地少了大半。
往日的东西集市也都关闭了。
没有太多的事情,下面村庄百姓,基本不会乱跑。
说是道路上山匪太多,不安全。
纪霆道:“为什么会少了这么多人?”
八十万跟十几万。
这就少了六十多万人?
“一部分是聚集在此的商户,还有雁门关将士们的家属。”
“再有一些落草为寇的。”
没打仗之前,就有一部分人离开。
打完之后更是如此。
知道原因后,纪霆又问:“那周大人过去后,没有把贪污粮饷的人砍头了?”
“还有些顽疾。”
这指的应该就是当地势力了。
外伤可以让临时任派的官员过去。
但内因,却需要常驻此地的官员一一清楚。
某种程度上,后者才是根治顽疾的人。
这也太难了啊。
让他去?
可细细想想,这事非他莫属。
首先,他出名。
这便是护身符了。
没人敢真的杀了他。
再者他爹就要升官,周伯父又在兵部。
还有皇上钦点。
以及今年殿试传达的信号。
那他过去,就是有
使命的。
单这个气势,就跟其他人不同。
也不是说这事定然高枕无忧。
至少开局是不错的。
至于是顺利解决问题。
还是风光大葬,灰溜溜回来。
全凭他的本事。
纪霆在纪伯章的目光下,点头道:“去看看,必然尽我所能。”
就算不能解决,他也不怕丢人。
再说,不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实在可惜。
殿试的几番考验,让纪霆意识到文章跟实操之间,确实隔着山海。
一想到自己可能会成为夸夸其谈,只会写文章的人。
纪霆就绝对不大好。
可他又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大学生实习,是真的掌管一地百姓的生活,更要谨慎对待。
跟父亲深谈过后,纪霆便收集门北县的资料。
他在翰林院,找那边的情况,还是比较容易的。
而纪霆外放时间,便定在今年中秋之后,八月二十左右出发。
作为今年的状元郎。
连外放时间都是头一个。
这件事从头到尾,程首辅都没有过问。
作为吏部尚书的他,只是沉默地点点头,剩下的事让学生林大人去做。
等林大人要退出去,程首辅忽然道:“皇上此举,过于冒险。”
“纪霆,年纪太小了。”
即使有读书的天分。
治理的才能,却不好讲。
谁料林大人却道:“老师,纪霆才十八。”
师生两个沉默。
一个说纪霆年纪太小。
一个说才十八。
意思却不尽相同。
前者就觉得不靠谱。
后者却讲,纪霆有试错的空间。
如今的南正国,正需要这样的年轻人,改一改风气。
不止纪霆,还有写了策论的进士们。
他们都要陆陆续续外放,去南正国各地历练。
直到选出最优秀的官员,来治理这个国家。
程首辅并未说话。
他尤为沉默地看了看学生。
这样很好。
可也不好。
君心难测。
谁知道以后会如何。
朝局最讲一个稳字。
而这朝局之上,皇上才是应该最稳的那个。
或许,真的是他老了。
程首辅叹口气,往翰林院湖边走去。
还未走进,就听到一群年轻人的声音。
程首辅记忆力极好,听出他们多是新科进士。
有的过了馆选,在翰林院做庶吉士。
有的在各部任职,都是些活力的年轻人。
能把他们聚到一起的,少不了纪霆。
纪霆道:“我找了门北县的资料,但再多资料,都不如让本地人说说情况。刘进士,听闻你家距离雁门关很近。”
“是,距离纪状元你要去的门北县差不多五六十里。”
那确实很近了。
刘进士组织好语言,把他知道的情况说了一遍,又提出当地人想要什么。
他还有点可惜:“但我也没去田地里看过,不知道情况。”
“反正缺水是肯定的。”
再有一些当地的气候等等。
不光纪霆在问,其他进士也在跟身边人讲自己家乡情况。
毫无例外,这些都是殿试上,真心想改革的进士。
依照年纪看,最大也不过三十五。
中间最年轻的,肯定为纪霆。
程首辅看了半晌,并未打扰。
接下来几个月里。
纪霆不仅要消化门北县的情况。
还要组织好自己的班底,一并带去那边。
南正国的官员,基本有自己的班底。
像纪霆去的上县,县令为从六品官职,下面的县丞主簿捕头,基本可以自己带。
总之是几个重要位置,要换上自己人。
做事更加方便。
当地的老吏是不会动的,却也要再带几个书吏过去,方便探听情况。
林林总总加起来。
县丞等,书吏至少要带八人。
总捕头一人,副捕头两人。
再有随从若干。
不是他们这些小县官要摆官架子。
而是一个人去到陌生地方任职,容易独木难支啊。
文职方面倒也好说,除了县丞主簿需要有经验的人之外。
书吏只要选忠心可靠的,不拘秀才举人,都能带上。
京城落榜书生不少,早就有人自荐了。
但凡考上进士的同年,基本有这种自荐书吏送上门,纪霆这里更不用讲。
捕头倒是不好寻。
他们三人至少要有点工夫,还要听令于官员。
之前也有带去的武职,反